||
扛与杠
扛是一个现代普通话和北方口语中极其常用的汉字,音kang2,阳平声,意思是用肩膀承担。
例如,前些年在大学生报到时,我们在学校门口总是看到熙熙攘攘送学生上学的男女老少,他们带着许多行李,肩扛手提,进学校里来。轻的行李用手提,重的就只能用肩扛了。
又如,过去称当兵的军人为扛枪打仗的。过去的步枪很长也很重,操练的时候往往扛在肩上。
过去农民下地干活,许多农具如锄头、镢头、犁杖等都需要扛在肩上,所以过去北方农民称干活为扛活,做长工称为扛长工。
总之,在现代北方话中,扛一般都与肩有关。
但是,扛这个字在古代读音为gang1,阴平声。它的本义是用两只手把重物举起来。《说文解字》:“扛,横关对举也”。横关对举就是类似如今体育项目举重那样把重物举过头顶。
《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力能扛鼎就是力气大能够把鼎举起来。但是,有的现代人看到这个扛字,就以为是用肩膀承担,于是把力能扛鼎理解为能够把扛(kang2)在肩上,这就错误了。
我90年代初去武汉黄鹤楼,那时候黄鹤楼才重建不久,楼上有一巨幅瓷画,画上描绘了许多历史上与“楚”有关的名人,其中项羽的肩上就扛(kang2)着一只大鼎。这是由于创作者文化水平较低所致(画中还有一些错字,如把范仲淹写成範仲淹等)。后来我又去黄鹤楼,那里重新装修了,这副瓷画也撤掉了。
力能扛鼎也可以表示抽象的力大。如韩愈在诗《病中赠张十八》说张籍“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这是说张籍驾驭文字的能力强。后代人使用的成语“如椽之笔”也差不多类似这个意思。
扛读geng1的,后来也引申到两人或两人以上合抬一物。这种用法,在如今吴方言中还多用。北方人称抬,吴方言称扛。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的文章中多能够见到这种用法。
由此又可以引申到众人合伙做某事。如聚合众人结成帮派称扛帮。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若纠众扛帮,聚至十人以上,駡詈官长,肆行无礼,为首者照例问遣。”
又引申为顶撞。如明代汪廷讷《狮吼记·闹祠》:“俺岂不知夫妻恩爱须和顺,自是他朋友扛帮惹祸殃,此恨难忘。”
扛又引申为顶住、挡住、卡住等。如《西游记第40回》:“八戒听说,扛住行者道……”又第56回:“呆子慌了,往山坡下筑了有三尺深,下面都是石脚石根,扛住钯齿。”
后来扛这个字在北方的意义转为用肩膀承担,读音转为kang2,阳平声。
上面说到,扛有两人或多人抬的意思。后来,两人抬东西的木棒或竹棒就称为扛棒,因为是木棒,所以换用木字旁,称杠棒。
年龄大一些的朋友应当记得当年的现代京剧《海港》中就有关于“杠棒”的著名唱段。那杠棒是过去码头工人用来抬东西的主要工具。
但是杠是一个古代就有的字,其本义是过去“床前横木”(《说文解字》)。
杠引申为旗杆。还是前面引过的韩愈《病中赠张十八》,其中有“牛羊满田野,解旆束空杠”的句子,“空杠”就是空旗杆。
杠又可以引申为小桥(桥当然需要木杠,而且至少两根)。孟子批评子产把自己的车借给老百姓渡河,说是“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这是私恩小惠却并不懂治国理政。如果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桥,十二月修成走车的桥,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孟子·离娄下》)徒杠就可以走人的桥。
在这个意义上的杠,读音为gang1,阴平声。
后来,人们把杠字用作比较粗大的棍子,其读音变化为gang4,去声。前面所说的杠棒,普通话就这样读。在这个意义上,大概在清代,人们还造了一个槓字(《康熙字典》以及以前的字书上,都没有这个字)。
从此,用于粗大木棍(音gang4)这个意义上,杠、槓通用。而在近代比较正规的场合,人们反而多用槓。但是如今简化和规范用字,把杠作为规范字,槓只作为异体字。
例如,我们的初中物理书一开始就讲“杠杆原理”,旧时代的书往往作“槓桿原理”。
体育运动,举重有杠铃,体操有双杠、单杠、高低杠。过去也作槓鈴、雙槓等。
杠,又作在阅读或批改文字中作标记而画的粗直线,有时候表示注意,有时候表示删去。过去也作槓。
又,自以为是而好与人争论称抬杠。这个词,实际上与前面所说的“扛”有关,也是从扛那里逐渐转过来的。抬杠,过去也作擡槓。
当然,现在人们都已经用杠,不再使用槓,毕竟杠字简单,好记、好写。
我们的汉字有了几千年的传统,这么多人用了几千年,字形字义往往有或多或少的变化,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避免误会,还是有益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0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