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對「未知」的恐懼,來自縝密「已知」的堆疊:楳圖一雄經典之作《漂流教室》

Umezu Kazuo

Art
對「未知」的恐懼,來自縝密「已知」的堆疊:楳圖一雄經典之作《漂流教室》

楳圖一雄之所以對恐怖創作迷戀不已的原因,仍是在於恐懼背後,那些我們視線無法探及的黑暗地帶。

楳圖一雄(楳図かずお)連載於1972年至1974年間的《漂流教室》,是一部精采程度不受時代限制的漫畫。

《漂流教室》的開頭,是一場再尋常不過的母子爭執。無論母親或孩子,其實都深愛對方,之所以會引發爭執,其實只是生活上的誤會,以及一種「我如此愛你,你為何就是不懂」的日常憤慨。

但故事才開始不久,這樣的日常便被摧毀殆盡。身為小學生的主角在抵達學校後,便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聲響。待眾人回過神來,才發現學校以外的地方全成了一望無際的荒漠。但從學校以外的人來看,則是整間學校彷彿在爆炸中徹底毀滅,僅留下一個巨大坑洞。

原來,這場爆炸將整座學校傳送到了人類文明已然毀滅的未來。而當校園裡的成人一個個陷入瘋狂後,這些小學生也只能仰賴自己在遍佈變種怪物的世界中努力求生,同時還得面對人性的自私及殘忍……

Screen_Shot_2020-12-07_at_3_51_42_PM

Photo Credit:小学館

融合恐怖與冒險,帶來一則異色的人類發展史

楳圖一雄創作《漂流教室》的靈感,來自1888年,由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撰寫的經典冒險小說《十五少年漂流記》(Deux Ans de Vacances)。

只是,楳圖除了將這場漂流記擴大為涉及全校師生的版本外,也如同另一部經典文學《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一樣,於書中安排大量角色鬥爭的情節,在更強調人性黑暗面之餘,也同樣反映出存在其中的良善之光。

此外,《漂流教室》在推展故事的同時,也極為巧妙地將人類歷史上的重要發展置入其中,透過這些尚未真正社會化的小學生們,讓我們看見了群體內的各種衝突及合作。

像是爭奪資源的戰爭、為了安撫人心而創造的宗教,乃至於政治體系的建構及革命等等,均在故事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使《漂流教室》的情節因此更緊湊多元,從頭到尾都牢牢抓住讀者的目光不放。

有趣的是,《漂流教室》裡對於人類未來的擔憂,雖然確實與環保有關,但就主要內容來看,卻也仍與創作當時的時代觀點較為貼近,主要的核心仍在於畏懼自然資源耗盡這件事上頭,因此與現在較擔心地球生態遭到破壞的危險性相比,仍有些許微妙的差異之處。

至於對未來的想像,除了那種人類末日的恐懼之外,《漂流教室》也安排了像是麥可.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編導的1973年科幻片《鑽石宮》(Westworld),以及後來改編影集《西方極樂園》的類似元素,透過一個由機器人扮演人類的虛擬樂園,來為故事中的不少謎團提供解答。

甚至,就連克萊頓數十年後,以類似概念創作的另一部知名作品《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其身影也在《漂流教室》中提前出現,使我們如今重讀這部漫畫時,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比較樂趣。

關於楳圖一雄,以及源於「未知」的恐懼核心

楳圖一雄於1955年時,以「山路一雄」這個筆名出道,就此成為當時專門提供給租書店的「出租漫畫」創作旗手之一。

他在1961年發表的短篇〈口が耳までさける時〉(裂嘴至耳際之時)的宣傳詞,甚至還是日本漫畫史上首度出現「恐怖漫畫」(恐怖マンガ)一詞,就此奠定了這個於日本租書店興盛時期,所興起的漫畫類型名稱。

雖然他在作品中描繪的各種經典恐懼表情,時至今日早已成為類型文化的象徵,甚至是大受歡迎的貼圖素材與網路迷因,但對他來說,這些表現手法,只是為了想要表達出戲劇效果的方式而已。他之所以對恐怖創作迷戀不已的原因,仍是在於恐懼背後,那些我們視線無法探及的黑暗地帶。

Screen_Shot_2020-12-07_at_5_06_10_PM

Photo Credit:小学館

楳圖認為,人類恐懼的主要源頭,是出自對未知的不瞭解。因此像是黑暗、不知來源的聲響等等,都成了人類共通的恐懼源頭,也是一種求生本能的存在,讓人直覺地因為恐懼,進而迴避那些危險的事物,就此成為了人類存活至今的重要元素之一。

不過,雖然恐懼的核心是「未知」,但如果想強調出「未知」的可怕,也需要相當程度的「已知」來襯托才行。

也因為如此,他在《漂流教室》中所描述的「未知」,來自隱藏在荒涼世界中的各種怪物,以及人類可能毫無徵兆便忽地爆發的駭人行為。

但在此同時,他也為主角們增添了食物及飲水短缺、原本世界崩塌殆盡的慘貌,甚至是傳染病蔓延等各式各樣的現實恐懼,藉此喚醒了讀者們的共鳴,因而從這些「已知」的元素作為出發點,感受到了那些來自「未知」的恐懼。

像是這樣的特質,為楳圖帶來了許多忠實書迷,其中更不乏一些同樣知名的創作者。像是日本新本格推理小說旗手,以《殺人館》系列推理小說,以及恐怖小說《Another》系列聞名的綾辻行人,便將楳圖稱之為「神」,足見他對楳圖的敬仰之情。

而作品以異色聞名的電影導演塚本晋也,也將《漂流教室》列為他畢生最愛的10部書籍之一,其1989年的代表作《鐵男:金屬獸》(鉄男 / Tetsuo: The Iron Man),也是他深受楳圖影響的作品。

Screen_Shot_2020-12-07_at_5_10_13_PM

Photo Credit:《Tetsuo》來源:IMDb

《鐵男:金屬獸》

至於楳圖的漫畫創作生涯,則結束於他在1995年連載完畢的《14歲》。

就創作精神而言,《14歲》其實算是《漂流教室》的續篇,但故事上則比較接近前傳,對楳圖個人而言,算是講述了《漂流教室》中的未來究竟何以至此的經過,同時也將他原本想作為《漂流教室》續篇的點子給運用其中,就此使這兩部作品,因而隱藏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14歲》連載完畢後,他由於長期創作導致的肌腱炎惡化,以及與出版社編輯發生不快之故,就此決定封筆,並轉為活躍於電視節目或各種雜誌專欄中。

到了2014年,楳圖甚至還首度擔任導演,拍攝了自傳性質濃烈的恐怖片《母親》(マザー),並找來在日劇《半澤直樹》(半沢直樹)中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片岡愛之助來扮演他自己,以一個出人意表的角度,就這麼延續了他的創作生涯。

兩部電影與一部劇集,證明了難以真人化的角色設定

1987年時,曾執導《鬼怪屋》(HOUSE ハウス)、《轉校生》(転校生)、《穿越時空的少女》(時をかける少女)等經典名片的導演大林宣彥,將《漂流教室》改編成了真人電影。

原本便時常在作品中描繪獨特的青春質地,並將其化為奇妙成長故事的大林宣彥,要拍攝同樣能被視為一種殘酷成長物語的《漂流教室》,自然是一件令人期待不已的事。

但可惜的是,由於電影長度實在難以濃縮原著情節,導致大林宣彥的電影版,只能刪除原著中的許多細節,最後僅能大概說完故事便匆匆了結。

就算他將故事背景改為神戶的一所國際學校,使原著中的許多角色因此變成了外國小孩,但也並未帶出什麼相關隱喻,因此從各個方面來說,都算是一部拋失了《漂流教室》許多內在意涵的平凡之作。

到了1995年,《漂流教室》再度推出了一部美日合作的改編電影,並由三村順一擔任導演。

不過,這部把背景換成美國高中,事件起因改為衛星武器誤射導致而成的電影,就連在日本也並未登上戲院,而是以出租方式推出了事,最終無論是收入或評價,均遠遠不及大林宣彥的版本,因此可以說是《漂流教室》較罕為人知的一頁黑歷史。

2002年,由常盤貴子窪塚洋介主演的日劇版《漂流教室》(ロング・ラブレター~漂流教室~)開始播出。只是,這個版本不僅將背景改為高中校園,甚至還以兩名成人老師作為主角,因此有著與原著幾乎完全不同的故事,大幅降低了人性黑暗面的描述,較為著重於困境求生,以及兩名主角間的愛情戲碼。

也由於這樣,日劇版《漂流教室》同樣飽受原著支持者批評。如今重看時,比較有趣的地方,反而是能看到年輕的山田孝之山下智久分別扮演原著中的重要角色,因此觀賞時的樂趣,反倒與電視劇本身精不精采已沒有太大關連了。

綜觀以上的三部改編作品來看,或許我們能說,就《漂流教室》這則故事而言,由小學生擔任主角原本就是極為重要的事。

這個安排除了能使故事中的許多細節都更顯合理,也更能表現出《漂流教室》銳利的人性詮釋。因此,那些在真人版中不再以兒童演員演出,又或者是直接刪去的殘酷情節,則使得這些改編作品的力道因此喪失許多,是以要說最為適合,同時也較為可行的《漂流教室》改編,或許原本就不是真人影劇,而是動畫才對。

Screen_Shot_2020-12-07_at_5_27_51_PM

Photo Credit:小学館

在希望與絕望間漂流的不是教室,而是下一個世代

楳圖一雄曾在某次訪談中表示,過去在自然中生長的人類,如今已隨著都市生活而失去了相當程度的求生本能。因此若是現代科技出了問題,又或者社會結構崩潰,則勢必會為人類帶來嚴重危機,也是我們必須時刻警惕的事。

像是這樣的思維,可說極為清晰地展現在《漂流教室》裡。有趣的是,雖然《漂流教室》的開放性結局,為那些孩子們安排了一定程度的犧牲色彩,但在此同時,卻也同樣散發出不亞於前者的希望之光。

更有甚者的是,縱使那些倖存的孩子們僅能留在一片荒蕪的未來,肩負起延續人類生命的重責大任,但若是我們細心一想,便會發現那些待在學校之外,過著安穩現代生活的那些角色,其未來才真正黑暗絕望,僅能看著人類文明滅亡的那一刻步步逼近。

只是,未來究竟有沒有可能改變?從《漂流教室》前段的細節中,我們會發現這點確實有其可能,只是由於楳圖從未真正交代清楚,所以使讀者也一直難以確定。

正因如此,從故事的結局來看,我們也會發現,原來在這則故事裡真正漂流的不是教室或整座校園,而是那些得直面未來的下一個世代們。

那些孩子漂流在動向不明的未來中,一切有可能變好,也可能更為惡劣。而這些在希望與絕望間漂流的不同可能,或許則全都取決於我們當下的各種決定。

也因為這樣,雖然大林宣彥的電影版確實不夠出色,但片尾一句「只有孩子能邁向未來」的台詞,或許卻也足以作為《漂流教室》的一記絕佳註解。

真正漂流在未來中的,永遠都是下一個世代的人們。我們不知道他們將會漂往何方,但無論如何,我們或許都該努力一些,試著讓他們朝更具希望的方向而去。

而這,正是讀完《漂流教室》之際,你會在心中告訴自己的事。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

出前一廷 avatar

出前一廷

本名劉韋廷,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曾為某流行媒體總編輯,近日常以「出前一廷」或「Waiting」之名出沒於不同媒體撰寫文章。個人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www.facebook.com/StephenWTF)

更多此作者文章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