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同時被語文與數學給拒絕:用現代方式解析清朝的「微積分課本」

Calculus

同時被語文與數學給拒絕:用現代方式解析清朝的「微積分課本」

清朝「微積分課本」裡,幾乎每個字都經過中文字的翻譯,與現代的書寫方式有相當大的差距。

文字整理:潘偉至

說到微積分,前段時間最為大眾所知的,是一位台灣老師在Pornhub教授微積分的趣聞。然而幾乎在同個時期,還有另一項微積分相關的趣聞,也在網路上引起了熱議。

一位名為李天豪的歷史老師,在臉書上分享了清朝「微積分課本」的貼文。照片裡,幾乎每個字都經過中文字的翻譯,與現代的書寫方式有相當大的差距,讓人看得一頭霧水。

尤其,要理解微積分題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在加上中文字的翻譯後,讓不少網友無奈表示:「不管用什麼文字寫,數學永遠不會背叛你」、「同時被語文與數學給拒絕」、「算術之學,誠也,拙者固拙」。

隨著貼文受到熱議,在另一個社群平台YouTube上,更出現了一個名為「寶妮老師」的頻道為此拍攝了一支影片,教導大家如何用現代的方式,理解這個題目。

影片中,寶妮老師透過對微積分的知識掌握,解釋了這份清朝「微積分課本」的用字邏輯。原來,微分在當時是用了「微」的部首「彳」來表示;而積分則是用了「積」的部首「禾」來表示。另外,「訥」則是代表Natural log,「丄」與「丅」則是加減號的符號代表。

在微積分中常見的XYZ常數,在清朝的課本中則使用了「天地子丑寅卯」來表示;abcd等代數,則是使用「甲乙丙丁」來代替。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民眾所習慣的「幾分之幾」寫法,是分母在下、分子在上,然而在清朝的課本中卻是反過來使用。

即使在影片的最後,寶妮老師成功翻譯了題目,但仍為此表示「還是英文簡單吧。」隨後,該影片也在網路上引發了不小的迴響。

shutterstock_1244946790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微積分,或是不少人在求學時期的夢魘,也可能是一些人所擅長的,而如今卻以不同的趣味形式在生活中出現,也讓我們在課本之外,再一次看見、認識了它。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潘偉至
核稿編輯:古家萱


Tags:

微積分
eld editor avatar

eld editor

每個物件都因為各種細節的差異而有著截然不同的樣貌呈現,我們是一個在意細節的編輯團隊,想好好地說出屬於生活風格的醇厚故事。Every little detail matters.

更多此作者文章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