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日本十餘年,親子教養經典之作!
不要培養「好孩子」。讓孩子表達情緒更重要!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培育出「好孩子」,但是「好孩子」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在家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在公司聽老闆的話?
有多少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在別人面前做出「好孩子」的行為,但是在學校或大人看不到的地方,就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之路?
本書在日本非常暢銷,作者從「情緒教育」的角度出發,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學會放心哭泣,
而身為家長最重要的責任,就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給予他安全感、安心感,想哭就能放心地哭出來。這樣一來,孩子就能漸漸學會控制內心的「憤怒、悲傷、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
另外,當孩子再大一些,在學校的群體生活中,可能會說出「煩死了」、「火大」、「去死啦」等負面言語,這時不應把它當成事實來理解,那可能是更早期的情緒,在父母面前不敢表示出來,情緒壓抑的結果。同時這也代表,他們的負面情緒無法透過「適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因此,他們會採取「戰鬥」、「逃走」、「僵化」等自我防衛方式。
孩子的外在表現是內在情感的冰山一角,這本書將揭開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及如何培育情緒的方法。
本書前三章講述了「情緒教育」的具體方法,
第4章利用現實中的具體案例,讓父母更深切感受到「情緒教育」的重要性。
最後一章是寫給父母的話。
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夠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發展,老師們也可以當作參考,更了解孩子們的情緒與行為問題的根源。
對「好孩子」的定義因人而異,但不可否認的是,只有心理健康、內心強大、獨立、有正確的人生觀、能夠經得起風浪的孩子,才能在這充滿荊棘的漫漫人生路上,勇敢地走下去。
作者簡介
大河原 美以Mii OKAWARA
東京學藝大學教授,臨床心理師。
1982年東北大學文學院哲學科畢業。在兒童福利設施擔任兒童指導員。1993年筑波大學研究所碩士課程教育研究科修畢。於精神科負責青春期門診、在教育中心等擔任兼任輔導員後,1997年9月起擔任東京學藝大學助教授,2007年4月起擔任現職。專業為兒童心理治療、家族治療。
她的其他著作還有:《理解與援助無法控制怒氣的孩子──教師與父母的參與》、《培育孩子情緒的教師參與──無形「霸凌」的教室物語》等。
譯者簡介
陳嫻若
東吳日文系畢業,曾為出版社日文編輯,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永遠在翻譯中學習。譯作有:《無情銀行》、《避稅天堂》、《豐田物語》、《地球全史》、《不自由的心》、《怒》、《今天也謝謝招待了》、《喜樂京都》、《塵封筆記本》、《穿越光之小徑》、《海上的世界地圖》、《闇的美術史》、《生還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