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集,11/4「經典也青春」精華摘要】
治史處世,當懷抱「同情的理解」 ——廖志峰談余英時的《余英時回憶錄》
以前的人說文史哲不分家,我到現在依舊深信如此。儘管學校教育以分科、培養專業人才為主,但我心目中的知識人若然具備完整視野,則深厚的文史哲涵養與底蘊,總在思想高度上給予我寬闊的翅膀。
其中不能不提到的是史學家余英時先生。大學時代讀《歷史與思想》,懊悔沒堅持讀歷史系,不過,做為私淑的讀者,也總是獲益良多,最大的作用是凡事不做斷然的結論,深入考察,並不忘帶著「同情的理解」。
出社會後大部分工作以文學為主,但個人閱讀維持兩成到三成的歷史題目。雜七雜八,沒有系統,最重要是樂在其中,在邏輯和客觀思考上也多所提醒。
2018年底,允晨文化出版《余英時回憶錄》,我第一時間就在現已不在的誠品士林店買了書,幾天內讀完。
當時的第一個感覺是:「真是余先生筆法!」時代與個人交織而成的跌宕人生,最終心心念念的永遠是治學的精神與態度。
遺憾的是余先生在今年八月謝世。我想要重讀《余英時回憶錄》,更想聽允晨文化發行人廖志峰談余老師,本集節目在無盡緬懷的心情下完成。志峰的領讀摘要如下:
一、在余先生本書序中,和志峰見面,一同談書、談出版、談人生,是他近年來度過最愉快的時光,對此,志峰非常謙虛地表示,這是余老師一向對晚輩的溫暖對待,他一定不是唯一且特殊的。不過,能夠於人生與出版生涯中,在余老師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有此一段美好的相遇,對他而言可說是很棒的獎賞和緣分,因此要上節目來談余老師,心中仍是百感交集。
二、我們常會在某些文章裡看到當與某位師長相聚,感到如沐春風,自認幸運的志峰說他與余老師的相處,正是名副其實的「如沐春風」。當2018年為了校稿修訂事宜飛到余老師位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附近的家時,只見一位88歲的學者在門口等候他。
余老師囑咐他不用脫鞋,然而余公館一塵不染,怎可能不用脫鞋?在余老師的待客之道的堅持下,志峰直接跨進余家大廳。志峰在此借用了阿姆斯壯踏上月球那句名言:「踏進余家的一小步,感覺卻是他人生中的一大步。」
三、此次會面一開始主要就出版事宜討論,志峰非常緊張,但仍建議不需要有太複雜的書名,以及封面題字的作法,沒想到余老師一口答應了。他並不知道當天能有多少時間與余老師談話,接下來只是天南地北地聊,聊到最後才發現書的內容都沒談到,余老師又邀他第二天再來,不僅和老師用了晚餐,而且連續三天都一起吃飯。
四、最奇特的是吃飯時兩人所抽到的籤詩,第一次見面就談到生死的話題,以及師母在某一天餐後帶志峰去逛了附近一處特別的所在。
他事後回想,彼日的情景就好像立下了一個生死之約。這不僅是編輯和作者的緣分,某種程度也是心靈層次的,超越現實世界的特殊經歷。
五、正如余老師的為人如此真誠、推心置腹,《余英時回憶錄》也處處流露一位溫潤君子的煦煦情懷。然而,會出版這本回憶錄卻不是原先就有計畫的。因為余老師說過,他沒有想過要有傳記或自傳的念頭,這本書的形式與內容事實上也與一般集中在談個人小我生命歷程上的作品極為不同。
志峰補充了這本回憶錄的背景,2007年中國有一位記者李懷宇要採訪余老師做訪談錄,允晨認同這個計畫,在旅費上做了一些支持。2010到2011年完成初稿,余老師也開始修改,然後在某個時間點,余老師決定要自己寫回憶錄,可是這時候允晨仍不清楚整件事的脈絡,而是2016年起在一些報刊上看到余老師發表的文章,後來余老師主動跟志峰聯繫,表示回憶錄將交由允晨出版。
六、這本回憶錄的特別在余老師是一位歷史學家,他治學的謙遜態度展現在對學問的見解與尊重上,實則,《余英時回憶錄》不是為自己而寫,是寫這個時代,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寫他所經歷的時代。
余老師的一生,幾乎就是中華民國知識份子一路走來的命運足跡。余老師的父親也是歷史學者,但由於父親忙於工作,余老師幼時是在鄉下和家人生活,念的是古典私塾教育,從這本書中,他遭遇的許多與性命交關的事,影響了他的選擇,而可以看到他是如何慢慢地成為一位歷史學家的。
七、志峰提醒,這本書裡寫到了余老師生命中的許多偶然。不論是考上東北中正大學、逃離東北、就讀燕京大學,一年後又逃到上海,再從上海到香港,最後為何決定留在香港、遇到錢穆先生,怎麼在25歲成了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再留在哈佛完成博士學位等等,事實上都跟時代掀起的思想浪潮與社會運動有關。
而余老師的思考方式、治學態度與方法,也都因為他親身所感,而能採取紮實考察的東西對照、正反思辨而深具分量、影響力了後繼學人,備受推崇。
對我而言,重讀《余英時回憶錄》,以及《歷史與思想》、《史學與傳統》等作品,身受余老師做學問的精神,以及他多次提到的「同情的理解」(據悉來自陳寅恪)所感動,竟然突發奇想,「我是不是回學校當老學生比較有趣啊。」那幾天以來,我就沉浸在這樣的夢想中,至此刻猶然。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展卷。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