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版 Logic Pro 使用手册
声码器发展史
声码器的发展要追溯至电信行业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Homer Dudley 是新泽西贝尔实验室的物理研究学家,他发明了声码器(“voice encoder” 的缩写),用作研究设备。此机器原本旨在用来测试铜电话线上声音信号安全传输的压缩方案。
它是一种合成设备,包含一个分析器和一个人工声音合成器,如下所示:
平行带通声码器:一个语音分析器和再合成器。
声码器语音合成器:声音仿真器,这个由电子管驱动的机器由人操作者弹奏。它有两个键盘、多个用于再造辅音的按钮、一个进行振荡器频率控制的踏板和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元音声音的手杆。
分析器可检测连续声音采样的能量电平,并通过一系列的窄波滤波器来测量整个音频频谱。随着频率功能的与时俱进,这种分析结果可得以图视。
合成器扫描分析器数据,并将结果提供给连接噪声发生器的多个分析滤波器,以此来对进程进行倒序。两者相结合,于是就产生了声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声码器(后来称为 “voice encoder”)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用来传送 Winston Churchill 和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之间的越洋通话。
1948 年 Dudley 来访之后,波昂大学语言学主任 Werner Meyer-Eppler 认识到乐器与电子音乐的相关性。Meyer-Eppler 将声部码用作其未来作曲的基础,这转而成为德国“Elektronische Musik”运动的灵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录音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60 年,Siemens 合成器在慕尼黑诞生。此合成器除了带有很多振荡器和滤波器之外,还包括一个基于电子管的声码电路。
1967 年,一家 Sylvania 公司创造了大量的数码机器,该数码机对输入信号而不是带通滤波器分析进行了时基分析。
1971 年,Bob Moog 和 Wendy Carlos 在研究了 Dudley 设备之后,通过修改多个合成器模块,创造出了其自身的 Clockwork Orange 原声带声码器。
Peter Zinovieff 在伦敦建立的 EMS 公司,开发出了一种独立(更便于携带)的声码器。EMS 最广为人知的是它的“Synthi AKS”和“VCS3 合成器”。1976 年推出的 EMS 录音室声码器是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声码器。它后来改名为“EMS 5000”。其用户包括 Stevie Wonder 和 Kraftwerk。Stockhausen 是德国“Elektronische Musik”先驱,他也使用 EMS 声码器。
1977 年,Sennheiser 发行了 VMS 201,而 EMS 发行了 EMS 2000,这是其早期同类产品的简化版本。
1978 年,主流声码器开始投入使用,逐渐因演绎 Herbie Hancock、Kraftwerk 及其他一些艺术家的音乐而风靡一时。此时,纷纷加入声码器制造业的生产企业有 Synton/Bode、Electro-Harmonix 以及 Korg 和 VC-10。
1979 年,Roland 发行了 VP 330 合奏/声码器键盘。
20 世纪 70 年代末和 20 世纪 80 年代初是声码器的全盛期。使用它们的艺术家包括:ELO、Pink Floyd、Eurythmics、Tangerine Dream、Telex、David Bowie、Kate Bush 以及更多。
在制造方面,可仍以便宜的价格从电子商店买到以套件形式提供的声码器。
从 1980 年直到现在,英国的 EMS、荷兰的 Synton 和美国的 PAiA 始终是声码行业中的领头羊。
1996 年,德国的 Doepfer 和“Music and More”也跻身于声码器制造行业。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到现在,大量的基于软件的独立式集成声码器已问世,如 EVOC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