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對行人穿越有著極嚴謹的規範以及清楚的描述的英國,台灣沒有一個城市有完整的人行道體系,就連台北也只是及格邊緣,只剩下法律的效果而少了警示跟設計,但有多少意外,就是因為「不小心」而造成的呢?
文:松山查爾斯
先依照時間來三個新聞:北市出現閃電馬路標線、走斑馬線被公車撞美教授魂斷台灣、北市首創斑馬線寫望左望右盼減事故。
相信大家記憶猶新,第一個新聞在講交工處想要試辦折線型標線,來讓經過的汽機車因為警示而有減速的效果;第二個新聞是有個國外有名的腦神經科學教授,在福華飯店前穿越仁愛路的時候被逆向公車道撞而身亡(那段是單行道,僅公車是雙向的);第三個新聞我想是因為發生前者的憾事,而想要試辦的新措施,在斑馬線上寫望左望右來提醒行人來車方向。
首先呢,有關折線型標線(Zig-Zag Markings)以及望左望右(Look Left/Right)都是源自於英國的道路交通規範,你會在英國或是香港普遍性的看到這兩種措施。我們來看看英國在世界衛生組織2013年調查數據的報告吧:
基本上在大國之中,英國是名列前茅非常突出的,而美國的話就不用說了,沉到截圖不了。
2013年英國交通死亡人數為1827人 (6500萬),香港為130人(740萬),台灣為3000人左右 (2300萬),每10萬人分別會有2.8、1.8、13人因交通事故死亡。
很吃驚吧!當然大眾運輸使用率、機車使用率等等因素也是影響死亡率的因子,而看了一些規範文章後,再去看看Google Maps觀察各個國家不同的都市設計型態、路型設計、標線設計,就會發現這絕對也是影響台灣交通意外的重大因子。
回到行人穿越道的部分,我們來看看什麼是英式穿越道吧,看看英國是怎麼設計的。
英國在行穿線的類型命名上超有趣,不僅是以動物鳥類命名,而且都是官方命名,分別為:
- Zebra Crossings(斑馬行穿線)
- Pelican Crossings(鵜鶘行穿線)
- Puffin Crossings(海鸚行穿線 ……海鸚超可愛沒在騙)
- Toucan Crossings(大嘴鳥行穿線)
- Pegasus (or Equestrian) Crossings(飛馬行穿線)
以上行穿線都會有折線型標線且除了Zebra Crossings都是可以行人按鈕觸發號誌的,基本上很簡單只要分成兩類,一個是沒有號誌控制的Zebra Crossings跟有號誌控制的其他。
Zebra Crossings 斑馬
Zebra Crossings是用在沒有號誌控制的行人穿越,所以他比一般的英式穿越道會多了斑馬紋,來提高警示(又或是讓行人及駕駛來區別有號誌控制的行穿線吧)。它會有很特別的黃色燈球,(這就是我粉專頭貼的元素呦,但我發現有些會閃有些不會閃),總之就是提高駕駛者的警覺。道路標線規範有清楚提到行穿線寬度的計算、折線的長寬比角度如何繪製。另外,Zebra Crossings主要的5個要素就是:
- 黑白相間的斑馬紋
- 停讓線(Give Way lines)
- 折線(Zig-zag lines)
- 黃色燈球(Yellow globe)
- 路釘(Road Studs,可選配,重點為標示出行人範圍)
來個圖支援吧~
Pelican Crossings 鵜鶘
會叫做鵜鶘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其實這命名是來自於PEdestrian LIght Controlled,然後就給他找一個相近的動物取名。而這種行穿線就有觸動號誌了,所以不管行人或者汽機車駕駛都會有紅綠燈。而Pelican Crossings 主要有三個要素:
- 停止線(Stop line)
- 折線(Zig-zag lines)
- 路釘(Road Studs)
來個圖片支援~
Puffin Crossings 海鸚
來自於Pedestrian User Friendly INtelligent,有點像是Pelican的進化版,會有感測器去監測行人是否完全穿越馬路,若走太久會延遲紅燈等你走完。
來個影片支援~
Toucan Crossings 大嘴鳥
意思從Two-Can來,可以讓自行車及行人穿越的穿越道。但並不表示自行車不能穿越其他穿越道,就只是寬度會更寬。像以上的穿越道寬度有著240cm的最低寬度要求,而Toucan Crossings則有300cm的最低寬度要求。另外會在觸發號誌以及燈號上看到行人跟自行車的圖案。
Pegasus Crossings 飛馬
這個最特別,標線差不多就只是多了一段給馬穿越的,另外燈號跟大嘴鳥ㄧ樣,只是會有馬的圖案。另外這個例子很難找,我就懶得用圖片支援了哈哈。
以上的行人穿越道都是有折線型標線,且都可以觸動(除了Zebra Crossings因為它沒有號誌)。但有關折線型標線有個議題,其中規範裡有提到:
They must not be used at crossings at signaled road junctions
為什麼不會出現在號誌路口呢?它的定義應該是在道路等級相同,或是路口各方都會規劃行穿線,則就不會出現折線型標線。總之,折線型標線概念上是出現在「穿越馬路」的地方,但你可能會發現很多路口還是有呀?那是因為道路等級不同且沒有各端點都劃設行穿線。看以下例子就知道:
這是路口,但沒有四方都劃設行穿線,而是有停讓線(Give Way line),因這裡是道路等級不同的地方,且支道車流不高就沒有劃設行穿線了。(這跟停止線、停讓線劃設位置是有邏輯相關連結的,改天再用別的篇幅講述。)
而以下例子則沒有折線型標線,因為他是一個signaled road junction。
也許他們有規範怎樣是定義為路口所以不劃設折線型標線,只是我還沒讀到。但大致上應該是像我所說的,三方或四方以上的端點都有行穿線並且距離路口皆不遠,則不會劃設折線型標線。而會有這樣的原因可能也是怕太過於凌亂(畢竟路口端點會劃設箭頭)、遇到路口的警覺本身就比開在路段中的高、以及做區分的效果。
另外可能會問說,這樣折線型標線不就會很少見?因為行穿線只會出現在路口呀?
不,英國的道路有非常多的路段行穿線。但可能會想說這樣會不會影響交通?其實英國(或是歐洲)的道路不像戰後國家城市,棋盤式的規劃幹道開著會一直碰上幹道,他們常常幹道開一陣子才會碰到幹道,大部分都是支道。加上路真的都很小(倫敦不太會出現六線道的道路,歐洲其他國家的城市也是),因此支道都會劃設停讓線,請自行判斷及穿越。舉個例子好了:
這是倫敦白教堂(Whitechapel)附近的A13幹道,紅色箭頭指出的是支道,綠色箭頭指出圖片中幹道上所有的行人穿越道(剛好都是Staggered Pedestrian Crossing,也就是Z字型穿越道,真的很剛好這段全部都是),並不會每個小路口都設置紅綠燈,反而是讓支路自行判斷然後轉彎,或者甚至只能左轉(相對於我們的右轉)。而行人穿越道設置的邏輯是平均打散在馬路上,不讓你出現要走太久才能過馬路的狀況。(不過,當然也會有人違規穿越啦,只要是人都會,這種事情不分國籍)
那麼,香港呢?
為什麼會提起香港,因為1997年回歸以前,香港一直都是英國的殖民地。當然,其道路規範也是幾乎一模一樣的移植。很大的不同就在於英國的號誌行穿線是空的,香港則是黃黑相間。
Zebra Crossing一樣有Zig-zag Markings,然後濃濃英國味的黃色燈球也有。然而,香港的折線型標線其實蠻難找的,因為香港也算是典型的亞洲城市,大部分行穿線都在路口了所以不需要折線型標線(亞洲城市的路口密度比較高)。
這只是一小部分噢,除了行穿線,兩段式穿越、Staggered Pedestrian Crossing(Z字型穿越道)、行人庇護島、圓環等等增加行人安全的設施都是諸如日本、南韓、台灣、新加坡所看不到的(就算有,也不是普遍性的設置)。另外包括停讓線的劃設位置(我發現這連帶影響支道劃設人行道的誘因,往後再提)、中央及分隔線的繪製邏輯(有長有短不是像台灣固定長度)等等,反正整套系統就是英國系統的移植版。
結論
可以看出,英國對於行人穿越有著極嚴謹的規範以及清楚的描述,對於台灣人來說可能就只是把斑馬線在路口劃過去呀,但英國的規範卻是告訴你該怎麼畫、該畫在哪裡、怎樣畫才是合乎駕駛及行人的邏輯,甚至分類。台灣只有分成枕木型行人穿越道(號誌路口)以及斑馬紋行人穿越道(距離兩端路口超過300m者則可劃設),但沒有告訴你該怎麼劃、劃在哪、要搭配什麼標線以及怎樣才是有效果的警示。
另外我們來想想台北的例子,就不上圖了(下篇再針對台灣來做比較)。台灣沒有一個城市有完整的人行道體系,真的沒有,就連台北也只是及格邊緣。沒有人行道跟欄杆是很難導引行人的動線,另外有些路段太長便會迫使人意圖闖越。
除此之外,長遠來看這還包括刺激私人運具族群轉移大眾運輸進而造成一個良性循環(這議題之後也會提)。而行穿線,在台灣通常只會出現在路口,並且端點離路口太近轉彎車轉彎來不及看到而撞到。台灣的行穿線似乎只剩下法律的效果(行人最大),而少了太多警示跟設計的效果。我想說的是,法律效果當然要,但我們要有符合駕駛或者人直覺的設計,除了酒駕,有多少意外是因為「不小心」而造成的呢?
可以討論跟分享的東西太多太多,而且交通工程各種細節的小規劃其實都是牽一髮動全身,下回算是這篇的下篇,也算是回應了開頭教授被逆向公車撞死的議題,也會有比較多台灣的圖片支援從而發現台灣的問題,並且會針對兩段式穿越及行人庇護島來討論嘍。
本文經松山查爾斯Traffic Insight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