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明白,網路駭客技術再高明,也無法滿足該黨對西方智慧財產的饑渴,於是開始著重海外間諜工作,尋求外國科學家為中國工作,或者收買政治人物,以提供情報給中共,甚至影響當地政治。
文:Roger Boyes《泰晤士報》
譯:觀念座標
一位紅色公主遭到逮捕,中美關係每下愈況。孟晚舟是中國電信集團華為創辦人的女兒,也是中共某大老的孫女兒,現在她被關在加拿大,等候引渡美國(譯註:目前交保候傳)。這對中國領導階級來說,不啻是在被甩了一巴掌。北京與華府的貿易戰顯然方興未艾,難怪市場大感緊張。
孟晚舟作為華為財務長,正式被起訴的罪名是企圖販售美國製造的設備給伊朗,因此違反聯合國的經濟制裁規定。更深的理由,是西方的情報單位主管認為,華為打算變成第五代電信技術(5G)的市場領導者,就是全世界的秘密盡入中共囊中的地緣政治布局。
5G最尖端的科技就是所謂物與物之間的網路:手機可以跟冰箱對話、汽車跟銀行對話,這代表了無限的監視、竊聽機會。近日,所謂「五眼聯盟」的情報單位(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與紐西蘭)都敲響了警鐘。英國秘密情報局(MI6)局長阿歷克斯・楊格(Alex Younger)表示:英國必須決定,由中國控制英國國內這樣的技術服務,英國是否覺得妥當。當然,他指的就是華為。中國的科技公司為中國政府服務,使用駭客手法,盜取別國科技,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地位更顯重要。而孟晚舟的父親任正非,本來在解放軍的IT部門服務,後來才創立華為。
然而,過去幾年中國盜取別國秘密的方式有所改變:現在中國派出更多真人的間諜,在西方影響輿論、政治、或者找人為中共服務。
中國國家安全部所撒下的天羅地網,往往被西方所忽略,因為它似乎比不上俄國間諜殺人不眨眼的暗殺手段。在電影與小說中,中國國安部也沒有得到應得的惡名。舉例來說,1997 年的占士邦電影《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中,皮爾斯・布洛斯南,竟然跟一位美麗的中國國安部間諜聯手打擊一個挑撥中英戰爭的邪惡計畫。
然而,中國國家安全部已成為真正的威脅。中共明白,網路駭客技術再高明,也無法滿足該黨對西方智慧財產的饑渴,於是開始著重海外間諜工作。國安局派出許多名為記者與外交官、實為間諜的人,前往美國、日本、歐洲,尋求科學家為中國工作,或者收買政治人物,以提供情報給中共,甚至影響(當地)政治。
2007年,中國國安部交由耿惠昌所主掌,他是國安部第一位外國事務專家:國安部於是開始往外發展。在2010年與2012年之間,它先升高反間諜的工作,成功逮捕了CIA派在中國的間諜20人,其中十幾位被處以極刑,一位甚至是在政府大樓的中庭被處決。CIA大感緊張,於是找出賣機密的內賊,稱之為「蜜獾」(Honey Badger)行動。
國安部清理中國國內環境後,開始向外出擊。它的駭客小組在2014到2015年之間駭入了美國人事管理辦公室,盜取了美國政府人員的大批個人資料,可供中共勒索或者收買利用。與此同時,國安部開始用酒色財氣收買外國情報人員:已知的案例中,有一位聯邦調查局的幹員,他因此交出敏感的科技資訊給中共。
另外有一位美國的學生,受到中共幹員的鼓勵,參加中美關係的論文競賽,還接受中共培養,以進入美國國家安全機構工作。幸運的是,他兩次參加國務院的考試都不及格,然後在申請進入CIA的時候被識破。
德國的反間諜小組也發現了類似的案例。中國間諜使用假冒的社交媒體ID,主動跟德國議員聯絡。德國議員只要寫一些無關痛癢的報告,就可以賺取外快。然後他們再受邀到中國旅遊,當他們人在中國的時候,他們的手機、手提電腦都被裝設監視器、惡意軟體。一旦他們沒有誠實報稅,他們就成為中共間諜勒索的對象。至少有一位德國國會議員、另外一位政府顧問落入這種陷阱。
中國使用駭客與真人間諜的雙重手法,在華為幫忙建設非洲聯盟總部的電腦系統時,成為眾所週知的事實。每天晚上十二點到凌晨兩點,都會有一批資訊自動傳到上海;另一方面,中國在埃塞俄比亞的間諜人數突然增加了一倍。
英國自以為沒有那麼好騙,但是華為受到英國的支持,才成為歐洲電信市場要角:華為跟英國電信(BT)合作,才能很快地擴展業務到歐洲。(同理,如果中國在Bradwell-on-Sea建設核子反應爐,北京就會用此例向歐盟各國推銷核反應爐。)讓中國購買英國高爾夫俱樂部的股份是一回事,但當中國在估算如何跟西方大幹一架的時候,讓中國國安局利用電信設備的後門自由取得資訊,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當本國的秘密情報局局長在媒體上公開警告中國,我們就應該知道事有蹊蹺了。然而保密工作不應該完全由情報人員來承擔。大專院校都應該三思是否讓北京出錢的孔子學院在自己校園建立據點。中資想要購買敏感技術的公司,都應接受鉅細靡遺的檢驗。當我們在決定購買超級便宜的智慧手機時,都應該停下來想一想。
文章來源:China’s spies are taking Britain for a ride(The Times)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