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代著名小說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在他的《紅色筆記》(The Red Notebook)裡寫他身邊朋友與他自己經歷過的一些事,好像寫小說一樣,讀來非常過癮。他的文字既精準形象又明白流暢,敘述不拖泥帶水,在微笑閱讀時,一個轉彎就會有詩的沁涼與幽默襲來,字裡行間你感覺到一種溫暖的智慧。 書裡收錄許多則故事,其中有3則真實故事特別讓人若有所思:

1.
R君上窮碧落下黃泉、著魔一般,不斷到書店尋找一本他想看的書,但就是遍尋不著。有一天下午他進市區,走捷徑穿過中央火車站,上階梯往V街時,猛地看到一位年輕女孩站在大理石欄杆前,手上拿的正是他拼命在找的那本書。R君不是那種會主動跟陌生人攀談的人,不過實在太震驚這樣的巧合,使他無法默默走過。

「妳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他對這位年輕女孩說,「我一直在找妳手上的那本書。」
「太好了,」女孩說。「我剛看完。」
「妳知道哪裡可以買到嗎?」他問。「我無法跟妳說這本書對我有多重要。」
「那這本書是你的了,」女孩說。
「但這是妳的啊!」R君說。
「之前是我的,」女孩說,「不過我已看完。我今天到這裡來就是要把它送給你。」

圖書館_看書_讀書_Young Woman Reading in Library

Photo Credit: Corbis/達志影像

2.
畫家B君是個高挺、沈靜、儒雅的美男子。縱然前妻常常讓他不好過,畫作也未受肯定,長期缺錢,也經常遭房東逐出租屋的恐嚇,但他依舊熱情作畫,煦亮著內在平靜。與許多人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從未表現出對繪畫才華不如他但卻比他成功的人,有一絲挖苦或嫉羨。B君身邊永遠不缺女伴,每個曾跟他在一起的女友都愛著他,但關係就是不持久,因此也一直未再婚。

有一天他跟一位朋友在電話上聊天,這位朋友先是替他擔心,繼之斥責他,說他都已離婚7年了怎麼還不再婚!說跟他交往的女性個個美麗、有特色,竟然都被他趕走,問他到底怎麼了?堅持要他說出是否曾遇過一個最接近他所要追尋的人。

被他的朋友如此激烈的反應嚇到,他停下來努力思索,然後回答說,曾有那麼 一位。那是20年前在哈佛唸書時認識的。不過當時兩人各自有男女朋友,所以就沒有進一步發展,他不知道這位佳人E現在人在何方,但若遇到一個像她的人,他會毫不猶豫立刻結婚。一直到跟他的朋友提到她,B君已超過10年未曾想過E。

但經這麼偶然提起後,就如決提般,滿腦子都是她,接下來3、4天一直無法驅走多年前他曾讓快樂的機會溜走的懊惱。他強烈的思念似乎送出訊號給這個世界,突然有一晚電話鈴聲響了,電話的另一端正是E。B君讓E跟他在電話上聊3個多小時,明白到這次一定不能讓她跑掉。

E大學畢業後加入舞團,過去20年全然投入她的工作,一直未結婚,而今即將從舞者身份退休。她打電話給以前的朋友,試圖與這個世界再度取得連結。她在這世上沒有親人,她的父母親在她小的時候死於車禍,她是由兩位姨母帶大的,而她們現在也已不在人間。

隔夜B君去看她。兩人一旦在一起,B君即刻發現他對E的情感正如他所想像的強烈,幾個禮拜後他們就訂婚了,過不久即步入禮堂。喜上加喜的是,E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富裕生活,因為她的姨母留給她可觀的遺產,這麼一來B君不僅找到真愛,從此也不再為錢所苦,可說是人財兩得,一次到位。

Photo Credit:depositphotos

3.
二戰期間,德軍佔領布拉格,故事女主角的父親被捉走後送到俄國前線作戰,從此音訊全無,他就這樣被戰爭吞噬,消失得無影無蹤。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女孩長大,完成學業,成為藝術史教授。她迷人爽朗。在她授課的班級裡,有一位來自東德的交換學生,師生兩人發展出戀情並結為夫妻。

婚後不久就收到她公公過世的電報,他們在收到電報後隔天啟程到東德參加喪禮。一到當地女教授得知她公公出生捷克,戰爭期間被納粹捉走,強迫加入德軍到俄國前線作戰,奇蹟似地活下來。戰爭後他選擇留在德國不回捷克,並與一位德國女子結婚,從此住在那裡直到過世。戰爭讓他重啟一個人生,而他似乎未曾回頭看。女教授問他公公的姓名,結果竟然是她父親!意思是說,她與她的先生來自同一個父親,她嫁給了她弟弟。


看了這些真實故事,不禁讓人思索生命裡的遭遇究竟是約定還是命運安排?

我們似乎會有一種傾向,那就是,若是一個美麗的遇見,就會說這是彼此前世的約定;若是一個悲慘、荒謬、無解、捉弄人的遭遇,通常會說這是命運。約定意味著主動,含有強烈的自由意志,而命運則意味著遭遇的當事人是被動的,由未知的一條線所操控,由不得人。

人類對命運有數不盡的探討與訴說不完的故事。《伊底帕斯王》一個由命運、神話與自由意志交織而成的文學火花,內容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伊底帕斯王弒父娶母的故事。弒父娶母是註定的,他怎麼逃都逃不掉,不過如果他只是命運的玩物,就不會像一團火,燃燒著我們的情緒與感覺。

一個集才智權力於頂峰的人突然置身於人存最大的荒謬、人倫最大的悲慘,與生命最深的恐懼,他做了怎樣的反應?他不是將自己的生命了結,而是把自己的眼睛挖掉,然後自我放逐,回到他被遺棄的山裡。這暗示了什麼?

如果命運有其不可抗拒之處,他如何創造自己的生命,向世界說:「這就是我,Oedipus」,而不只是被動地淪為命運的玩物。廣大無邊的神力操控著伊底帕斯王的人生,可是他的存在所散發的能量與光輝卻蓋過諸神。為什麼?

正因為他不是神,有人的缺點,會驕傲,會洋洋得意,脾氣暴躁,讓我們不覺得他高不可攀。而他也不保留地表現對自己女兒(與他母親生的女兒,因此也是他的妹妹)的柔情與疼愛。他就是一個人。他的不凡之處在於勇敢接受從頂端掉到最低點,從擁有到全部失去,接受幾乎無人可以承受的荒謬與人倫悲慘。

而他承擔了,由此展現極致的勇氣,迸發出勇者光輝。他瞎了,內在卻清明了,雖然從此孤獨地活在被人遺忘的角落。但他終於知道他是誰!他失去所有外在事物,卻獲得內在世界,從外在的王國之尊到掌握自己生命內在王國的王者。

在這個故事裡,我們似乎看到人的自由意志在漫無邊際漆黑的命運籠罩下,像一抹微弱搖曳但卻堅定的火光,雖然無法驅走黑暗,卻足以改變內在經驗。伊底帕斯王的遭遇,一般不會以約定的角度來看待吧?不過在《與神對話》一書裡的神卻說,沒有命運這一回事,人來到人世是一種選擇與實現,一種約定。他說:

你碰到的每一個人都不是意外。
沒有巧合這一回事。
沒有一件事是隨機發生。
生命不是意外的產物。

這本書(分三冊)曾造成全球流行,至今仍然擁有很多讀眾。作者尼爾.唐納德(Neale Donald Walsch)在經驗生命低點時,憤怒地寫了一封信給神,沒想到神竟然回應了。這是幻覺、作夢,還是騙局?從此展開他與神的系列對話。他問神最讓人困惑的存在問題,關於愛與信仰,生與死,良善與邪惡,而神也給了相當清楚、明瞭的答案。

其中包括:我們會得到我們所創造的(這是一個中性的陳述,創造的結果可正面可負面),但我們不會得到我們想要的,因為當你說想要時就是一種缺乏的陳述,結果就會經驗到缺乏的事實。第一法則是你可以是任何你所能想像的;第二法則是你吸引你所害怕的。所以人是可以主動約定,而不是被動地被命定。也就是說,以創造與主動出發,埋下約定的種籽,灑落的種籽就有機會綻花。

約定?命運?依然難有定論。神秘的命運或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不過若能掌握生命的真質,我們就可以是生命裡的藝術家、創造者。把命運的方向稍為移轉一下,於是約定的喜悅,像風鈴花般敲響。命運暫時靜息於側,生命一隅的歡喜小徑綻開春亮的姹紫嫣紅。

責任編輯:游千慧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