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修岑(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碩士生)

這幾日法國社會喧騰的Je suis Charlie事件,網路上流傳著各式關於言論自由捍衛與文化歧視等等的文章與討論,引起我過去大學身為法文系學生時期受到的訓練,因此試圖以法國大革命之前,也就是在「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被確立之前的歷史情結,來理解此刻人人都是Charlie的現象。

我認為這次恐怖攻擊事件觸發了法國精神裡很重要的「文化底線」。

「La caricature」這個單字是我在第一堂法文讀本必修課裡第一課出現的第一個單字,當時我翻遍身旁法中字典都找不到可相對應的翻譯,這個單字所表達的意義對我來說很陌生,老師以台灣報刊常有的政治諷刺漫畫解釋給我們聽,懵懂之下我姑且就先以「諷刺漫畫」的概念去理解這個辭彙。

法國歷史上最有名也最重要的諷刺漫畫家奧諾雷.杜米埃Honoré Daumier)抨擊時政,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 Philippe I)時期政府的腐敗與社會百態,1830年代La caricature週刊充滿各種7月王朝君主復辟的嘲諷。

另一個在法文系四年更加常常被法國籍老師提到的單字是「La laÏcité」。

我是在大二的作文課時遇到這個單字,接著它就無窮無盡窮追不捨地出現在我所有課堂裡。同樣地我在法中字典一樣找不到一個熟悉可對應的概念,經過老師的說明,懵懂之中的我姑且用「政教分離」來理解這個單字。「La laÏcité」從18世紀概念上的萌發,直到政策具體實踐於第三共和la loi 1905,確立了政教分離的原則與公立學校一律世俗化。

Photo Credit: Ophelia2 @ Flickr CC BY SA 3.0

自古以來,法國是以天主教徒為主的國家,在16世紀共發生過8次宗教戰爭,法蘭西斯一世François 1er)以信仰天主教的身分鎮壓新教徒,這場以宗教為名的殺戮持續了後半的瓦倫王朝(Les Valois),直到信奉新教的亨利四世Henri IV)開啟波旁王朝(Les Bourbons),1598南特召約l’Edit de Nante)才宣告宗教戰爭的結束。而法國也才從中世紀邁入現代(l’époque modern)。

政教的關係早就深埋在法國世代的靈魂裡,直到20世紀當代的衝突,點燃於2013年穆斯林女學生圍著面紗(hijab)去學校所引發,具體展現於隔年2014年法律規定,公立中小學生嚴禁於學校配戴穿帶任何有宗教意涵的飾物

我認為法國現在從官方到民間一致以捍衛「言論自由」作為弔念,且展現人民團結的決心以及不屈服於恐怖主義的心情,並不只是主張人人都有說話自由、表達自由、寫作自由、創作自由的保障,更像是他們對於法國「文化」的一種捍衛。

捍衛的是他們「La caricature」的傳統,捍衛的是糾結於這個民族過去一直到當代的「La laÏcité」。就像911時恐怖組織決定攻擊美國的世貿中心,是以經濟為整個美國精神的展現而給予強力的一擊,無論是心理上的宣示或是實際上的破壞。

而這次恐怖組織決定攻擊查理週刊,攻擊的不僅僅是這一個世代、此刻的人們,而是從過去早在共和政府出現,甚至是1789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歷史上無數關於政教之間殺戮的世世代代的情仇。

是以對於法國精神,甚至是法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先驅身份,心理上與實質破壞的重重一擊。因此以公雞作為法國精神代表並且傳承著高盧人血統的當代法國人,在此刻不分官民一致站出來大聲疾呼:Nous sommes Charlie!(我們都是查理)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