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年輕人為什麼需要瞭解高齡生活?他認為,自己一天天看著父母變老,而自己將來也會老去,現在努力讓上一輩有更好的環境,下一輩才可以繼續學習,代代相傳,整體環境才會更友善。
文:蔡怡琳、王美珍|攝影:陳平卿|圖片來源:陽明大學提供
當人口逐漸變老又變少,邁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老後生活的品質如何改變?
答案,也許不在高齡者,而是在年輕人身上。
培育眾多醫學人才的國立陽明大學,予人最鮮明的意象——白袍及白衣制服,校方自2017年起,規劃「白色」設計課程,2018年則延續為「樂齡與設計」課程,帶領年約20歲左右的大學生及研究生,透過食、衣、行面向,共同思索長者的需求。
為什麼20幾歲的年輕人,必須學習離他們甚遠的高齡者生活?
「樂齡與設計」課程召集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林宜平說,因為在現代社會,不分年齡,「每一個人都是照顧者。」
尤其,陽明大學許多醫學系學生,皆是未來的醫護尖兵;放眼望去,醫院病人皆是高齡者;如能從校園階段真正認識「老」,未來社會理解、對待高齡長者的品質,也許就不一樣。
到底,從這些約20歲的年輕靈魂中,看見的「長者」與我們有何不同?反映了現有的社會有哪些不足?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牙刷都只為有牙齒者設計 無牙的長輩呢?
林宜平提到開課初衷,來自於生活上一個切身的小例子。
她的婆婆因為滿口缺牙,連帶影響吃東西的意願,體重剩不到40公斤。有回,她想幫婆婆買牙刷與牙膏,卻發現包裝上均強調「美白透亮」、「保護琺瑯質」……,她疑惑不已,「連牙齒都沒有,這些功能哪用得上?」
「沒有牙齒的人,不代表沒有口腔清潔的需求!」她說。最後,只得請託在日本的妹妹,買回牙齦專用的軟毛牙刷及牙膏,婆婆使用後大為感動。她意識到,這些相較之下的「小」設計,乍看並不危急,卻全面影響長者的生活品質。
一般設計產品者,多為年輕世代。只有從年輕人瞭解長者開始,社會才能開始改變。
輪椅不一定方便!動點腦筋可能不一樣
在課程中,邀請學生們第一個思索的面向是:「老後如何順利移動」?
林宜平分享,依照目前的建築設計,即使在市區裡,一個行動不便的長者,若住在沒有電梯的公寓二樓以上,也面臨「行」不通的困境,等同住在「偏鄉地區」。當年紀增長,行動力大不如前,難道就必須整天窩在家?
陽明大學2年級學生葉語璇,就讀生物醫學工程系,未來可能會參與許多醫療器材的設計,覺得此課程大大受用!她說,課程中常想起,自己的奶奶曾罹患糖尿病及其他併發症,有些不良於行,家人把屋內空間做了一番整修,如拆掉浴缸、換成防滑磁磚,原本和式房間也加高,減少坐下時的高度落差。
只是,許多產品的設計仍相當不便。好比目前的輪椅大多仍然笨重,在轉彎時不順暢,造成移動的困難。
因此,她和同學塑造一組利於「高齡移動」的電動輪椅,以單輪為發想,可在原地迴轉,「這樣不會讓每次大幅度的轉彎,輪椅都動彈不得,才有利於使用者前進。」她說。
另一組同學,則設計「可以坐的菜籃」。買菜累了,就可以把菜籃蓋翻下當椅子做,久走久站隨處可休息。
學生的想像力,其實應該是未來設計師發展的起點。只要花一點時間觀察需求,就能做出貼心的設計。
食物只要好咀嚼就好? 也要著重情感記憶與心情
民以食為天,「食」是許多喜悅的來源,老後更是如此!負責偕同飲食課程的陽明大學視覺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黃桂瑩說:「只是,過去對於長者的飲食需求,往往只在乎他們是否容易咀嚼或是營養成分,卻忽略食物本身的美味與情感記憶。」
在課程中,同學們不僅關照營養,也需融入長輩的食物記憶,考察不同省籍、族群各自的家鄉美味,設計出不同的菜單。
例如,葉語璇和小組同學,得知家中有長輩來自泰雅族,便費心去採集月桃葉,再做成部落的傳統美食——香蕉糯米,雖然一方面要考量消化問題,但「長輩吃了會很開心,馬上快樂了起來。」
所謂食物的療癒力,從舌尖直達心底,對於失智的長者來說,也許那股熟悉的家鄉味,就是啟動過往回憶的開關。
長庚大學醫學系、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2年級的陳禹安,曾在醫院見習,發現醫院中探討長輩的「營養」,主要還是以技術層面為主,如怎麼打靜脈營養?增稠劑使用方法?熱量如何計算等等。人被當成一台機器,只是接受技術和數值,但沒有看到心理、和實際接受時的需求。
然而,他發現日本的臨床照護,除了使用「增稠劑」之外,也使用像是「食倍樂」的食材軟化劑,可保留食物完整形體,只是將質地變成果凍狀。
當食物恢復原本形體,不再是一碗模糊混雜的粥狀物,自然讓人有進食的意願,「這就是所謂的『尊嚴餐』,也是我希望未來當醫師後,能特別觀察病人的飲食質地對他們的影響。」陳禹安說。
衣服不能只顧機能 美與顏色一樣重要
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面向,是穿的美感。在台灣,長輩的衣裝往往被認為時尚無緣,給高齡者的衣服必然有些「俗」。然而,隨著社會進步,這觀念應該要被翻轉了!
林宜平分析,以現代衣服材質來看,具備機能性的品質都不差,即使天冷,一個人只要穿3件就夠了,衣服的質感與美感,反而重要。
她觀察,之前想買羽絨衣給家中長輩,沒想到長輩認為:「顏色都太可怕了!」可見長者亦重審美觀。後來,有某品牌出了幾款較素雅的大地色系,長輩才接受。
年僅17歲的林妤靜回想,高中時的冬季制服,上下半身都是藏青色,有一回她穿到爺爺奶奶家,就因此被叨念了一頓,這才發現,長輩對色彩也相當敏感,特別忌諱素暗色系,在乎是否有「喜氣」的感受。
因此,課程中也讓同學瞭解長者對穿著的心理需求、服裝材質選擇和消費規則,再混和機能性服飾、流行潮服、古著和二手衣,打造有別以往的「樂齡時尚」風格。
醫學生不應只研究「病」 也要看重「人」的需求
陳禹安分享,在台灣,以一名醫學系學生的養成途徑中,往往透徹研究「病」的成因與治療,卻忽略了「人」的需求。
然而,他觀察自己80多歲的奶奶,總是抱怨「不舒服」,要常常跑醫院,卻又查不出病因,推測可能是心理層次的問題,如果從飲食、行動的角度來關懷,也許就可改善。
而年輕人為什麼需要瞭解高齡生活?他認為,自己一天天看著父母變老,而自己將來也會老去,現在努力讓上一輩有更好的環境,下一輩才可以繼續學習,代代相傳,整體環境才會更友善。
林妤靜則有感於目前的高齡、長照議題,「我們都只看到長者的『無能』,但其實他們『能』的地方很多,卻常被忽略。」
她舉例自己的阿嬤很會編草帽,這項絕活卻慢慢失傳。「如果讓老人家多動腦,退化會比較慢,也會活得更有成就感。」
採訪結束,眼看這群20出頭仍稚嫩的面孔,透過學習,未來可能成為翻轉觀念的醫生、照顧者、產品設計師,而他們老後也可能會成為不一樣的長者!如中小學、各大學都納入這樣的課程,面對高齡化社會,或許不再只是被動的應對,而是主動的改變。
本文經50+ FiftyPlus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