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家庭有很多種,我不會去想說我們家這樣就是很奇怪。我覺得,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愛!愛不愛對方,會不會照顧得到對方、會不會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也互相幫忙。」這段話,是小女兒在接受《青春發言人》的訪問裡最後一段話,也是獲得最多觀眾迴響和引用的一段。
文:李詣琦
「妳們是一家人嗎?」
二〇一五年的暑假,我們到台東去擔任藝術療癒課程的引導師,順便安排出遊行程,我們特別預定有游泳池和溫泉區的飯店,讓喜歡玩水的兩個女兒可以玩得盡興。中午時分抵達飯店的我們,先行使用了戶外游泳池,等到可以進房時,我們便改到室內的溫泉桑拿空間,感受不一樣的水。
我們待在泡湯區時,池內也有其他房客一起享受。泡了一會兒,我帶著兩個女兒離開池子稍作休息,我們全身光溜溜地到旁邊的烤箱、蒸氣室和淋浴間,看飄到天花板的水蒸氣、附著在玻璃門上的水珠,讓她們從觀察裡認識水的不同型態,理解不同的環境溫度是如何影響著水樣態的變化。
「那兩個是妳的小孩嗎?」年齡與我們媽媽相仿的阿姨,開口問道。
「對啊!」一個人繼續泡著溫泉的太座,看著她們笑笑地回應。
「所以,妳們是一家人嗎?」阿姨有點遲疑地問出口。
「對啊!她是我的伴侶。」太座爽朗地回應。
「我看她在教小孩的方式,真的很棒,從生活體驗裡帶孩子認識這些東西,孩子也很認真地跟著觀察,還會問問題,妳們教小孩的方式很特別喔!我覺得這樣真的很好⋯⋯」阿姨確認了我們的關係之後,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說著她對我們的觀察和欣賞。
「喔!對啊!她平常就會這樣跟孩子互動,到哪裡都有很多東西可以學⋯⋯」太座開心地收下阿姨對我的讚賞。
女兒們差不多都理解了之後,我們又重新回到泡湯區,女兒們和阿姨的女兒們聊起了天,兩個過完暑假才要升小四、小五的小學生,和剛畢業的大學生、社會人士聊得嘰嘰喳喳的。阿姨繼續和我們聊「妳們住哪裡啊?我們住台南喔!妳們來玩的話,可以找我們⋯⋯」最後,她們一行人要離開之際,甚至熱情地邀請我們共進晚餐。這對樂於交朋友和時常被邀約的我們一家四口來說,也是個非常新奇的體驗,畢竟一般人都是見過幾次面之後才會提出邀請,而且這次見面時大家都光溜溜的呀!真是太害羞了,哈哈哈。
「妳媽媽她們是同性戀喔?」
二〇一七年的暑假之後,女兒們的自學生涯已邁入第二年,大女兒也從小學畢業,同學們都各奔東西、升到不同的國中去,而他們還是會在週末時相約,一起在村子裡的籃球場打球,在附近的朋友家裡唱歌、打手遊。
「那天有人當著我的面,跟我說『同性戀很噁心。』笑翻我了!」禮拜一早上,大女兒醒來之後就跑到我們房間講這件事。
「是誰?」我一邊大笑,一邊故意放大聲量地回應大女兒。
「就那個之前和我同班,很罩我的那個男生啊!」大女兒說了一些線索,讓我知道到底是哪個男孩。
「妳是說那個之前我們剛搬來花蓮,就會自己跑來我們家找妳們玩的那個男生?」我也說了一些我知道的部分,兩個人互相核對。
「對啊!就是他。那個時候我們四個人在打手遊,他講完『同性戀很噁心。』之後,妹妹的男同學就抬起頭,一臉狐疑地問他『你不知道她們的媽媽也是喔?』」大女兒一邊詳盡地描述當時的情景,還一邊要我跟她一起假裝低頭打手遊。
「對啊!他不知道嗎?」我想像起他們幾個人窩在一起打手遊的場景。
「他聽到妹妹的同學這樣說,就說『喔!對耶⋯⋯,那⋯⋯我可以!』」大女兒超級擬真地模仿起對方的神情和語氣,逗得我哈哈大笑。
「他怎麼會突然忘記這件事啊?他不是一直都知道這件事⋯⋯」大笑的我歪著頭細想了一下。
「我們不是畢業了嗎?他現在國中了,有同學會拿來亂說啊!」深知人際互動跟個人感知之間關係的大女兒,原來還有多問兩句,串起了前因後果,真是厲害。
我們一直以來就是在生活裡很平實地和身邊的人互動,接送女兒們上下學時和孩子家長們寒暄、閒聊,學校有需要時就支援課後班,和家長們聊課堂間孩子的表現,也在社區裡和一樣對教育有熱情的家長們交流想法。女兒們積極參加學校活動時,我們也會出席發表會或當啦啦隊。週末孩子們約在學校打球,我們有空經過,也不吝去探班、送飲料點心給大家。
同理其他的個體和家庭
二〇一四年的年初到二〇一八的暑假,我們一家旅居花蓮。轉到新學校的女兒們,需要和新認識的同學、師長們介紹我和媽媽各是她們的誰,加上她們邁入青春期前期,學校開始教性教育,女兒們理解的事物越來越多,她們也開始知道自己的家庭組成和別人的不太一樣。以前那樣叫「單親家庭」,現在這樣叫「同志家庭」,而社會上有一些人對於我這樣的性傾向、我們這樣的家庭組成是有不同想法的。而我們就是很認真地生活著,在每一次意見不同的時候都盡其所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彼此之間的理解是貼近、無隔閡的。在每一次的討論裡,我們都信任對方即使和自己的觀點不同,還是會把自己放在心上、有考慮進去的。
「我覺得家庭有很多種,我不會去想說我們家這樣就是很奇怪。我覺得,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愛!愛不愛對方,會不會照顧得到對方、會不會在我有困難的時候,也互相幫忙。」這段話,是小女兒在接受《青春發言人》的訪問裡最後一段話,也是獲得最多觀眾迴響和引用的一段。在女兒們成長的過程中,她們歷經了雙親家庭,在爸爸那裡抱持傳統教養模式的單親家庭,和媽媽再次建立信任與親密的單親家庭,以及我加入之後的彩虹家庭與自學生活。這些生命經驗讓她們體悟到一個家庭真正的核心價值是「愛」,所以她們不僅不會用性別框架作為判斷的依據,族群、國籍也不會是讓她們排拒他人的因素。
女兒們開始自學後,我大量地閱讀教育、教養和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在這些已有的文本和論述中,找到許多可以描繪出我們親身實踐的親子互動和學習模式,例如:心流、體驗式學習和主題式學習⋯⋯等等。當時的新聞報導出現多起病患毆打醫護人員的事件,電視和社群媒體上無不談及「同理心」和「孩子的同理心是需要培養的」,於是我也特別關注這個主題。《優秀的教養,是相信孩子的能力!》這本書就提到,同理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對此我非常驚訝,卻也非常認同。然而,我接著想問:那我們的同理心是怎麼不見的?於是,我開始密集地觀察女兒們。
「媽媽,妳記得我們班上有一個不常洗澡的女生嗎?」兩個女兒放學後,來家裡附近的食坊找我們吃晚餐,大女兒一邊拉開椅子準備坐下、一邊便開口說道。
「記得啊!怎麼了嗎?」太座拿起餐單遞給她們,接下大女兒的提問。
「老師今天叫我們『不要排擠她』,然後說了一大堆她們家的事情⋯⋯反正就是要我們不要因為她身體臭臭的而不跟她玩啦!」大女兒自從轉學到這個學校,就從沒排擠過這個女孩,反而還會不想跟同學們一樣,特地去找她聊天。
「那同學們就真的照做了嗎?」我好奇地加入她們的話題。
「怎麼可能⋯⋯,老師講完的一兩節課有比較安份,午休起來就還是一樣。說實在的,我覺得老師跟大家講她家裡的情況,沒有比較好,變得好像是單方面要大家不要排擠她而已。」大女兒說出了她對同學和老師的觀察。
「那為什麼妳不會想排擠她啊?」我繼續追問下去。
「我為什麼要排擠她?她身體臭臭的,老師還沒跟我們講之前,我就覺得那又不是她自願的,可能只是家裡沒有人可以好好照顧她而已吧!這次老師一講,果然是這樣。我覺得,每個人的家都不一樣,這沒有什麼好拿來說人家什麼的啊!」大女兒簡單明瞭地說出她的想法。
「對啊!我們班也有同學的媽媽是越南人,他作業不會,沒辦法問媽媽,也是會問同學。他功課是沒有很好,但他人很好,班上男生都很聽他的。」小女兒接著說。
「妳們倆很酷耶!都不會因為別人怎麼樣或家裡怎麼樣,就去貼人家標籤,很不錯喔!」我帶著欣賞的眼光看著她們。
那次的對話,讓我肯定了「人的同理心是與生俱來的」。我開始探究這個與生俱來的心理狀態是怎麼不見的。這些年來,在前來進行靈魂療癒諮詢的學員裡,我因為他們的敞開,看到不同強度的同理心,於是逐漸認知到:同理心就像人的肌肉,每個人都有、但不見得有善加運用,有被鍛鍊得強壯,甚至可能因為沒有被好好保護而退化。
我在青春期前期就知道自己喜歡同性對象,深知誤解和標籤化,不僅讓人與人之間錯失理解彼此、拓展內在豐富的可能性;我也體悟了,同理的起點是保持開放性,不要以為自己都已經知道,然後要帶著好奇心積極地傾聽,而非固執己見地和對方爭辯。我在與同樣身為靈魂療癒師的太座的討論裡,發掘了同理的隱性知識:當父母錯誤解讀孩子外在行為中的內在動機時,孩子便扭曲了對自我的理解,於是無法正確地理解他人;也就是說,當「行為—動機」之間的理是扭曲的,即使仍然能夠解讀,這個結果也會是僵固、偏頗的。
所以,女兒們不僅可以同理其他的個體和家庭,更能夠在別人詢問我們的家庭狀況時,輕鬆自若地回應,不會先入為主地偵測他人是否包藏惡意。對於這個家,她們胸有成竹地知道我們四個人都很認真地在練習表達愛,無論是在行為或語言上。這樣的安在,在她們的心中構築出強壯的安全感,長出寬大的、理解他人的能力,在每一次與他人的交流裡,不讓已知的名詞悄然帶過,而是去深刻體會對方所意會、傳達出來的意義,形塑出對方的獨特性與帶給自己的新知。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媽媽,琦琦,和她們的女兒:突破性別身分與家庭風暴,迎向愛與療癒的自學課》,果力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李詣琦
繪者:Deer Jan
2018年十月至今,吸引十五萬人次觀看
公視「我的彩虹家庭:同性戀的小孩會是同性戀嗎?」
《青春發言人》、《誰來晚餐》受訪主人翁現身說法
如果「家」是可能讓人受傷的黑洞,
我們不曾忘記愛的美好,勇敢地跨出性別身分與家庭的框架,
一起建構家,實踐對家的想像,描繪家人的樣貌……
二〇一二年年初,我加入了太座和兩個女兒的生活,翻開了我人生新的篇章。太座從來沒有和相同性別的人在一起過,而我則是從來沒想過生活裡會有孩子。
太座的兩個女兒歷經了雙親家庭、在爸爸那裏抱持傳統教養模式的單親家庭、和媽媽再次建立信任與親密的單親家庭。等我加入之後,我們成了兩個女同志和兩個女兒組成的彩虹家庭,女兒也在我們的陪伴下逐步走向自學生活……
這本書是我們一家四口,七年來的相處故事。因為願意與開放,因為以愛為最大公因數,我們一步步朝著信任前進,願意剝除過去那些讓我們不敢去愛的舊經驗,然後再一次擴大自己的愛的能力,擴大到能夠涵蓋彼此,能夠把因為生氣而高舉的矛、因為受傷而拿起的盾都放下。我們勇敢跨出步伐,縮短我們和家門以外的人之間的距離。
「一個被生命引導去如此細膩探索情感與性別議題的孩子,絕對是一個家庭的禮物,因為她╱他是來讓我們解構性別框架、更愛自己的一封情書。」琦琦說。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