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這起事件原先並不複雜,可以簡單歸類為腦外傷產生的硬腦膜下血腫,但最終死因卻讓人摸不著頭緒,新聞上只簡單寫著「傷勢所引發的心臟衰竭」,腦血腫是如何造成心臟衰竭的呢?
文:達斯
美國時間7月19號一場超輕量級拳擊賽中,俄羅斯拳擊手Maxim Dadashev面對上波多黎各好手 Subriel Matias,兩位在賽前都已成功拿下了13連勝,被認為會是場勢均力敵的賽事,沒想到從比賽的一開始,Dadashev就一直處於挨打的局面。到了比賽中段Matias更是不斷重擊Dadashev的腦部。教練在過程中多次說服Dadashev放棄比賽,但可以看到他本人不斷搖頭就是不肯放棄,比賽在 Dadashev教練的堅持下於11回合被判定技術性擊倒(TKO)結束了比賽,Dadashev也隨即被人攙扶下場,送往醫院救治,可惜為時已晚,經過數天的搶救後仍然回天乏術。
醫院診斷Dadashev為硬腦膜下血腫伴隨嚴重腦部損傷,進而引發心臟衰竭導致死亡,得年28歲,首場吞敗卻也是他的生涯最終戰,真的令人惋惜。
硬腦膜下血腫(Subdural Hematoma)
有別於之前我們在頭部觸身球中提到的硬腦膜上血腫,硬腦膜下血腫則是腦出血中的另一種類型,致命率極高,常見於拳擊、美式足球、賽車場和綜合格鬥等運動賽事,主要是腦部受到外在撞擊後造成橋靜脈受到牽張而破裂,此時血液會進入靜脈竇內,並累積在硬腦膜和蜘蛛網膜之間使腦內壓升高,血液堆積下就會擠壓到腦組織,同時腦血腫也會釋放一些物質讓血管收縮,造成血液無法順利進入腦組織,最終造成腦細胞缺氧死亡,這也是為何Dadashev會被發現有嚴重腦損傷的原因。
硬腦膜下血腫的症狀
硬腦膜下血腫又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出血,急性的硬腦膜下出血大多出現在年輕人,並且有明顯的頭部外傷,患者會無法清楚回應問題,並且出現嘔吐和意識不清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失去意識,Dadashev的情況就屬於這種類型。
慢性的硬腦膜下出血則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因為老年人腦膜的小靜脈較為脆弱,大腦隨著歲月萎縮也會導致大腦與頭蓋骨之間的空隙增加,因而容易牽扯到小靜脈導致破裂,不過由於靜脈血液滲出的速度慢,加上大腦已萎縮,當硬腦膜下腔的血塊滲出時,腦殼內較有空間容納血塊,所以症狀的發生較慢也較不嚴重,有時甚至會被誤以為是阿茲海默症、巴金森症或中風等神經疾病,因此硬腦膜下血腫又被稱為「神經疾病的模仿高手」。
但因為大部份的硬腦膜下血腫患者經手術後都能完全恢復,因此有些本以為是中風或腦瘤的案例,後來發現是硬腦膜下血腫後反而鬆了一口氣。因此,如果家中長輩有任何神經症狀出現,像是一側肢體無力、記憶急速減退等,先不需要太過緊張,及早就醫檢查,也許狀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也說不定喔。
腦血腫如何造成心臟衰竭?
老實說,這起事件原先並不複雜,可以簡單歸類為腦外傷產生的硬腦膜下血腫,但最終死因卻讓人摸不著頭緒,新聞上只簡單寫著「傷勢所引發的心臟衰竭」,腦血腫是如何造成心臟衰竭的呢?雖然相關病理學機制尚不明確,但前面有提到腦血腫在血液堆積下會擠壓到腦組織,而腦皮質島葉在過度刺激時會使心肌交感神經大量釋放兒茶酚胺這種激素,造成血管痙攣,進而導致心室功能異常、心肌異常收縮甚至壞死,而這很有可能就是腦血腫造成心臟衰竭的主要機制。
有鑒於硬腦膜下血腫導致心臟衰竭的原理有些超出我們的專業領域,我們所參考的文獻會放在下方,也歡迎相關專業人士留言補充。
曾經在書中看過這段話:
拳台即人生,人生亦拳台,人生可以失敗,但絕不能放棄。
這就是拳擊的精髓所在,真正的拳擊精神就是跌倒後再爬起來。Maxim Dadashev確實做到了這點,也許很多人不解Dadashev為什麼要這麼拼,但我們要了解,除了拳擊精神外,他還背負著一個家庭,為了要讓家人能生活在美國這個自由國度,Dadashev是在為了綠卡和尊嚴而戰。許多人可能認為裁判、教練甚至是醫療團隊應該要為這次的事件負責,但在這個男人心中,我相信當下他只知道自己盡力了,而唯一讓他放不下的,是妻子,還有他那年幼的兒子吧。
參考資料
- Iltumur K, Tamam Y, Karahan Z, Guzel A, Altindag R.(2007). Coexist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subdural hematoma mimicking acute anterolater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Electrocardiol, 40(5), 422-5.
- Akkad I, Kundu S, Miller A, Ramachandran J, Shetty V.(2016). Acute stroke of the insular cortex leading to heart failure. J med cases. 7(3), 94-7.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