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籍的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貝納(John Boehner)1月21日宣布,邀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3月3日至國會山莊演說,內容可能以反對總統歐巴馬推動的伊朗核子協議談判,與美國國會醞釀新一輪對伊經濟制裁議案有關。

事前狀況外的美國行政部門大為光火,白宮表示總統歐巴馬將拒見納坦雅胡,官員更私下怒斥居間安排演說的以色列駐美大使德默爾(Ron Dermer)「已毫無作用」。

中央社報導,德默爾出生於美國邁阿密的猶太家庭,28歲取得以色列國籍,2013年9月獲納坦雅胡任命出任駐美大使,是納坦雅胡對美外交的左右手。美國媒體報導,德默爾過去支持小布希總統,2012年選舉力挺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Mitt Romney),政治態度傾向共和黨。

聯合報導,納坦雅胡這場國會演說,是各方政治盤算下的產物。歐巴馬在去年期中選舉大敗後,外交成為他較能發揮的領域,完成伊朗核子談判是重點工作之一;但取得國會多數的共和黨想挫挫歐巴馬銳氣,又想展現國會在外交上的話語權,加上國會正在討論對伊朗的新制裁方案,因而促成這場演說。

以國2月17日的大選在即,納坦雅胡面對對手猛打內政議題,貝納的邀請讓他有機會把焦點轉移到伊朗問題,加上他認為伊朗核子談判根本是歐巴馬「出賣」以色列的作為,因此明知此舉會惹惱歐巴馬政府,他仍賭一把同意受邀演講,除了幫忙推動制裁方案,也幫自己打選戰。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聯合報導,貝納宣稱邀訪盟邦領袖演說是議長的權力;德默爾則表明,無意造成兩國領袖緊張關係,但這是以國領導者的神聖權力。納坦雅胡則指稱,在美國會山莊發聲是為維護以色列國家安全。但以國反對派認為,選舉前兩周訪美是為個人利益,拉抬選情,卻損害美以實質關係。

美方認為,貝納片面邀請外國領導人到國會針對爭議性議題發表演說,讓美國行政、立法部門的矛盾從內政沿伸到外交,加上歐巴馬已擺明針對爭議性法案將動用否決權,這起外交風波只是府會衝突的冰山一角。

對歐巴馬政府而言,納坦雅胡違反外交儀節,在未告知白宮的情況下受邀訪問,還選在伊朗核子談判即將完成之際介入國會運作。納坦雅胡反對宿敵伊朗發展核子,威脅以色列生存,美國總統歐巴馬雖持相同立場,但希望透過策略談判與德黑蘭當局達成協議,美以領袖中東政策各異,是關係難以拉近主因。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報導,國會議長貝納不是美國國家領袖,無權擬定外交政策,納坦雅胡也許認為貝納推動制裁伊朗,在政治與情感上對他有利,但即使國會通過法案,行政部門仍主導對伊朗政策,歐巴馬還有2年任期,以國領導者不該在美國政治上選邊。

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