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衝突短期內難以中止,中國經濟發展步入下滑趨勢,部分台商也大舉回台投資設廠,而且多與亞洲矽谷、綠能產業對接,讓台灣的產業創新政策的推動有了基石,也與現有的重點政策相互銜接。
2020年5月20日是個甜蜜的日子,也是我國第15任總統、副總統正式上任就職的一天,疫情爆發至今,隨著國內保持穩定,尤其進入後疫情時期,蔡總統的演說牽絆著國內外的形勢發展,重要性不言而喻,從中可以看出她擘劃國家未來四年發展藍圖的想像。
蔡總統的連任讓這次的就職演說有了承先啟後的意義,與四年前首任相比,許多內容都有其延續性及創新性,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大環境的改變,呼應了她所謂的國家建設工程,都因應著國際變局,也是因為這場空前的危機,政府治理能力能否把握先機,這攸關著國家永續發展的生存之道。
後疫情時期,國家發展需要超前部署
蔡總統的就職演說以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及民主深化四大面向開展她對於未來四年的國家發展願景,並以台灣防疫的成效來論述內部團結與面向外部挑戰的機會。
她認為台灣應順應國際形勢變化的挑戰,發掘國家可以逆勢成長的機會,身處於公共衛生全球化洪流的我們,不僅要有生死與共的危機意識,更需要在困境中尋求脫困機會,尤其在全球政經秩序詭譎多變的環境中,防疫成功只是第一步,能否把機會脫穎而出,此時此刻超前部署的戰略佈局更顯關鍵。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消費習慣,也讓全球產業供應鏈及經濟版圖出現重新組合的現象,不只要提出經濟紓困與復甦的政策作為,更需要具前瞻的產業發展佈局,以及形塑新經濟發展的治理模式。
基於此,進入後疫情時期的階段,端出產業與經濟發展的政策規劃,不只是一個國家政府的責任義務,更是關係著未來數十年國家發展的命脈。
5+2產業創新的基礎已深根
蔡總統對於台灣在全球經濟影響力有所期許,具體呈現在「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發展策略,這與她在四年前提出的「5+2產業創新政策」息息相關,更是延續她曾提出「經濟發展新模式」的概念,以確保台灣經濟正成長成為常態。
回顧四年前,蔡總統所提出的「5+2產業創新政策」,已打下相當的基礎,無論就所投入的資源,地方縣市所形成的區域產業鏈也逐步出現發展雛形,包括台南綠能、台中的智慧機械、新竹的生技醫藥、桃園亞洲矽谷等。
台灣所面對國際經貿情勢,美中貿易衝突短期內難以中止,中國經濟發展步入下滑趨勢,部分台商也大舉回台投資設廠已有大幅突破的成績,而且多與亞洲矽谷、綠能產業對接,讓產業創新政策的推動有了基石,國內產業區塊化更與5+2政策相互銜接。
六大核心產業,具跨產業連結的特性
如何在既有的基礎上跳躍升級,這是當前全球產業變局中的契機,也是「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推動時機。蔡總統所提出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包括物聯網和人工智慧、資安系統及產業鏈、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國防及戰略產業、綠電及再生能源產業、民生及戰備產業等。
核心戰略產業不但延續著「5+2產業創新政策」的基礎,更將創新產業之間形成跨領域的融合,這表示當前台灣產業需求不能只是尋求單一性的發展,不同產業間的鏈結將會是未來面對國際產業競爭的重要策略之一。
換言之,亞洲矽谷進一步在物聯網、人工智慧、5G數位、資通訊產業等面向加以整合,以及國防產業與再生能源、戰略產業的對接,都凸顯了出當前產業發展的特徵,同時也與企業投資佈局有關,例如與綠能相關的產業更關係著再生能源技術的投入,並會因此吸引到許多跨國企業願意進駐台灣投資設廠。
防疫經驗讓產業戰略思維更與時俱進
產業佈局的考量與疫情的影響有關,除了是政府對於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的重視之外,更凸顯出過去四年政府在生技醫藥領域的推動成效,這不但扣緊著防疫期間對於「國家隊」的貢獻,更可以讓台灣在全球生醫產業中保持一定程度的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蔡總統首度將民生及戰備產業納入政府產業政策之中,這也是來自政府防疫治理經驗的認知,如何「行有餘力」來自助助人,維持一定自給率的民生供應將會是未來產業佈局的重要認知,同時也牽動著金融、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整備能力,這也是其它國家關注的面向。
產業發展不僅是經濟問題,更與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有關,無論是疫情後的社會復能,以及資安系統產業鏈的打造,甚至是戰略物資的穩定供給,蔡總統的國家建設工程是要勾勒出不同政策間都有「共同體」的精神。
相關部會應加快研擬具體的核心產業方案
當然,無論是「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抑或是「全球戰略物資製造業」的國家品牌形象,都還是必須有更為具體的政策推動方案,以及如何讓跨部門、跨中央地方、跨區域、跨產業、跨國際形成緊密連結的產業戰略格局,畢竟我們將面對混沌多變的國際政經環境,順勢超前佈署方能創造有利條件。
因此,如何落實蔡總統的產業戰略思維,打造安全、穩定、友善的產業環境則相當重要,行政院相關部會必須加緊針對協助產業資金及匯集多元人才等方面研擬配套措施,這不只是讓下一個四年的台灣能脫胎換骨,更是在擺脫單一市場依賴的世界潮流中,加快步伐鏈結國際並走向世界,對於提升國家競爭力至關重要!
延伸閱讀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