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耀庭

他只說過去的事,腦子裡只剩過去嗎?──愛炫耀的個性

他老是只說過去的事,是腦子裡真的只剩下過去嗎?

已經是第八個年頭了,張伯伯還是一樣,每次來診就像第一次來的時候,那樣細數自己過去的豐功偉業,兒子順承每次都跟父親說,黃心理師已經聽過很多次了、不要再說了。雖然這樣做稍微可以將張伯伯的話題拉回來,但幾分鐘之後,他又再次說回過往,講起自己曾經當過村長、蓋了村民活動中心、還辦過有行政院長來參加的村民活動等。

失智症的特徵之一是,患者會只記得過去,不記得現在,這也就是順承最初帶爸爸來就診的原因,他眼中的父親永遠只記得以前,不記得現在的事。

我詢問張伯伯的基本資料時,他恰巧提到有個在台北的孫子最近考上某所高中的英文老師。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我轉頭問順承。

「今年年初發生的啊,當了好幾年的流浪教師,今年終於上榜了。」

「你有沒有看到,這是現在的事,而且還是今年的事喔!」我提醒順承。

「為什麼會這樣?」順承張大了眼睛問道。

許多家屬都會認為,長輩只說以前、不提現在的事情,代表他們的腦子只活在過去。家屬一旦對長輩有了這樣的想法,在長輩提及過往時,家屬的第一反應就會是:「你看,又來了,又在講以前的事。」這種想法深深烙印在家屬腦子裡之後,就很可能自動忽略、沒注意到個案其實也會講「現在的事」。

其實,許多長輩活了一輩子,找不出幾件值得拿來說嘴的光榮事蹟,所以他們往往會緊抓著某一、兩件事情來說,藉此宣揚自己的存在感。尤其因為長輩現在沒有什麼事值得炫耀,不找出過往幾件光榮事蹟來說嘴,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價值。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張伯伯會提到最近孫子考上教師的事,因為這是讓他在鄰里中有面子的事。

若真的失智了,更可能是這樣

我在臨床上發現,如果個案是正常長輩,他會知道自己是活在現在,他所描述的是過去的事情,這樣的長輩通常能說出許多細節,而且也能非常正確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

失智症病患比較無法完整描述一件過去的事情,他們的描述空洞、沒有故事性、沒有邏輯性,人、事、物無法連貫,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說不清楚。嘉惠的媽媽就是一個例子,她算是比較好照顧的病患,白天會靜靜地等著吃飯,如果打開電視,她也會靜靜地看著。但到了傍晚天色昏暗時,雖然她明明就是在自己家裡,卻吵著要回家,安撫她可以讓她稍微平復下來,但過幾分鐘之後,又會開始吵著要回家。

會有這種狀況,是因為嘉惠的媽媽活在過去,失智的她認為自己正處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點。因為活在過去,所以她認為現在的家不是她的家、吵著要回家,也認不得現在的家人,但卻說不出她認為的家在哪裡等等更多細節。

再舉一個例子,正常的長輩如果想去探望某人時,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好久沒見到他了,好想念他!想跟他聊聊天。」或是「我買了一些東西,因為如何如何,所以我要給她。」也真的買了一些東西要帶給那個人。

但失智症患者就算重複吵著要見某人(例如想見爸爸、媽媽),卻說不出為什麼要見他們、可以去哪裡找到他們等等。

多給予認同與肯定

遇到長輩說起過往事蹟時,照顧者可以投其所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他,或問問相關的問題,譬如更多細節、當時還有哪些人參與其中等等,讓長輩覺得家人對這些事情是有興趣的。不過家人如果這樣做,當然很可能使得他說得更多、更久。若真的無法一直聽,也可以委婉拒絕,但千萬不要他一開口就拒絕他繼續說下去。

長輩需要的是尊重,當他們的現狀是無法賺錢、身體可能也有些疾病,當生活不甚如意,他們會覺得說一些過去有面子的事情,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即便面對的是已經相處多年的兒女,他們還是需要有這樣的感受。因此身為照顧者可能需要多擔待一些,包容他們以他們的方式繼續維持尊嚴下去吧。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爸媽真的失智了嗎?—臨床心理師從上萬名個案身上看見的45個診間故事》,如果出版

作者:黃耀庭

本書作者黃耀庭臨床心理師,在從事失智症臨床工作的十多年來,近距離長期追蹤、觀察上萬名失智症個案和其家屬。卻意外地發現,個案遠比教科書上所說「患者認知功能會愈來愈差,約八到十年就會進展到非常嚴重」更為複雜。有些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的患者數年後回診,表現突飛猛進;也有些原本衡鑑結果正常的個案,多年後,卻走上失智一途。

「為什麼,現實狀況與教科書上的描述如此不同呢?」他為了解開心中疑惑,不斷探究、思索用藥之外的其他可能。診間的這四十五則故事,為照護者提供了跳脫失智症框架的思考觀點,指出一條更有效、更有人性的照護之路。

Photo Credit: 如果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