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團的存在雖然過去一直無法公諸於世,我們也對這段歷史認知不多,但他對台灣的訓練、後勤和戰略規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影響與美軍顧問團支援同樣重大,奠定了台灣軍事基礎。
文: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在國府於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流亡台灣,台海處於局勢不安情況,直到1950年韓戰爆發,台灣才重回美軍的勢力範圍下獲得生存保障。這期間過去二戰時在中國作戰的日本軍官們,秘密來台組織軍事作戰團體「白團」,就成為蔣介石的秘密軍事顧問。他們不但在古寧頭、八二三砲戰中親赴前線,也為當時的國軍訓練優秀軍官,郝柏村、蔣緯國等人都曾受過白團訓練。
白團為台灣的基礎軍事制度提供許多協助,新兵入伍的刺槍術、單兵戰鬥教練、成功嶺大專兵集訓等設計,白團都有參與其中。白團的存在雖然過去一直無法公諸於世,我們也對這段歷史認知不多,但他對台灣的訓練、後勤和戰略規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個影響與美軍顧問團支援同樣重大,奠定了台灣軍事基礎。
時空背景
二戰結束後初期,1945年9月9日,日本陸軍大將岡村寧次代表日本政府簽署降書,在南京受降典禮上將佩刀遞給何應欽將軍。隔天,何應欽召岡村寧次去見他,岡村寧次被任命為「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連絡部長官」,執行在中國的日僑和軍人返國作業任務。
1949年,原本要被判處死刑的岡村寧次獲判無罪,激起中國共產黨爾等人士的震驚和憤怒,但國府方面認為,岡村在日軍投降後的合作態度與抗日戰爭期間對華北一帶的共產黨清剿成果顯著,使得蔣介石身為中國戰區最高負責人的戰爭責任並未加以追究,也因為這樣的機緣慢慢促成後來的白團「報恩之旅」。
在日僑撤離中國時,國府也派軍協助處理。岡村的立場是以「反共」為主,認為中日戰爭結束後就是要恢復正常關係,共同打擊共產黨的滲透,共促東亞之繁榮和團結。
而在戰後位在中國戰區的日軍官兵,在上級的命令下,只接受國府為主的中國代表受降繳械,日軍保持戰時的警戒和秩序,等待國府人士到來繳械受降,當時共產黨伺機而動,奪取和衝突不斷。曾有不明人士自稱政府代表來接收日軍槍械和受降書,但是卻拿不出自己的身分被趕走,也因此除了滿州國地區,大致上在中國各戰區的日軍部隊,能夠維持紀律持續作戰,直到國府部隊接收完成。
日本投降後,岡村拒絕遵從共產黨的指示,導致共產黨的部隊搶奪戰略位置時造成嚴重死傷,被共產黨視為重要戰犯之一,共產黨曾多次要求日軍受降未果,便開始包圍襲擊山西、河北、河南等地的日軍及其技術人員,但即使戰敗投降的日軍也不失去既有的紀律和善戰,一樣也能把紀律不彰、靠人海戰術的中共八路軍打得死傷慘重。
例如根本博中將,戰後擔任駐紮蒙古的駐蒙軍司令,為掩護四萬多名日僑安全撤離內蒙和滿州國,與蘇聯軍和中共八路軍對戰三天,徹底完成任務,多次擊退蘇聯和中共的聯軍進犯,才後撤到天津復員歸國,後來來台協助蔣介石指揮金門古寧頭戰役。
在1949年國民黨敗亡台灣,蔣介石下野,面對失去中國江山的質疑,他的總統任職由李宗仁代為接手,他也檢討自己在過去失敗的原因,首先,黨的組織早已被共產黨滲透到各個領域,黨紀不彰難以約束國民黨成員和軍隊,造成身邊的眾叛親離,失去過多重要的官兵將領。
其次,蔣介石的下野是「斷尾求生」,過去國民黨與共產黨對抗期間,雙方都進行過多次和談,曾表達全中國人民對抗日本侵略須一致對外,但在對日戰爭結束後共產黨卻在蘇聯的支持下在國內興起暴動和混亂。儘管國民黨內部還是有人提議須和共產黨和談,但發生談判代表竟集體投誠事件,讓蔣介石對共產黨的態度從此拒絕和談。
多次的和談造成國民黨失敗的原因之一,即便下野後,在李宗仁得不到黨內支持與和談未果後,蔣介石又再度恢復總統一職。也因這些種種因素,蔣介石重新檢討失敗的情況,重新整頓軍備、黨務和教育。
在1949年美國援助台灣前,一群舊日本軍官在過去與蔣介石的私人情緣遠渡到台灣,岡村與澄田睞四郎、十川次郎討論後,招募自己以前的兵團參謀或連隊長級軍官等17名成員,在東京組團。團員為首的「富田直亮」,化名為「白鴻亮」,1949年11月抵達台北,也因領袖為「白鴻亮」,故稱「白鴻亮軍事顧問團」,簡稱白團。而且「白團」之「白」字,與「紅軍」之「紅」字對抗,意為對抗以中共為首的「赤魔」。
中國共產黨對於「白團援蔣」這段歷史,以「蔣幫」、「台獨起源論」來批判,認為這段歷史是阻礙「中華民族復興與統一」的絆腳石,當然也針對蔣介石「特赦」日本戰犯之罪,書寫的毫無保留,這段歷史一直是中共史學家對台涉獵歷史上一種「政治需要」的批判。
建立的基礎
當台灣在戰後歷經二二八事件,蔣介石對於台灣人受到過去日本殖民教育和共產黨初期的滲透充滿不信任,加上海軍的叛變問題讓蔣介石必須嚴懲叛徒投共者,就在政治肅殺和局勢不利於他時,白團是他重要的革新再生機會。
蔣介石與舊日本軍官的關係,起於當年在日本就讀軍校的日子。1908年蔣介石曾留學於「東京振武軍校」,十分了解日本軍官的態度,當時在該校指導的教官長岡外史對蔣的態度抱持肯定,留下「不負師教」(師の教えに背かず)的名譽。蔣介石在二戰時對付日軍,深知沒有美國的援助不可能勝利。
蔣對日本軍人的重用,讓同為同盟國陣營的美國感到不可思議,但是也只有蔣介石相當清楚日本軍官的性情。在1949年後逃往台灣時,他認為美國只重視利益才願意支持,在國府面臨存亡之際只有舊日本軍官願意伸出援手,可說是過去所結下的緣分。
白團的建立,除了蔣介石重新針對過往的失敗重新檢討外,當時軍中各種自中國境內逃來台灣的人馬,素質參差不齊,軍心充滿不安和恐懼,蔣介石也擔心其中不乏有共產黨徒滲入其中。
例如海軍在國共戰爭期間,林尊率領第二艦隊等大小30餘艘艦艇陸續叛變;重慶巡洋艦在1949年2月也叛逃,國府決議立即在遼寧葫蘆島將其擊沉;「永興」軍艦艦長陸維源痛批投共叛徒遭到殺害,艦上官兵不願投共開始駁火,壓制叛徒後返抵上海。在1949年撤台後,蔣介石利用陸軍出身的桂永清中將,下令拘捕1000多名海軍官兵,進行思想改造及拘禁,成為台灣歷史上的「海軍白色恐怖事件」
過去在中國大陸時期戰爭頻仍,即使從黃埔體系出來的軍官,也因為急著投入戰爭,導致教育素質不一,基礎教育不紮實。加上地方割據勢力雄踞一方,使中央調度軍力得透過居中協調,指揮權責未能由中央落實執行。也因此加強軍事教育和政戰工作,特別「心戰」是蔣介石首先必須處理的問題。蔣介石1950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傳遞反共作戰的精神學習。蔣藉此穩固軍心,才能使未來反攻大陸計畫得以實現。
白團對國府軍進行再造,在軍事訓練上建立制度依據,並且以短、中、長期計畫進行,提供高級軍官再教育,短期計畫訓練提供戊守台灣和反攻計畫,中長期建構教育體系,規劃能夠完成反攻大陸的計畫。
防衛作戰的轉變
1950年代韓戰爆發後,美國開始注意到共產主義的擴張,西太平洋很可能遭受共產黨的赤化,韓戰期間,派遣第七艦隊(U.S. 7th Fleet)協防台灣,這時候的蔣介石向美國提出願意派遣33000人和30架戰機支援,卻被麥克阿瑟拒絕。
根據時任《中央日報》董事長董顯光表示,麥克阿瑟也曾有意接受國府的提議,但是因為英國等國軍隊不願與國府合作而被參謀部拒絕。另外,《麥帥回憶錄》和《藍欽使華回憶錄》裡說明,麥克阿瑟於7月31日曾訪台兩天,他觀察國府軍隊時發現:
- 第一、陸軍平均年齡超過40歲,多用一次大戰時期的武器,大多是文盲,難以熟悉新裝備使用,訓練嚴重缺乏。
- 第二、空軍有一半左右的飛機必須待料檢修,油料和彈藥大約也只夠戰時一兩個星期使用。
- 第三、海軍艦艇有半數失去作用,基隆的碼頭甚至有一艦艇改為「水上招待所」對外營業。他認為國府軍隊素質餐差不齊,情勢面對共產黨的威脅已經自顧不暇,因此打消念頭。
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願意協助蔣介石,提供物資援助,以及軍事顧問團的協訓,也就是後來說的「美援」。美援的影響層面廣大,除了軍事外,經貿、技術和基礎建設都有美國的影子。但是對於有些舊日本軍人出現在台灣,卻讓美國人相當不解。
蔣介石期望獲得美國的資源,加上日本軍官的訓練,完成他的反攻大陸的野望。但是美國期望縮編陸軍規模,並以台灣本島防禦為主,美國可以提供蔣介石必要的協防,簡言之,就是要蔣介石放棄「反攻大陸」的美夢。
根據汪國禎《白團對國軍之影響》論文內文指出,白團團長白鴻亮在1950年起,於圓山軍官訓練團講授「反登陸作戰」,戰略構思至今影響台灣防衛佈署。但比起美國的制式軍事教育,缺乏該有的範本可循,因此無準則可傳承。美軍在1951年起駐台組織軍事顧問後,美國陸軍少將蔡斯反對日本軍官擔任軍事顧問,1952年白團因此縮小規模、駐在地由圓山轉往石牌,趨向地下化,並改以「實踐學社」的名稱,對高階將領進行講習、訓練。
即使白團被蔣介石藏入深處,白團對台灣的軍隊改造影響未停止,過去在二戰時期、日治時期下的台灣很早就有「全島動員令」的後備制度,1945年日本總督府宣布台灣正式頒布徵兵制,也納入日本本土全島動員的聯結。
在戰後國府統治時儘管在政治上壓迫台灣社會,但在過去受到日本教育的台灣民眾,遺留不少日治時期的軍事基礎和訓練,連當時派往南洋或中國戰區的台灣人也是接受到不少軍事訓練,也因此「白團」在台灣推行各項軍事制度改革,受到的阻力較小,也是另一種的巧合。
白團不只擬定各項反攻大陸的「光計畫」,他們也到前線指揮作戰,把過去對共產黨的戰役都詳細記錄。1953年在東京也有成立「富士俱樂部」,專門蒐集研究有關戰史、戰略、戰術的資料,每週定期開一次研究會,並將台海危機等列為主要研究課題,各項作戰紀錄和戰略情報,變成未來日本自衛隊的對中情報要領。
白團的思想影響台灣軍事深遠,在台所實施的義務役徵兵制、預官制度、提議建立金門、馬祖的地下碉堡要塞、設置成功嶺、建立《總動員法》等,以及新兵訓練的刺槍術和單兵基本訓練,在在地顯示白團在台灣的軍事制度上的建樹。
美國的掣肘與改變
美軍協助台灣防衛和支援時,願意提供援助和保護,並不代表也願意支援蔣介石的「反攻大陸」計畫。為維持在全球冷戰局勢與蘇聯的戰略對抗,在台灣希望蔣介石縮編陸軍規模,精簡化部隊鞏固台海防線,才能獲得更多援助。在美國的強力介入下,白團的處境被迫藏入最深的地方,因此參謀總長周至柔也建言蔣介石縮編部分白團成員,部分成員遣返回國或改由軍事研究為主。
尤其美國要求陸軍新編部隊是否能投入美式訓練,以及當時受過美制軍事訓練的國府將領孫立人,並不認為這些日本人成立的軍事顧問,能對軍事訓練和作戰有所助益。但孫立人之所以會讓蔣介石惱火不信任,在於受到美軍顧問團的制肘,以及不斷限制蔣介石對反攻大陸的想法。
即使如此,蔣介石對白團的信賴程度不會因為美國的施壓而拋棄,白團「地下化運作」,也順利地持續進行改造國府軍隊的工作,直到1968年白團離開台灣,僅剩白鴻亮一人,工作項目改名為「實踐專案」,持續培養國府軍官的任務。
台灣軍事改革主要兩大力量,白團和美軍顧問團,白團的給予的是蔣介石「反攻大陸」作戰野望,美軍顧問團提供東亞地區防衛的資源和戰略安全,這兩部分雖略有不同之處,但同樣都是台灣在反共作戰上的力量。當時蔣緯國在白鴻亮的實踐專案中,從學員學習成長,到後期成為訓練負責人。成立三軍聯合參謀大學後,白團的階段性任務也已經完成,只能說,白團的存在確實讓蔣介石得以重生與改變。
美軍顧問團的進駐,雖然阻止了蔣介石的「反攻大陸」計畫,美國提供軍備和資源,以及白團提供的訓練制度和改革,讓台灣在軍事戰略對於往後的美中對抗環境,有深遠影響。
時至今日,美中對抗的戰略布局,台灣軍事戰略除了依循白團過去的教範和戰略思維執行戰備任務,在美國的影響下也開始出現結構性變化。李登輝執政時期提出「軍隊國家化」的路線,讓軍隊效忠於國家,以及推動民眾參與的「全民國防」概念,革新國防法案相關法令,讓民眾真正地了解國防安全的重要性和積極參與。
而後21世紀開始,台灣針對後備作戰能力進行改革,例如仿效以色列、芬蘭動員和後備制度改革兵力,擴編或改編後備單位成為作戰旅級單位,讓後備動員作戰能力強化。軍方進行的「不對稱作戰」、科技作戰方針也從白團過去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化、機械化,改革不合時宜的教範,針對美國提供的戰備資源重新做有效佈署。
從過去的反攻大陸戰略到「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顯示出台灣在亞太戰略的命運徹底在翻轉,民眾對於國防的認知也須隨著時代與時俱進。過往的歷史如今隨著時代變遷,變成了文獻。由李崗監製,許明淳執導的紀錄片《光計畫》,將「白團」這段披上神秘面紗的過往,面對大眾一頁一頁地翻開,搭配75年來台灣、美國、中國三方關係的演變過程,讓每一個人用各種立場解讀這段歷史。
相關文章
三創生活園區5樓 (放映加講座)
- 2021/01/09(六)14:00〈白團之前〉 講者:劉維開
- 2021/01/16(六)14:00〈關鍵兩岸:未來的挑戰?〉 講者:洪奇昌
國賓長春(放映)
- 2021/01/02(六)下午B廳 *前三天公告
- 2021/01/05(二)晚上B廳 *前三天公告
- 2021/01/06(三)晚上 *前三天公告
- 2021/01/08(五)晚上 *前三天公告
- 2021/01/16(六)11:00 *前一週公告影廳
- 2021/01/23(六)11:00 *前一週公告影廳
- 2021/01/30(六)11:00 *前一週公告影廳
責任編輯:彭振宣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