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7月是一年一度的中元普渡,也是「眾家好兄弟」接受普施的日子。您知道在台灣有法國陣亡將士軍墓嗎?每年中元普渡祭祀,台灣人也聯合祭祀這群法國的「好兄弟」,會擺放什麼特別的供品呢?

農曆「7月」俗稱「鬼月」,依台灣民間習俗7月1日「開鬼門」,也正式宣告為期一個月的好兄弟「暑假」開始。全台各地宮廟、公私機關行號、家家戶戶為祈福消災,會以聯合普渡祭祀儀式,並準備豐盛供品,以敬畏並款待普施陰間的好兄弟們。

全台的普渡儀式,以「雞籠中元祭」最盛大。其緣起於清代福建漳州與泉州人入墾基隆,因商業利益、土地開發及信仰摩擦,不斷發生械鬥,以1853年魴頂(今南榮公墓)械鬥最嚴重,造成百餘人死亡,最終雙方協議合葬死難者遺骸,建義民公祠(今日「老大公廟」),改以賽陣頭代替打破頭,並由各字姓宗親會輪值主普。百餘年來,每年農曆7月都會舉辦盛大祭典儀式,告慰亡靈與移墾客死異鄉的無主孤魂,「雞籠中元祭」也逐漸演變成為國際聞名的台灣代表性民俗宗教文化活動。

從7月1日起,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宣告「好兄弟」到陽間來享用人們的供祭。到7月11日後,有一連串祭祀科儀活動(圖1、圖2),直至8月1日「關龕門」,整整一個月有專屬基隆的祭典,才正式宣告結束。

圖1:主普壇開燈放彩活動

Photo Credit: 國發會檔案局檔案樂活情報提供

圖1:主普壇開燈放彩活動
圖2:普施

Photo Credit: 國發會檔案局檔案樂活情報提供

圖2:普施

在基隆中元祭典中,最特別的是將一群來自異國的法國好兄弟納入每年祭典儀式。他們是1883-1885年清法戰爭之際,法國軍隊攻打基隆、澎湖,在此陣亡就地埋葬的法軍將士。日治初期,日法兩國簽訂法國軍人墳墓保存與修護協定,以五年為一期,約滿前半年如雙方無異議則自動續約,每年由法國支付固定款項供日方維護墓地之用。

1928年,日法兩國取得協議,法方將法國軍墓移交台灣總督府,並由其全權管理維護,每年依例在國曆6月11日舉行隆重祭典,照會法國駐日大使及法方在台代表,由基隆、馬公地方官員擔任主祭官宣讀祭文,台北知事、澎湖廳長及基隆、馬公要塞司令列席參加,遵照天主教儀式進行彌撒(註1)。

戰後,基隆市政府於1946年請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是否仍遵照日治慣例舉行法國軍墓祭典,長官公署決議廢除這項活動。至政府遷台後,法國在台設立大使館,基隆、澎湖法國公墓由其自行維護。1952年,省立馬公中學(現馬公市中正國小)欲擴建校地,澎湖縣議員建請政府遷移法國孤拔將軍墓,經外交部聯繫法國駐台大使館,法駐台公使於1953年5月親赴馬公視察,並與澎湖縣政府洽商遷葬事宜。11月,法國大使館希冀台灣省政府核發「基隆墓地」及「馬公孤拔將軍紀念碑」遷移後的土地所有權狀,但外交部以墓地屬於「國有土地」,未經行政院核准,不得任意處置而婉拒。

續經協商,馬公法國軍官墓地將遷移基隆,另外再於馬公設置一孤拔將軍紀念碑。1954年3月,法國特派軍艦至馬公載運兩具法國軍官遺骸,正式遷葬基隆「法國公墓」,雙方都派員參加這場遷葬儀式(圖3)。9月20日起,政府同意將墓地「租賃」給法國,每年象徵性收取新台幣一元的租金,有效期限為九年,期滿前半年雙方若無異議,可自動延長九年,但我國保有土地最終使用決定權。

圖3:澎湖法軍遺骸運地基隆安葬

Photo Credit: 國發會檔案局檔案樂活情報提供

圖3:澎湖法軍遺骸運地基隆安葬

1963年9月,雙方租賃契約期滿後,並未進行續約洽商。1964年1月,法國與中共建交,我國宣布與法國斷交,並關閉駐法大使館,也讓法國在台墓地與孤拔紀念碑續約問題懸而未決。之後,基隆市政府曾因法國公墓嚴重影響交通安全,呈請中央政府敦促法國遷移墓地未果。一直到1989年,台法強化雙邊經貿關係,成立「法國在台協會」,才有了正式洽商的對口單位。1997年,經基隆各方多年努力與「法國在台協會」協商後,終獲法國政府同意將公墓移交基隆市政府管理(註2),經指定為市定古蹟,開放參觀。

2002年,基隆中元祭主辦單位提議將「法國公墓」異國亡魂,納入普渡之列,設置「西洋連桌」招待這群法國「好兄弟」。2003年起,基隆中正區正砂里里民每年會舉辦「大沙灣文化祭」,由民眾扮演清法士兵、慈禧太后、劉銘傳、孤拔將軍,以普渡嘉年華遊街活動,慰藉「法國公墓」的「好兄弟」,同時以「異國靈情、菩提佛心」為名,準備鮮花、素果、雞鴨魚肉,以及紙糊法國戰艦、法國麵包、紅酒等中西式供品,也邀請法國在台協會官員一同祭拜。2015年起,雞籠中元祭輪值主普江姓宗親會與正砂里,結合民族英雄墓與法國公墓共同舉辦中元普渡慶典,而成為日後例行性聯合祭拜活動(註3)。

中元普渡的習俗就是悲天憫人、不分族群、不分國籍的。百餘年前,法國在台灣陣亡的「好兄弟」,現今已被納入中元祭典活動中,結合台灣傳統民俗與異國風情,入境隨俗地接受台灣人的博愛普施。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許多中元普渡與法國軍墓的豐富資料,有興趣者歡迎從國家檔案資訊網檢索、查詢

註釋

  1. 「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Ref.B02032357900、11昭和4年4月40日-昭和15年8月14日(A-7-0-0-3)(外務省外交史料館)」。
  2. 〈法國公墓回歸 開放遊憩〉《中國時報》,1997.10.24。
  3. 蔡昇璋訪談、紀錄,〈俞明發里長訪問紀錄〉,2020.08.22;中時新聞網,〈雞籠中元祭飄異國味 紅酒麵包度法國亡靈〉,2019.08.04,查閱日期:2021.07.12。
  4. 澎湖知識服務平台網址,查閱日期:2021.07.10。

本文經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檔案樂活報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