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恩.萊斯里(Ian Leslie)

衝突如何啟發我們

衝突是點燃群體創造力之火的火苗。

在基思.理查茲(Keith Richards)的自傳《滾吧,生活》(Life)中,他講了一個有關滾石樂團職場文化的故事。一九八四年,滾石樂團在阿姆斯特丹開會(是的,即使是理查茲也要參加會議),理查茲和邁克爾.賈格爾(Mick Jagger)晚上一起出去喝酒,喝到凌晨時分才回飯店。這時,賈格爾已經有些筋疲力盡了,理查茲輕蔑地說到:「讓米克喝幾杯,他就不行了。」而賈格爾想見見已經休息的查理.沃茨(Charlie Watts),他拿起電話打到沃茨的房間,說:「我的鼓手在哪裡? 」但沒有人回答。

賈格爾和理查茲又喝了幾杯,二十分鐘後有人敲門,是沃茨。他穿著一套薩佛街的西裝,剛刮完鬍子、噴好古龍水,打扮得無可挑剔。他抓住賈格爾的衣襟,大吼說:「永遠不要再叫我『你的鼓手』!」然後往這歌手的下巴狠狠地打了一記右勾拳,使賈格爾撞上放有香檳和煙燻鮭魚的桌子,且差點掉出窗戶落入運河。

這是那種會結束許多友誼的事件,不過,滾石樂團之所以能堅持半個世紀,就是因為他們完全可以接受偶爾發生的爭執。作為搖滾傳記作者且曾擔任德爾富戈樂團(The Del Fuegos)前吉他手的沃倫.贊斯(Warren Zanes)告訴我說:「始終不解散的樂團不一定是那些在每場音樂會後,都會互相擊掌並給予對方擁抱的樂團。」

(中略)

當然,最困難的部分是要阻止衝突升級為永久破壞彼此關係的情況,不管是群體還是夫妻間都需要一些方法,以化解激烈意見分歧所帶來的壓力,將衝突拉回到彼此可容忍的界限上。要做到這點,最有效的技巧之一就是幽默,尤其是彼此間逗趣的幽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戲弄」。而世上最偉大樂團之一的披頭四,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一九六二年五月,布萊恩.愛普斯坦(Brian Epstein)為他的客戶爭取到百代唱片公司(EMI)在倫敦北部艾比路錄音室試鏡的機會。雖然披頭四在利物浦有一群熱情的粉絲,但這對他們唯一能成功通往全國的倫敦並不重要,而這個樂團知道這可能是他們成名最後的機會,因為他們在迪卡唱片公司已經試鏡失敗,如果這次再失敗,他們的歌聲可能永遠無法傳到家鄉外的人耳裡了。

百代公司的管理層將錄音這環節指派給一位溫文爾雅、穿著雅緻的新穎唱片製作人,名為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在他的監督下,樂團錄製了〈Love Me Do〉、〈P.S. I Love You〉和〈Ask Me Why〉的搖滾版。當他們在晚上十點左右完成時,馬丁邀請這些邋遢、可愛的年輕人到他的控制室。他花了一些時間向他們解釋,他們必須要做什麼才能獲得成功,並特別關注他們設備不足的問題(因為保羅.麥卡尼的擴音器在錄音期間不得不一直替換)。

然後,他停下來問道:「我已經和你們談了很長時間,你們都沒有回應,是有什麼你們不喜歡的部分嗎? 」在沉默了一拍後,樂團中最年輕的成員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開口表示:「嗯……首先,我不喜歡你的領帶。」

成員彼此間的關係對披頭四來說非常重要,麥卡尼(Paul McCartney)和約翰.列儂(John Lennon)都來自因喪失親友而破裂的家庭,哈里森和他們在學校裡也和其他人都合不來。因此,他們都渴望加入樂團所帶來的友情和歸屬感,尤其是在他們早期的時候,披頭四不管是在台上還是台下,他們所有的事情都是一起完成。而在遇到馬丁時,他們已經在彼此親密的陪伴中度過了許多年,無論是在利物浦、漢堡,或是骯髒的公寓、狹小的更衣室和搖晃的貨車裡。

就像萊特兄弟一樣,這種個人的親密關係,讓他們能夠在專業上產生誠實的意見分歧;但是,披頭四處理衝突的方式與萊特兄弟、滾石樂團或R.E.M樂團都不同,讓人驚訝的是,他們之間很少有站著爭吵或拳腳相向,而且據我們所知,他們一般不會進行長時間的辯論。他們不管在舞台上還是舞台下都會讓對方發笑,所以他們多半以幽默的方式,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的問題。

雖然列儂是他們早年的實際領導者,但每位成員對於披頭四該如何運作都有發言權,且沒有他們所有人的同意,就不採納任何重大的決定。而主要造成他們內部關係緊張的問題是──誰占有主導樂團的地位:是列儂還是麥卡尼?雖然列儂是位很有魅力的創始人和主唱,但麥卡尼是更出色的音樂家。隨著時間的推移,麥卡尼成為越來越有自信的表演者,在英國的洞穴俱樂部(Cavern)裡,他也擁有最多粉絲和崇拜者。

或許,列儂已經接受與麥卡尼平等的地位,不過他不可能一直都若無其事的輕鬆面對麥卡尼,而他處理這種緊張關係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戲弄他的伙伴。一九六二年,在披頭四成名前最後一次到漢堡的明星俱樂部(Star Club)演出時,我們就可以從簡陋的錄影帶中,看見這活潑的一幕。

麥卡尼正在領唱〈Till There Was You〉,這是音樂劇中一首傷感民謠,是那種女孩們會為他傾倒的歌曲。每當他唱一句,列儂就會落後一拍的在字句間,冒失且大聲的製造回音,比如麥卡尼唱 「There were birds」,列儂就會落後一拍地再接一次「THERE WERE BIRDS」;麥卡尼唱 「No, I never heard them at all」,列儂也會落後一拍地再接一次「NO, HE NEVER HEARD THEM」。

不過,麥卡尼無所謂的繼續領唱,而且偶爾會在唱完一句後傻笑。其實,麥卡尼非常重視表演這件事,他絕不允許其他人這樣做,不過因為是列儂,所以才有趣。

在團隊工作中,使用幽默是一項重要的技能,不過,管理學理論家卻有點忽視這項技能。幽默可以成為衝突一個重要的安全閥,它認可困難問題確實存在,並藉由笑聲將彼此再次團結,而不是在痛苦中拆散他們。

密西根大學的副教授兼動態衝突專家的林德里德.格里爾(Lindred Greer)告訴我,當她在教授企業管理碩士的課程時,給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前軍校的學生,她說:「在他們具備的眾多領導技能中,其中有一項是,他們能夠在適當的時候開一個玩笑,而且他們知道如何藉由這種良好的方式,轉移群體的情緒。我一直都覺得這非常吸引人,並想知道如何量化它。」

此外,戲弄也可以是一種測試新關係是否穩固的溫和方式,披頭四經常因為馬丁領帶的故事而被說厚臉皮,不過,我覺得這也是一個說明他們如何利用幽默來駕馭新社會環境的例子。另外,當他們在試鏡時,我也懷疑他們有意無意地在試鏡馬丁:當面對四位不接受被人指手畫腳的年輕勞工所提出的意見時,這位顯然是他們社會上司的人,會有什麼反應呢?

哈里森的笑話是個試探,但也是個風險,如果馬丁做出了否定的反應,他們的交易可能因此結束,且很可能也是披頭四的盡頭;不過,對他們和我們來說,幸運的是,回覆的信號是正面的,因為馬丁笑了。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化解衝突的高效溝通:當爭論產生,你選擇戰鬥還是逃跑?化異見為助力的關鍵說服法,讓關係更緊密》,墨刻出版

作者:伊恩.萊斯里(Ian Leslie)
譯者:李翊巧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當爭論發生時,你選擇戰鬥還是逃跑?
為什麼我們需要新的吵架方式?

衝突不只是單純的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 or Flight),
它如何讓我們的關係更緊密、
如何讓我們更聰明、
如何啟發我們……
讓伊恩.萊斯里告訴你吧!

意見分歧是要讓雙方氣急敗壞,還是應該達成共識?
從不同意開始,進行一場有效的對話

意見分歧是一種思考方式?
我們可以用它把模糊的概念化為可行的方法、把盲點轉為洞察力、把不信任改為共鳴。

學會如何不同意別人的意見!
不必費盡心力如何吵贏別人或是說服別人,更非只想當個爛好人或委屈求全停止爭論,
而是透過本書所提的技巧,有建設性地不同意別人的意見。

衝突中加入情緒會影響判斷能力?
人是自負、驕傲、衝動、缺乏自信和需要關懷的動物,
所以爭論總是將我們對彼此的感覺糾纏在一起,而不是純粹地進行意見和立場交流。
情緒可以幫我們為自己辯護或贊同他人,但也會影響我們的良性分歧,
讓原始的本能開始發揮作用、籠罩我們的思想、扭曲我們的行為,
有時沸騰成憤怒,有時讓我們悶悶不樂地退出,但有時也會促使我們走向真實和親密。

說服一定就會上升至吵架?
勸說是一門高尚且必要的藝術,而我喜歡讓人重新思考的感覺。
但我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要你同意我的觀點,
而是希望你的思維能夠增進我的思維、你的經驗能夠調節和豐富我的經驗。

本書簡介

幸福關係的秘訣是什麼?
公司如何建立彼此協助的文化?
一些重大的科學和創新突破背後的秘密是什麼?
答案是:衝突

洞察力同理心來自不同觀點的衝突。
在當今世界,人們分享觀點的難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容易,
我們應該能從各種不同的觀點中受益才對;
相反,我們常常發現自己陷入敵對狀態,或者更糟的是乾脆避免分歧

作者認為,這是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從未學習過如何透過我們的不同觀點來帶領事物的發展
本書讓我們得悉世界一流的解決衝突專家
像是審訊員、人質談判專家、離婚調解員、外交官和成癮諮詢員,
他們是如何處理意見分歧,並獲取他們想要知道的情報或資訊;
從飛機的發明到披頭四的成功等,透過真實故事講述有效衝突如何鼓舞人心
並將其與人際溝通理論相結合。

無論是在職場上、在家中、在公共場合或社群上,
將我們的差異最大化是解決分歧的唯一途徑。
就如作者所說:
從不同的意見中,創造出新的且更好的東西,
這些東西是任我們其中一方都無法單獨想出來的,這才是對彼此有益的雙贏局面。

Photo Credit: 墨刻出版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