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研究發展室

藝人楊又穎自殺事件在過去兩週引起社會大眾、民意代表、社福團體在網路霸凌、憂鬱症、自殺防治等諸多討論。當各界對網路霸凌的定義、如何制定或修改法律以兼顧言論自由與網路人身安全仍存在歧見,我們期待透過檢視現有研究與相關建議,讓大眾能對這個議題有更多的了解與省思,避免新聞熱潮後,再度遺忘這個存在已久的事實。

檢索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截至2015年4月28日,共有54篇以「網路霸凌」為題的博碩士論文和19篇學術性文章,研究對象從國小學生到成年人,討論範圍包含受害經驗、形成原因、影響效果、防治措施,內容雖然廣泛,但研究品質良莠不齊,而且缺乏長期性的趨勢追蹤與盛行率研究,難以有確切的數據證實網路霸凌在校園或是一般成人經驗中的發生情形與嚴重程度。

反之,在美國,由於網路與社群媒體普及化的程度較台灣為早,許多學者從很早開始就關注網路霸凌的議題。網路霸凌研究中心(Cyberbullying Research Center)由兩位自2002年開始研究網路霸凌的學者Sameer Hinduja與Justin Patchin於2005年所建置,該網站呈現豐富且公開的實證研究、彙整相關法律規範,期待透過快速的資訊傳播使網路發揮最大效益,並對網路霸凌進行防治教育。

兩位學者綜合歷年研究,共約15,000名來自全美各地97所的國高中生發現,1/4的受訪者在過去生命經驗裡曾遭受網路霸凌,將近一成(9%)的受害經驗發生在過去30天內。16%的受訪青少年自承曾在網路上霸凌別人,6%發生在過去30天內。

兩位學者另檢視73篇同儕審查的實證研究,由於研究方法、抽樣方式的差異,曾為網路霸凌受害者的比例從2.3%到72%,曾是加害人的比例則為1.2%到44.1%,若將這些差異幅度甚廣的研究進行平均數分析,約21%的美國青少年曾遭受網路霸凌,15%曾在網路上霸凌別人。

換言之,上述研究顯示平均5位美國青少年中就有1人遭受網路霸凌,6位之中則有1人利用網路霸凌別人,發生頻率並非十分恐怖,但確實也是一個值得教育工作者、家長、政策執行者關注的議題。兩者相近的比例也顯示霸凌者常因過去創傷未曾被處理,於是學會以暴制暴,成為將痛苦轉移到下一個被害人的加害人。

另外,Hinduja和Patchin分析多篇研究也發現,女孩受到網路霸凌的比例與男孩相同。網路霸凌常與低自尊、自殺意念、憤怒、焦躁和其他情緒與心理問題高度相關,網路霸凌發生的場域雖然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但也會影響真實的生活情況,如校園適應、反社會、物質濫用與青少年犯罪。

傳統形式的霸凌雖仍較網路霸凌更為普遍,但兩者之間也互相具有延續性,上學期間在教室中的嘲笑、排擠,下課之後可能成了網路上的謾罵與攻擊,同樣的,網路世界中的詛咒,可能變成真實世界的暴力攻擊。換言之,強欺弱、大欺小的霸凌行為自古以來便存在人類社會中,由於科技的進步,使得霸凌的媒介與手段多了一個「網路」管道。

Photo Credit: PublicEpicness CC0

Photo Credit: PublicEpicness CC0

在該網站上,我們也發現美國青少年網路霸凌比例逐年增加。2000年到2010年共三次的青少年網路安全調查(Youth Internet Safety Survey)顯示,網路霸凌比例在過去10年內從6%上升到11%,漲幅將近2倍。校園犯罪調查(School Crime Supplement of the 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 NCVS)則發現網路霸凌的比例由2009年的6.2%增加到2011年的9%。

該網站呈現的資料雖然多數是以青少年為主,但Hinduja和Patchin也特別提醒閱聽大眾,網路霸凌發生在成人的比例與嚴重程度不容小覷,市井小民或演藝名人都有可能在陰錯陽差之際受到網路言論的侵害,因此,不論成年人或未成年人,遇到網路上不適言論或不當攻擊時,應當把握以下幾點原則:

1. 保持鎮靜,不要心存報復。網路霸凌的目的就是要激怒、攻擊你,若惡言相向只是中了圈套,並讓他們知道可以因此操縱你。

2. 把所有內容(如照片、簡訊、電子郵件、留言)紀錄備份以作為報警和進行相關法律程序時的證據。

3. 立刻檢舉。幾乎各大社群媒體,如臉書、Twitter、YouTube皆設有「檢舉(report)」機制,按鍵通常在畫面顯著的地方。這些商業平台有責任提供使用者一個安全的網路環境。

4. 說出你的故事。你一定想像不到許多人跟你有類似的遭遇,找一個可以相信的對象,如家人、伴侶、朋友、同事、師長,或者是尋求專業如諮商心理師、社工師的協助。

5. 如有必要,改變或重新設定聯絡方式或社群平台上的狀態。無論是名人或平民老百姓,每個人都需要隱私,適當地設定界線才能確保自己擁有可以喘息的空間。

綜上所述,美國的實證研究帶動了學校、家庭、立法者對於網路霸凌的預防與介入策略,當台灣正在爭議是否應該「網路實名制」或「言論太過自由」,我們期待透過更多嚴謹的本土研究與長期追蹤,真正了解網路霸凌在台灣的發生脈絡、情境和趨勢。

與其新增實際不可行的宣示性或口號性條文(如兒少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合理時間」),或者純粹仰賴個人道德感的建立,不如真正釐清該現象的普及性、危害程度、與個人身心與社會發展的相關性,才能從根本擬訂有效的辦法,如防治教育與法律規範。

網路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網路科技的興起對我們的生活起了鋪天蓋地的影響,影響層面從個人情感聯繫、商品交易、資訊交流至國家選舉、國際政治動態。誠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網路能讓個人與商品一夜致富或一夕成名,一個國家或區域掀起巨大革命,卻也有可能因為一個按鍵而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然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與其負向地抵制害怕或抗拒改變,倒不如正向的了解新科技的利與弊,積極地發揮網路功能,同時謹慎使用。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