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博物館館長Samuel West表示,這是一個「創新」和「失敗」之間的關係展示,其目的並非在於打擊信心或恥笑失敗,而是期盼以幽默的角度,學習與失敗共處。
文:潘偉至
許多失敗的人,並不知道他們放棄的時候,距離成功有多近。
──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
據說愛迪生在成功發明燈泡前,曾經歷了近2000次的失敗。他的故事流傳後世,也鼓舞了不少人處在奮鬥過程的人們。
然而,許多事情最終都只留下表面的光輝,而背後隱含的,往往是不為人知的辛酸與努力。
不過在瑞典的赫爾辛堡(Helsingborg),卻成立了一座以「失敗」為主題的失敗博物館(Musuem of Failure)。創始於2017年,這座博物館收錄了許多失敗的、耐人尋味且異想天開的產品,並曾到洛杉磯、上海及巴黎進行巡迴展出。
這一次,失敗博物館的巡迴終於抵達台灣,從2021年的聖誕節開始展出許多失敗品。從蘋果、可口可樂、福特、諾基亞到微軟等,透過展出這些知名品牌的NG產品,讓人們一探不為人知的背後秘辛。要知道,如今這些品牌的成功,都是透過這些失敗品所累積、推動的。
在過往的展出內容裡,就曾出現彩色的番茄醬、蘋果在90年代賣過的平板電腦、透過電流刺激瘦臉的電擊面具等。這些產品在當時問世的過程中,經常面臨挑戰,也許是因為技術上的短缺,也可能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喜好,而最終退出市場。
來看看電擊面具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又為什麼會失敗:
Rejuvenique 電擊面具
1999
這款美容面具可通過電擊刺激面部肌肉。根據它的使用說明,面具需要綁在臉上15分鐘、每週使用三至四次。……但根據使用者心得,該面具「感覺就像1000隻螞蟻在咬我的臉」,而且它的設計很像直接從恐怖電影照抄下來的。此外,該產品從未獲得安全認證。
有趣的是,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在失敗博物館中擁有自己的專區,坐擁龐大財富的他,實際上也多次在個人品牌的產品設計與決策中,出現失敗的結局。
對於失敗博物館創立的初衷,館長Samuel West表示,這是一個「創新」和「失敗」之間的關係展示,我們應該要從失敗中學習,藉此得以進步,並從中打造一個懂得應對失敗的團隊。因此,其目的並非在於打擊信心或恥笑失敗,而是期盼以幽默的角度,學習與失敗共處。
本次的台灣區展覽,將展出近160件的失敗產品與有趣發明。策展單位更打趣表示:「笑完後,請記得尊重失敗。」
活動資訊
- 失敗博物館 Museum of Failure
-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4號倉庫(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日期:即日起至2022年3月13日(除夕休館)
本文經every little d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