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農地工廠納管大限將於3月19日截止,但時值選舉年,日前已有業者找上立委陳情,以弱勢為名義要求放寬更多工廠就地合法,地球公民基金會3月2日則替受害民眾抱屈,以實際案例指出,這些業者不知道的是,起碼有兩三倍以上的居民、農民,每天生活在工廠的噪音及恐嚇威脅之下,只能小心翼翼地檢舉,以暗號陳述受害情形,相當擔心遭到報復,非常不合理。

納管期限長達12年,仍有半數農地工廠未申請

為解決農地工廠問題,2019年《工廠管理輔導法》(簡稱《工輔法》)修正上路後,以2016年5月20日為基準,規範既有中高污染工廠輔導遷廠或轉型,低污染工廠「就地輔導」,於今年3月19日前納管申請,並須在20年落日條款期限內,完成土地、建物合法化。至於這段期間內新增的農地工廠則須斷水斷電。

目前全台4.5萬家既有農地工廠,有2.3萬家已進入納管程序,尚有2萬多家未申請納管。地球公民基金會召開「違章工廠農地惡霸,受害民眾瑟瑟發抖」記者會,呼籲政府堅守納管期限,不能再度延展或放寬標準。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蔡佳昇指出,回報系統中,各縣市檢舉及查處案件數,以彰化縣、台中市、桃園市為前三名

Photo Credit: 劉庭莉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蔡佳昇指出,回報系統中,各縣市檢舉及查處案件數,以彰化縣、台中市、桃園市為前三名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蔡佳昇表示,地球公民基金會自2018年就不斷收到各地民眾對農地工廠的陳情,因此與g0v.tw共同開發「農地違章工廠回報系統」,收到1449件回報,向地方政府確認後,最後檢舉469件,以彰化縣169件最多。其中,有90件政府無回函,已排程拆除及已拆除僅51件。

地方政府執法公信力低,民眾遭廠商恐嚇檢舉將報復

在回報過程中,地球公民基金會發現,許多檢舉民眾擔心遭到報復,甚至直接接到廠商恐嚇。蔡佳昇舉例,有台南民眾只能透過公共電話亭聯絡,並以暗號確認才願意繼續陳述受害情形;也有宜蘭民眾指出,廠商在附近社區放話,「最好不要被我知道是誰檢舉,不然你就完蛋了。」講電話的同時,背景也有工廠爆裂聲響。

「他們每天生活在這樣的噪音及恐嚇之下。」蔡佳昇說,現在林岱樺等農業縣立委替業者發聲,包括2萬多家尚未納管的廠商及500多家位於農產業群聚地區內的廠商,說他們「可憐」,但是,附近有起碼兩三倍以上的居民、農民,每天生活在這些工廠的威脅之下,還要擔心檢舉會被報復,實在是不合理。

雲林縣斗六市的冠林砂石行,緊鄰石牛溪與五分溪導水路

Photo Credit: 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雲林縣斗六市的冠林砂石行,緊鄰石牛溪與五分溪導水路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賴沛蓮舉例,去年4月民眾檢舉雲林的冠林砂石行,經常違法堆置事業廢棄物於農田,飄散異味。冠林砂石行從事水泥及其製品製造業,屬於中高污染產業別,因緊鄰石牛溪與五分溪導水路,每逢雨天,居民總是擔心雨水滲透會造成地下水及溪水污染。

經查更發現,冠林砂石行有盜採砂石並販售的紀錄,及11次環保違規,至今裁罰已超過82萬,賴沛蓮說,「像這樣的污染累犯、違法惡霸,如果因納管資格再放寬而就地合法,對環境的破壞難以想像。」

不只是不敢檢舉的民眾,也有大聲說但是地方政府「聽不見」的,蔡佳昇透露,彰化縣埔心鄉一間中高污染的廠商,因採用消失模鑄造,燃燒保麗龍後成為金屬模具,長期排放廢氣、造成空污,附近居民為此組成自救會,向地方政府檢舉,環保局卻回覆污染未達標準,無法裁罰。

未納管工廠業者仍觀望,環團:難道要再開第四、第五次大門?

「為什麼很多廠商明知不納管會被斷水斷電,卻還在觀望?」賴沛蓮指出,因過去政府有太多次放水的先例,如果不再落實執法,「開再多納管宣傳說明會都沒有用。」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吳沅諭指出,從2010年起《工輔法》開放納管,2014年、2019年二度展延期限,今年已經是第三次納管截止,等於納管期限長達12年、第三次給予農地工廠就地合法機會,卻仍有半數廠商在賭政府是否會認真執法,「我們現在就要看政府會不會再開放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

吳沅諭說明,今年正值選舉年,有未納管農地工廠假借弱勢之名,要求政府繼續鬆綁限制,現在政府說不會再開放,但連出身農業大縣的民進黨立委林岱樺,都擬聲請釋憲,要求放寬「農產業群聚地區」的標準,主張讓更多廠商能持續納管、就地合法,明明修法時已有共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擔心納管期限會不會又再度被延展?或又再度放寬標準?」

「是因為農田沒有選票嗎?農民不是金主嗎?」賴沛蓮質疑,《工輔法》就地合法大門再開,本就難以規管的污染問題將持續惡化。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吳沅諭指出,從2010年起《工輔法》開放納管,2014年、2019年二度展延期限,今年已經是第三次納管截止

Photo Credit: 劉庭莉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吳沅諭指出,從2010年起《工輔法》開放納管,2014年、2019年二度展延期限,今年已經是第三次納管截止

資訊公開顯現力量,環團籲經濟部善盡公開、管理責任

「有廠商來信,希望將資訊撤下回報系統,代表公開資訊是有用的。」賴沛蓮指出,政府一直以來都有廠商名單,經濟部卻要推遲至4月才公開,且不知道會不會又「挖掉」廠商名稱、地址等關鍵資訊,他要求,政府應善用「資訊公開」利器,讓廠商因害怕違法資訊被公開而儘速納管。

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政府應堅守納管期限、不放寬農產業群聚地區認定標準;經濟部應於4月公開未納管工廠名稱、地址、產業別等資訊;地方政府審查納管資料標準作業流程應一致,且增加稽查人力,以因應納管期限後,斷水電的案件數量。

「不是抨擊中高污染產業,而是認為這樣的產業需要嚴加控管。」賴沛蓮強調,納管是台灣產業可得到總盤點的機會,呼籲政府不要再讓不適合的產業在不適當的地方發展,破壞優良農業環境,也邀請民眾加入「守護國人食安,連署要求經濟部終結農地工廠!」連署,保護居住權、農地生產環境與糧食安全。

仲誼科技公司是位於彰化縣埔心鄉的農地工廠

Photo Credit: 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仲誼科技公司是位於彰化縣埔心鄉的農地工廠

吳沅諭說,4月底地球公民基金會將舉行座談會,邀請經濟部、內政部及立委等,希望政府公開納管期限後的查處策略、預計每月斷水電的廠商數、優先查處哪類廠房等具體政策,向公眾交代清楚。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