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家艾澤曼透過無數的科學研究證明,小至語言與習性,大至社會文化與人類歷史,溫度如何在無形之中影響我們的行為、人際關係與健康。這些關於體溫調節的精彩實例,及其對人類文明的重大影響,將讓我們看到自己身為生物與人類的本質。
文:漢斯.羅查.艾澤曼(Hans Rocha IJzerman)
從基因到咖啡,再到科技
(前略)
依附是在出生之後就馬上開始,那時新生兒除了有依附照顧者的能力以外,是完全無助的。成人之所以能適應地球上幾乎任何地方的生活,是因為我們有能力持續地形成依附——不僅是人對人的依附,也透過分工廣泛又複雜的網絡去依附他人(成員把自己的各種需求外包或委託給其他人)。溫度調節方面更是如此。在工業化以前的社會,人與人擠在一起,利用彼此,把體溫調節的任務分擔出去。他們可能也會派家人去收集燃料來生火,或是以有價值的東西去換取別人收集的燃料。
隨著文化日益技術化,人們設計並打造出更有效率的溫度調節方法,例如更實用的室內壁爐、爐子,最終發明了複雜的中央供暖系統。把冷空氣加熱的技術,遠比把熱空氣冷卻的技術更早出現。一九○二年,美國的發明家開利(Willis Carrier)才發明大規模的電氣空調,直到二十世紀中葉才普及。
隨著供暖與冷卻技術的發展,供應燃料變成一門生意。隨著文明日益都市化,取暖的燃料變成一門更加複雜的生意。燃料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激烈且複雜,工業以及蒸汽製程與蒸氣運輸方式的演進爭搶著燃料。能源演變成一大經濟「部門」,開採及鑽探化石燃料變成利害關係很高的事業,最後還影響了全球地緣政治。
有點年紀的人應該還記得一九七○年代的「能源危機」,當時由中東石油與天然氣生產國所組成的強大獨占利益聯盟「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刻意製造石油短缺,把美國與歐洲當成人質。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身穿厚羊毛衫,出現在電視上,建議國人調低溫控器,拆下不必要的燈泡,這一切都是為了節約寶貴的化石燃料能源。
到了一九五○年代末期,許多最先進的國家運用了當時最先進的能源技術——核分裂發電。數十年後,那導致一些近乎災難的後果,例如一九七九年美國賓州哈里斯堡附近的三哩島核洩漏事故;以及真正災難性的後果,像是一九八六年烏克蘭車諾比核事故、二○一一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
後來,開發出比較良性的先進能源技術,包括太陽能、風力渦輪發電。智慧型數位技術是以較小的規模,應用在家庭與企業的供暖上——二○一一年推出「智慧型恆溫器」,是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來學習使用者的溫度調節習慣,以調節室內供暖與冷卻,達到有效率又經濟的舒適度。最新一代的智慧型恆溫器,是透過網路與WiFi來回應語音指令及遙控。
如前所述,對內溫動物來說,體溫調節對短期生存的重要性僅次於氧氣供應。這也難怪體溫調節是嬰兒依附的一大原因,而「發現火」幾乎已經成為文明開始的同義詞,在世界神話中擁有各種神聖的地位,其中大家最熟悉的,當屬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Titan Prometheus)為了人類利益而從天上盜火下凡。體溫調節是生物演化與文化演化的重要核心,雖然其重要性是原始的,但溫度調節在生物演化與文化演化的過程中一直存在,而且它在當代文明中,一直是驅動一些最緊迫的地緣政治議題與先進技術的因素。這種演變是持續的,未曾間斷。
基因演化與文化演化的交融
文化以及文化的產物(我們稱為技術)無疑已經把人類的社交體溫調節加以延伸、精進、細分。不過,文化演化的出現與蓬勃發展,並未讓基因演化流程結束,而是像兩條河流交匯在一起。基因演化是人類社交體溫調節的主要原動力,我們可以從依附現象及共同調節機制中推斷出這點。此外,基因演化為體溫調節挑選了多種型態適應,但任一種都不足以解決與溫度有關的一切挑戰。
不過,在這些演化適應中,有些適應讓我們能夠、甚至迫使我們啟動文化演化,而文化演化比解剖結構的適應更能有效地解決那些溫度問題。從大腦的大小來看,演化上,大腦增大與骨盆縮小碰巧一起發生,這可能創造出「助產」的必要性——即如今我們所謂的社會、文化、文明的雛形。為了在個體內部充分發育,變大的大腦有著特別廣泛的皮質表面,導致頭部所需要的空間超過子宮的限制。
這種基因演化的產物,需要文化演化的輔助,而文化演化既是體積大又有能力的大腦所創造出來的產物,也是讓大腦進一步發展的機制。至於文化演化,不僅影響了個體的大腦表型(phenotype),更以天擇的方式影響物種的大腦基因型(genotype),那種影響程度究竟有多廣大,目前仍是未解之謎。
如果我們接受「文化演化有基因效應」的觀點,就能無止境地推測某個卓越的演化臨界點是否即將到來。在那個臨界點上,文化演化的基因效應(也許可稱為「文化選擇」)將會過度抵銷生物演化的基因效應(真正的天擇/自然選擇)。不過,現在看來,在我們目前的演化狀態下,證據顯示生物驅動的演化仍會持續存在。
對生活在技術先進地區的人來說,社交體溫調節必須依賴社交行為,而那些行為會創造、培育、協調一個夠多元的群體,以組織文化、社會與文明;這些社會結構將會衍生出能夠滿足每個人體溫調節需求(及其他需求)的政治、制度、技術系統。不過,人類與企鵝的行為的主要原動力,都是為了同樣的生存必要性:維持溫度恆定。
然而,有些人可能會主張,在企鵝身上發現的社交體溫調節,跟人類的社交體溫調節根本不一樣。企鵝演化是為了適應非常寒冷的氣候,擠在一起的行為對生存而言是絕對必要的,不擠在一起,就不會有今天的企鵝。相較之下,人類是在溫暖的非洲大草原上演化,因此人類在演化過程中沒有必要採取一種社交行為來協調保暖。
這種論點很容易反駁。這種說法之所以有誤,是因為它忽視了一個事實:大草原在夜裡會變得比較冷。隨著地球每次自轉,環境溫度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一九七三年八月,布魯克(O. G. Brooke)、哈里斯(M. Harris)與薩爾瓦沙(Carmencita B. Salvosa)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到十二名營養不良的牙買加孩子,年紀介於四個月到十六個月大不等,他們研究這些孩童接受營養不良治療前後的狀況。別忘了,牙買加全年炎熱,夏季與冬季的溫差很小,即使在冬天,白天的溫度也高達攝氏二十七到三十度。不過,夜間溫度是攝氏二十到二十三度。布魯克等人指出:「這些嬰兒的保溫能力與直腸溫度之間的相關性,只有在夜間才顯著」,而且「這些兒童體溫調節失靈的主因,在於他們在寒冷壓力下並未增加生熱量。」
從人類演化初期開始,晝夜溫差就迫使人類不得不做社交體溫調節。證據顯示,當尼安德塔人開始讓嬰兒貼近他們的身體,從而幫嬰兒調節體溫時,嬰兒的存活率就增加了(即使是在高緯度和高海拔的環境中亦然)。還記得現代研究顯示,襁褓中嬰兒的外周溫度,比直接接觸照顧者肌膚的嬰兒低。這些都是社交體溫調節作為一種依附的例子。
我們可從薩蒂諾夫與安德森的研究推論,演化為體溫調節中的階層創新提供了充足的條件,創造出一個由越來越複雜的統合器所組成的系統,最終形成主要的恆溫器:下視丘。然而,體溫調節的演化發展,並沒有隨著這種結構的出現而結束。它和它協調的系統,是我們許多(但不是全部)社交互動的內在聯繫,這些互動不是建立在實體溫暖的認知社交譬喻上,而是建立在恆溫動物必須調節體溫才能生存下去的基礎上。
我們所謂的社會與文化,隨著大腦變得更有能力提前預測溫度而演變。事實上,預測及組織社交關係的能力,與預測環境溫度及啟用溫度調節方法的能力,是同步發展的。這就是社交體溫調節的本質,它是源自於演化,而不是認知。
不過,話又說回來,演化本身已經超越了這些根源。它迫使人類文化開始演化,也讓人類文化得以演化,社交體溫調節成了驅動文明多元性的因素,促成五花八門的發明,其中有些與社交體溫調節直接相關,有些與社交體溫調節間接相關。親愛的讀者,我希望你現在已經相信,人類生活中到處都能看到溫度的影響,這種信念可以為下一章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識。我們將在下一章探索一個至少與恆溫動物的出現一樣古老的重要東西,我們會看到它在現代社交上的應用,以及它所帶來的負擔與解放。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時報出版
作者:漢斯.羅查.艾澤曼(Hans Rocha IJzerman)
譯者:洪慧芳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一杯熱茶能夠撫慰人心,
但為何捧著溫暖的杯子會影響我們的情緒?
為何我們想到善良親愛的人就感到溫暖?
為何我們看見悲傷殘酷的事件會覺得心寒?
觸摸與溫度是強大的人類交流方式,
社交體溫有時甚至攸關生死,
我們是需要彼此的動物。
「本書搭配熱飲享用最佳,你讀了就會明白。」
——莉迪亞.丹維斯,《友誼》作者
我們都喜歡與溫暖親切的人交朋友,也會盡量遠離冷酷刻薄的人,但為什麼「熱情、溫暖、冷淡、冷冰冰」這些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或態度的詞彙,都與「溫度」有關?
社會心理學家艾澤曼透過無數的科學研究證明,小至語言與習性,大至社會文化與人類歷史,溫度如何在無形之中影響我們的行為、人際關係與健康。這些關於體溫調節的精彩實例,及其對人類文明的重大影響,將讓我們看到自己身為生物與人類的本質。
社會心理學家艾澤曼在本書中將一一深入探討:
- 手拿熱飲的人,會覺得他人較親切、好相處?
- 在室溫較低的法庭裡,陪審團判的罪更重?
- 提高體溫可以改善憂鬱症?
- 低溫的天氣賣房子最容易成交?
- 提高實體店鋪的溫度,消費者更容易買單?
溫度會影響社交關係
研究證實,手拿一杯熱飲就足以讓我們覺得對方比較值得信賴且親近;實體溫度會影響人們對社交冷暖的觀感。
社交關係也會影響溫度
根據研究,當我們覺得自己與他人有隔閡時,會覺得周遭溫度較低;他人是支持我們體溫調節能力的關鍵。
「有溫度」的行銷
人們接觸到實體溫暖,就更有可能聯想到情感溫暖,引發正面反應。溫度較高會促使消費者購買更多,並提高評價。
溫度能改善身心健康
有情感疾病的人對溫度有不同的感知,他們不見得能調節體溫。研究顯示,提高體溫可能有治療憂鬱症的療效,降低體溫則可能改善糖尿病。
溫度讓個性大不同
比起在極端氣候地區成長的人,在氣候溫和的地區成長的人,較為正向隨和、情緒穩定,對於新體驗會保持開放心態。
對動物來說,除了呼吸以外,調節體溫是最基本的任務之一。就像擠在一起取暖的企鵝一樣,人類長期以來也依賴彼此以維持體溫;幾千年來,這種本能塑造了我們的生活與文化。
過去,溫度促進人類演化——直立行走、毛髮減少、大腦發育——現在,溫度仍持續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我們的生活。研究顯示,寒冷的法庭使陪審團更容易將人定罪,低溫的天氣讓人更有可能買房。我們的身心連結也以另一種方式運作:想到友善親愛的人就感到窩心。了解體溫與溫度,有助於人際關係、工作,甚至是行銷與社群媒體上的發展。
艾澤曼在闡述溫度如何影響人類社會時,也探究一些引人入勝的新問題:為什麼提高體溫可能改善憂鬱症?體溫調節能讓人際關係更親密?即使相隔兩地亦如此嗎?本書將從冷暖的角度,帶領讀者展開一場迷人的溫度之旅。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