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元山
「先求知再投資」這句證監會標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做功課求知當然好,不過,只「知」並不一定有利投資;如其求「知」不如求「識」,才是真正的投資之道。
你知道微軟是甚麼嗎?若你在大街上隨便找個中學生去問:「微軟是甚麼?」他都懂得答你:「咪Windows囉!」真的嗎?
巴菲特與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出名老友,經常一起打橋牌,但巴菲特卻從未買過微軟股票,因為他說:「我不懂這盤生意在賣甚麼賺錢!」
你以為巴菲特不知道Windows是甚麼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知」與「識」的距離其實可以很遠。
不想成為投資的最大笨蛋,切忌「知少少扮代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便容易忘記控制風險,憧憬自己能單靠半職炒賣發達更是異想天開。
能從別人身上得來的資訊,是二手資料;當人人都知道Windows是甚麼時,其實你又知道甚麼、知道多少呢?
做了功課也不「識」
有不少散戶認為投資即是有做功課,而做功課的資料來源就是財經書、財經報紙、財經電視節目及財經電台。其實本港散戶並不懶惰,不過「做功課」的定義就見仁見智了。
問題是,做了「功課」以後,投資成功的機會率又提升了多少呢?是否又距離事實的真相更近呢?那就要看「課本」的來源。
筆者舉個例,散戶從不同傳播媒體獲知的股票信息,焦點往往在於股票的升跌價格,意圖捕捉短線利潤;巴菲特卻喜歡看年報,焦點在於一間企業的發展及盈利增長前景,賺的是股票長線價值。
散戶和巴菲特都為投資「做功課」,但由於兩者掌握資訊的質量不一,令投資成敗率存在顯著差別,從而影響回報。換言之,一般散戶和股神之間的差距,就是「知」和「識」的分別。
「資訊」可能是噪音
相信很多人都發現,愈多人讚好或推介的股票,接著下跌的機會通常不低,甚至跌幅不少;這個情況不單在散戶中常見,在機構投資者的圈子也屢見不鮮。箇中因素有不少,可能是多人熱談的股票自然容易炒過龍,亦可能有人在背後做了不少推廣宣傳工作,也可能是人云亦云。
愈容易找到的資訊,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貼士,我們就要愈提高警覺。事實上,要找到有用的資訊是需要出力的,畢竟世上沒有免費午餐。
有人問過巴菲特,為甚麼他搞投資,卻不住在全球金融中心華爾街所在的曼哈頓,而選擇住在偏遠的家鄉奧馬哈(Omaha)?試用香港做例子,我們曾幾何時聽過一個有名的對冲基金經理在屯門或天水圍開檔?當然,屯門和天水圍沒有問題,只是如果對冲經理在這些區域辦公,見投資者集資的難度就較高。
資訊氾濫的陷阱
巴菲特當時的答案,是「要避開市場上的噪音」。因為資訊並不一定有用,更多時候資訊只是重複既有的資訊,卻因為反覆傳遞,加強了音量,令受眾容易被誤導,彷彿愈常見的資訊就愈重要,墮入了資訊氾濫的陷阱。
筆者認為理財的要訣,是棄難取易,化繁為簡,找尋本身的比較優勢,分散和控制風險,不要對自己所知有過分自信,當然也要有獨立思考的勇氣,「識」比「知」更有利於投資市場上縱橫。
書籍介紹:《FQ:投資其實很簡單》,天窗出版。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