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傑森.凱利(Jason Kelly)為《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資深記者,長年追蹤私募股權產業動態,親身深入產業內幕,也曾實際接觸、訪問過產業中各集團的創始者與領導人物。他帶來詳實的第一手觀察,為這個實際掌控著全球金融的神祕產業,譜下波瀾壯闊的長篇史詩。
文:傑森.凱利(Jason Kelly)
CHAPTER 8
帝國的未來:私募基金的公開募股之路
私募基金產業雖然因為納稅、就業機會,以及獲利方式等問題,而造成不小的爭議,並吸引了許多的目光。但這個年輕的產業並未停止成長進化,這些私募巨頭們紛紛試圖以全新的樣貌出現在社會大眾面前。除了改善公共關係、專注於環境保護、就業等議題,多元化與公開掛牌上市也是私募巨頭正在試圖前進的方向。
公開上市雖然可以使私募基金併購時的資金運用更為靈活,也可以讓創始人從中得到現金回報,以利推出交接給下一代。但同時意味著必須面對更多的公共監督、更嚴格的審查。
在本章中,作者將帶領讀者一起走過私募基金邁向公開募股之路。
在半遮半掩中,私募股權業隨著歷史的車輪一步步前進,終於撥開雲霧見到天日。這就是我在德拉瓦州德拉瓦市親眼看著托尼.詹姆斯被政治家和穿著連身褲的工人們團團簇擁時的真實感受。那是在2011年10月,由黑石集團以及能源PE基金First Reserve聯合注資設立的冶煉營運商PBFEngergy正在計畫重啟一家精煉廠。該煉油廠是PBF從瓦萊羅能源公司(Valero)手中買來的,已經關閉一年多了。
私募股權巨頭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詹姆斯在德拉瓦講過什麼也許不太有人記得,但他與其他黑石集團高層的親臨現場引起了廣泛關注。
詹姆斯在處理公共關係時魅力四射,他正在接受彭博電視臺的採訪,《財富》雜誌的記者也已經排好隊等候了,上午的採訪行程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另一邊,由六位資深高官代表帶領的宣傳活動也準備就緒。在停車場後方的白色帳篷裡,身著連身褲的工人以及地方政府官員,正在狼吞虎嚥的吃著迷你鹹派和肉桂捲。短小的布條掛在帳篷側面,上面寫著「新的開始」「祝賀你完成的出色工作!」
黑石集團和First Reserve 花費了4.5億美元在德拉瓦市的煉油設施更新以及工廠重整上,新工廠將帶來500個全職工作機會以及250個短期合約工作機會。當地的政客們對此極為重視,四處奔相走告。「當工廠被迫關閉時,」德拉瓦州的參議員克里斯.科布斯(Chris Combs)表示:「給社會留下了無法填補的深溝,就像對一個家庭的狠狠一擊。」接下來他提升了整個話題的高度:「我們面臨著一個問題:『美國還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嗎?』」
在參議員湯瑪斯.卡珀(Thomas Carper)和州長傑克.馬克爾(Jack Markell)講完之後,詹姆斯走上了講臺。這位黑石集團主席熱情的回應上述兩位的發言,並借此機會向大眾媒體、煉油廠工人以及政府官員表達了來自私募股權業誠摯的友好態度。「這種合作夥伴關係應該成為美國未來的發展模式,」他充滿激情的講到,臺下的觀眾齊身站起來為詹姆斯的這番慷慨陳詞鼓掌:「要拯救美國的工業,需要大量的資金。」
在演講和剪綵活動結束後,詹姆斯站在草地上與工廠老闆、政界人士以及鋼鐵工人聯合會的勞工代表們攀談,身後是高聳入雲的煉油廠塔樓。這樣友好的會談實屬罕見,要知道,工會長期以來對背負「就業毀滅者」罵名的私募股權業嗤之以鼻。不過,有一位資深勞工,千里迢迢從德州搭飛機過來,不是為了向私募股權業扔石頭,而是要向它發出讚美和感謝。
鋼鐵工人聯合會的副主席蓋瑞.比維斯(Gary Beevers)出席了這場活動,因為350位鋼鐵工人聯合會的兄弟姐妹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上。他操著一口粗重的德州男中音,簡短的發言與政客和投資家的字正腔圓相比實在有點新鮮。他指出,在這種情況下,私募股權基金是勞工的友人。幾十臺照相機對準演講和剪綵一片快門聲之後,比維斯和我閃到一邊聊起天來。我問他要不要坐下休息,他說喜歡站著的感覺。他看了看四周,稍微鬆了口氣,從口袋裡的哥本哈根(Copenhagen)圓罐裡抽出一支煙,就私募股權投資打開了話匣子。
交流中,他多次提到了詹姆斯的發言——大型石油企業在那一週內關閉了三家煉油廠,就發生在PBF重啟煉油廠前的幾天。能夠讓工會成員重返工作崗位是他目前最為關心的話題。「在別人缺乏資金的時候,他們提供了資金。我們擔心的是長期就業,是他們提供了就業機會,」他指著不遠處還在忙忙碌碌的工人說道:「這對工人們意味著養家糊口的飯碗。」
私募股權業正在樹立全新的公眾形象,要知道這件事情本來是資本巨頭們連想都不敢想的。長久以來,私募股權基金行事極為低調,只有在公開上市後才暴露了行跡。它們樂於讓外界轉述自己的故事,甚至放棄了反駁的權利,任憑自己被扣上「就業毀滅者」這頂帽子。詹姆斯是黑石集團在2007年完成IPO的首席功臣,幫助整個行業登上了新的臺階,也讓黑石集團從私募股權基金中迅速脫穎而出。曾經潛流暗湧的資金流,終於在紐交所和那斯達克舞臺上驗明正身。業內重量級選手的運作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大型PE基金一直在證交所門前徘徊:面對上市與否的問題,要如何去定位企業文化、上市動機以及創始人的個性呢?最佳上市時機是什麼時候?上市意味著接受公眾的監督、更嚴格的審查以及標準化的程序。誠然,這也增加了PE基金的「永久資本」——資產負債表上的權益資本,而不是有時間限制、來自投資者的認繳資本。
在併購活動中,已上市的PE基金還可以採用股權置換等多種投資方式,而不再局限於現金支付。此外,選擇上市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給予創始人以及高級管理層從親手創建的企業中獲得回報的機會,黑石集團的彼得森以及凱雷集團的魯賓斯坦均曾公開承認過這點。另外,透過現金退出也可以幫助創始人將管理權順利的過渡給下一代接班人。
有一些投資機構也在保留私有化的基礎上成功的完成了接班人過渡。例如,歷史最悠久的PE基金之一的華平投資集團,其創始人在2000年就已經將管理鑰匙交給後起之秀。查理斯.凱(Charles Kaye)和約瑟夫.蘭迪(Joseph Landy)在當年承擔起了萊昂內爾.平卡斯(Lionel Pincus)和約翰.沃格爾斯坦(John Vogelstein)的職責。華平投資繼續專注於私募股權投資業務,並建立了一支全球基金,目前管理的資產總額約為300億美元。
貝恩資本也選擇了堅持私有化路線,即使創始人兼執行長決定不再留任,轉而在政府部門開始政治生涯。1999年,羅姆尼離開了親手創立的貝恩資本,擔任鹽湖城冬奧會主席。在離職協議中,他將自己的股份賣給了其他合夥人,以避免出售給外部投資者或公開發售。做為回報,羅姆尼將繼續享有貝恩資本的經營收益。與由一、兩位創始人緊緊把持的競爭對手不同,貝恩資本採取了律師事務所和諮詢公司的營運模式。貝恩資本的九人委員會是首要決策機構。投資審批程序也由多位成員共同參與完成。「我們更重視團隊效應,而不是突出單兵作戰。這樣的組織結構更持久穩固。」馬克.楠納利說。
分散的所有權讓貝恩資本得以保持私有制。但是在羅姆尼離開後,投資業務顯著增長。與其退休時的40億美元相較,貝恩資本目前在全球管理的資產價值超過600億美元。另外,貝恩資本發展了更多新興業務。貝恩重視鍛煉內部人才,給予其晉升機會,而不是挖競爭對手的牆角。
在黑石集團,施瓦茨曼和詹姆斯打造了一家與眾不同的PE基金,上市不僅是創始人的轉型之作,也帶給黑石集團更多的現金,以加速業務拓展。雖然黑石集團走向IPO是勢在必行之舉,但直到2007年才最終實現。當開始向公眾發行股票的時候,已經是2007年年中了,施瓦茨曼知道他必須加快速度。
這一年真是熱鬧無比。除了生日聚會外,施瓦茨曼不僅登上了《財富》雜誌的封面(「屬於華爾街男人的巔峰時刻」),還順利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槓桿併購(美國最大的房地產上市公司Equity Office Properties)。3月,黑石集團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成為舉世矚目的私募股權基金。雖然這並不是首次私募股間金上市,經營私募股權、對沖基金以及房地產投資業務的Fortress投資集團已經在當年2月完成上市。
但是,黑石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的S-1則是完全另一回事。這是公眾投資者——當然也包括華爾街的好事者、好奇的商學院學生——首次有機會對充滿神祕色彩的併購基金一窺究竟。更何況,他們還可以查到施瓦茨曼和黑石集團高層的實際身家。包括我在內的財經記者,緊緊跟蹤著黑石上市的每一步,企圖從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每一份補充檔案中找尋蛛絲馬跡。
6月的某個星期一清晨,黑石集團遞交了有關所有權和薪酬結構的詳細資料。在過去的一年,施瓦茨曼從黑石集團分得3.983億美元。號稱世界上最賺錢的投資銀行——高盛集團的全球董事長兼執行長勞爾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的5,400萬美元年薪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我們還了解到,按照預期的IPO價格,施瓦茨曼所持黑石集團的股權價值將達到80億美元。根據計畫,80歲的彼得.彼得森將兌現絕大部分的股份,並以此成立一個基金會。施瓦茨曼預計將繼續持有手裡大部分的股票,以24%的股份來維持控股權,但出售的部分總價值近6.84億美元。有關薪酬的故事還在繼續著,成為了彭博新聞一週內最熱門的話題。
然而,雖然由高盛和花旗組織的IPO承銷團隊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說明會,槓桿併購市場還是表現出了收緊的跡象,美國次級抵押貸款發生了創紀錄的違約事件,波及整個信貸市場,導致投行開始擔心能否如期完成融資。6月21日,黑石集團以每股31美元的價格募集了1.33億股,比預期理想。投行向市場配售了更多的股份,以滿足更大量的需求。第二日開盤以後,股票上漲至每股38美元,並以35.06美元收盤,成為黑石集團股票價格的最高紀錄。接下來的五年時間裡,黑石的股價從未再接近過這個數值,有一次甚至跌破了每股5美元。
如果當時他們再耐著性子等幾天,很可能就不會選擇上市了,甚至在往後的幾年裡都不會。KKR就是這種情況。KKR在7月3日晚遞交了S-1,然後就結束了美國上市之旅,直到三年後與歐洲基金完成複雜的合併程序後,才曲折上市。凱雷集團則把自己的IPO夢想實實在在的壓在箱底整整五年。
股票市場繼續看空私募股權業的未來,黑石集團的股價好像石沉大海,再也抬不起頭。施瓦茨曼和詹姆斯四處鼓吹黑石集團可以依靠不斷增長的對沖基金及房地產基金業務,從觸礁的槓桿併購交易中復甦;不過悲觀的投資情緒還是揮之不去。黑石集團也在繼續探索私募基金的出路。
從踏上IPO征途以來,私募股權業的一舉一動總是伴隨著各種的爭議,就好像公開上市與私募基金,從字面上看就自相矛盾一樣。總會有人不惜花費大量時間向董事會和高層們曉以利害,認為股票市場有著天生的缺陷,不能理解他們的上市訴求,片面的否定他們。這些人拉長聲音表示,保持私有制,你可以隨心所欲;選擇了IPO,就休想在公眾監督下悠哉游哉。
有關輿論對上市的看法,投資經理人們都是打從心裡認可的,且他們與華爾街分析師對私募基金的估值也存在爭論。另一點讓大眾不甚滿意的,是私募基金的兩類投資者間存在著利益衝突,即以養老保險基金及捐贈基金為代表的有限合夥人,和在公開市場購買股票的公眾投資者。雙方間的利益衝突是真實存在、或說可以感知到的。
這樣的衝突是明明白白的。有限合夥人仰賴PE投資經理人為其管理資產,並在一定期限內收回本金和合理的利潤。當然,這是有條件的。PE投資經理人唯一感受到的壓力,就是要為LP提供最好的回報。歸根結柢,只有投資專案賺到了錢,PE投資經理人才能獲得績效獎金;只有將專案收益分配給LP後,剩下的績效獎金部分才能落到自己囊中。
但是,突然之間,PE投資經理人卻成為了上市公司的一員。需要為股東尋求穩定的回報,或者至少是一些收益。股票的價值部分程度上取決於公司的盈利能力。對私募基金而言,最直接的賺錢方式就是出售所持資產。為了讓股東們滿意,PE投資經理人要尋找合適的出售機會,這種隱而未現的壓力不也隨之而來了嗎?順便提一句,PE投資經理人也是自家基金的股票持有者,對於刺激股票價格的需求,他們真的能夠穩如泰山嗎?
目前,對已上市的私募基金來說,經常在背後說三道四的有限合夥人們並沒有表現出減少投資的想法。雖然那些私募基金已經向公眾發表宣告,稱各利益方的目的是一致的,股票投資者也會分享投資經理人努力追求的收益回報。但是,黑石集團在招股說明書中寫道,如果出現問題,他們會把有限合夥人的權益放在公眾投資者之上。
不過,對於無法持續連貫的評估私募基金真實價值的事實,公眾投資者似乎已欣然接受。這個問題是內生因素導致的,可以直接追溯到私募基金的投資原則。私募基金對企業進行投資,獲得了其所有權。私募基金經理對這些企業的付出與企業業績緊密相關,因此,私募基金不受制於公眾股東。從理論上來講,這對私募基金經理和他們的有限合夥人來說是好消息,有限合夥人支付了巨額費用,仰賴基金經理能夠確定最佳的購買和出售時機。
私募股權基金的公眾股東們對於企業何時出售、交易費用收取、績效獎金等諸多細節的衡量基本上無能為力。股票的估值是對公司的未來預期。股票投資者把賭注押在或長、短期的企業價值增長上,等股票上漲後賣出獲利。或者,即使股票價值不會大幅上升,他們也會投資於股息豐厚且穩定的股票。考慮到這一點,投資者和分析師會根據市盈率對股票進行估值。而對上市的私募股權基金進行估值的最大問題是:未來的收益究竟由什麼構成?投資者何時能夠看到相關證據?
黑石集團曾經是唯一一家公開上市的大型私募股權基金,現在,私募股權行業有了掛牌紐交所的阿波羅和KKR,以及掛牌那斯達克的凱雷集團。市場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幫助私募股權行業提升在公眾投資者眼中的地位,在理論上甚至可以拉抬一些私募基金、或整個私募股權行業的股票價格。私募基金正在以更透明的方式出現在公眾投資者面前。但還有一項障礙,或者至少是阻礙了股票分析師和投資者更準確的了解它們的業務。黑石集團和其他私募基金依賴一個複雜的經濟指標——純收益(Economic Net Income, ENI)來衡量投資收益,這意味著雖然能更精確的反映業務收入,但是沒有考慮到上市過程中包含的部分成本。加之私募基金行業各家企業的價值總是在瘋狂的擺來擺盪去,這使投資者更加困惑。
共同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的普遍反應居然是——草率的決定不購買私募股權基金的股票,儘管多數研究分析師發布了「買入」的投資建議。另外,股權不夠分散也體現在相對較低的成交量上。在2011年年底,黑石集團股票的日平均成交量約為44萬股,難兄難弟KKR則僅有其一半的交易量。相比之下,同一時期的高盛集團的日平均成交量約為86萬股。
此外,由於私募股權基金的股權不夠分散,導致其價格波動亦非常激烈。一位或者幾位股東的買賣決定,例如,搶購股票以哄抬市價,或者大量拋售以做空價格,都可以使市場產生較大幅度的價格上漲或者下跌。黑石集團的股票尤為如此,該集團股票的這種情況被戲稱為「史蒂芬效應」(Steve effect;編按:指黑石股價會隨史蒂芬.施瓦茨曼的發言波動)。
黑石集團通常在上午8:30左右進行資訊披露,並在一個小時後舉行公開的答記者問,接下來是投資者和分析師的答疑時間,這將在上午11點透過其官方網站向公眾開放並傳播。季度收益的複雜性,常常讓投資者在資訊披露和電話會議之間的幾個小時裡陷入困惑。史蒂芬.施瓦茨曼拋出的幾個應景的詞彙就能使股票止跌反彈。總之,在公眾的印象中,股票價格成了施瓦茨曼在公開市場的心情指示燈。
2011年10月一個清晨,黑石集團公布的財務資料顯示,該季度虧損為每股12美分,遠遠沒有達到華爾街對其每股盈利1美分的普遍預期。這將觸發黑石集團被迫對其旗下公司計提減值準備的事實,儘管有理由認為這些公司很可能在隨後的季度中重拾盈利。黑石集團的股價因此下跌了超過3%。
此時,施瓦茨曼的評論使股價止跌回升。在股市收盤之際,股價扭轉了虧損局面,漲幅超過3%。按照施瓦茨曼的說法,儘管經濟陷入頹勢,黑石集團的房地產業務部門卻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時期,黑石集團在本季度為其每一筆業務注入了大量資金。當日,「史蒂芬效應」產生了6%的效益。
私募股權投資正面臨著行業內最重要和最緊迫的問題。普遍的觀點,是有一部分私募股權基金因為槓桿收購而聲名遠揚——黑石集團、KKR、凱雷集團、貝恩資本、阿波羅以及TPG是最常被提及的幾個名字。這些投資機構應該與單一的私募股權基金分開來看待,因為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雖然大型私募股權基金很不喜歡被投資者描述為「正在減少私募股權業務、擴大非併購業務」;但是它們拓展另類資產類別的意圖是無可否認的。
黑石集團自上市以來管理的資產規模增長超過了一倍,達到了1,90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來自膨脹的信貸基金和對沖基金,只有少數新基金投資在私募股權和房地產方向。凱雷集團和黑石集團專門設立了資產管理部門(Assets Under Management, AUM)。2011年,凱雷集團買了母基金AlpInvest的大部分股權,使得旗下管理的總資產規模達到了1,590億美元,僅次於黑石集團。
這也使得這兩家公司在資產總規模方面將其他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後,排名第三的KKR管理著約620億美元的資產。這也使得黑石集團和凱雷集團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這在討論中經常出現。凱雷集團的一位高層告訴我,雙方的關係等同於杜克大學校隊和北卡羅萊納大學校隊或者美國職棒的紐約洋基隊(New York Yankees)和波士頓紅襪隊(Boston Red Sox)之間的偉大較量。
在凱雷集團上市後,誰將最終贏得股東的青睞變得容易判斷。最近雙方在管理資產規模方面投注了許多心力,包括了在私募股權以外的多元化業務增長,施瓦茨曼還特意提出了成為現代金融服務巨頭的偉大遠景。這些舉措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股票價格,而它們也將更加依賴社會公眾股東來決定企業價值。投資者們無法對附帶收益進行合理估值,儘管在理論上,這是公眾股東利潤的主要來源。母基金的管理費用則更容易預測,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公眾投資者。
公眾投資者變得越來越重要,他們的支持是大型私募股權基金進化成新一代資本巨頭的必要條件。目前的私募股權基金仍然主要依賴有限合夥人,養老保險基金和捐贈基金是私募股權業的基石。最終,即使創始人開始考慮退休生活,他們還是在路上奔跑,鞏固現有的合作關係,並不斷尋求新的合作夥伴。這就是私募股權業務的核心,在幾十年前發起的時候就是如此。
施瓦茨曼就是活生生的例證。他很少出現在總部的辦公室,但是他從來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在主觀上他亦不想這樣。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我在情人節當天來到他的辦公室,這天也是他的生日。我坐在臨近他辦公室的一間小屋子裡。不久,從巴黎傳來清晰的影像,施瓦茨曼出現在螢幕上。
他正在系列旅途當中,目的地包括中東、歐洲和亞洲等地,終點站是回到美國參加執行長聯合商務理事會。前一天,他在倫敦出席會議,以確保歐洲的員工能夠與美國和其他地區的員工保持行動一致。這是屬於活動家施瓦茨曼的榮耀和逍遙,在合縱連橫的多地巡迴演講中,他始終透過網路與他人保持聯繫。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裡,我們總共有好幾次長達20分鐘的溝通,施瓦茨曼利用中間的休息時光與其他人進行電話會議。雖然他大多時候迴避用電子郵件交流,但他喜歡使用電話,只要電話聲一響,他從來不會抗拒。
施瓦茨曼充滿激情的介紹,他正在努力使自己變得不重要。「即使我死了,也不會發生任何改變,」他說道:「我無關緊要。我已經完成了該做的事情。」
但在僅僅幾分鐘後,他就開始自相矛盾了。他興奮的描述著前日在倫敦舉行的會議詳情,他向183名員工(他知道確切的人數)進行演講,其中大部分是兩年內加入的。「我走上臺前,然後說道:『這是我們信仰並奉行的。我不在乎你們曾經聽說了什麼。眼下才是康莊大道。』這才是當務之急,就好像汽車隔一段時間就需要保養一下。」
擁有幾十個家喻戶曉的企業,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他回想了一下告訴我,這從根本上改變了黑石集團內部成員如何思考手邊的工作,甚至包括他自己。他說:「當你擁有了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酒店時,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施瓦茨曼可能正在加緊培養接班人,但這個過程是漫長且不平靜的,和大部分競爭對手所面對的情況類似。他已經將公司牢牢的掌控於手中,由他帶領著黑石集團前進。這意味著時時刻刻為最大的客戶著想、保持競爭領先優勢以及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公園大道以外。幾十億的資金不會自動自發的募集完成。
施瓦茨曼總是全神貫注,對消逝的時間渾然不覺。當他完成一項任務後,就會立刻全心全意轉向下一個目標,毫無留戀。這一天結束的時候,他終於意識到妻子還在等著為他慶祝生日。晚飯過後返回紐約的路上,還有好幾通電話等著他,總部的同事在一天的末了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向他彙報。當這一切終於完結,亞洲的清晨又被喚醒。他很快站起身來,留下的只有一張空椅子。
離開黑石集團辦公室後,我來到了公園大道。凱雷集團的大衛.魯賓斯坦可能在不遠處,向未來的股票持有者介紹即將上市的凱雷集團以及未來的增長計畫。KKR的克拉維斯則剛剛結束了中東和亞洲之旅,正在預備向股東們介紹凱普斯通的諮詢業務,以及對啤酒製造商東方啤酒和膠囊製造商Capsugel 的併購計畫。TPG的庫爾特正在修改曾於斯科茨代爾(Scottsdale)發表的演講,為了配合在柏林召開的私募股權業年度投資會議有關工會的話題。
他們都瞄準公司或行業的目標,在各自的道路上奔波勞碌,無暇他顧別人的戰略。新的一年,投資者在業績上的更大壓力,自己定下的宏偉目標,越來越龐大的組織結構,疊加在一起,實在是重擔累累。為了繼續擴張的資本帝國,他們要不停的募集資金,不停的購買企業,永不止息。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私募帝國:彭博社記者解密!一窺掌控全球金融命脈的投資巨頭真實面貌》,樂金文化出版
作者:傑森.凱利(Jason Kelly)
譯者:唐京燕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卻有不用自掏腰包的投資?
是騙局?抑或富人專屬的金錢遊戲?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金融勢力,資深記者獨家揭露祕密真相
「私募股權基金」一詞,對你來說或許相當陌生。
他們付出極少的初始資金,藉由募資、財務槓桿,
卻能夠恣意的在全球各地發起巨額的併購和投資。
像是達美樂、漢堡王、玩具反斗城、希爾頓飯店,
你耳熟能詳的企業,都曾被這神祕集團暗中操縱。
私募股權基金巨頭掌握了全球的金融命脈。
有人讚他們是天使;也有人咒他們是禿鷹。
他們的觸角遍及世界、影響範圍無所不包。
究竟是場騙局?還是專屬富人的金錢遊戲?
就在你我未曾注意到的陰暗角落,一股龐大的力量已然悄悄成形,攫取全球金融命脈。
讓專業的財經記者,帶你一探這個低調、不為人所知,但坐擁巨富的金融帝國……
悄然滋長、不為人知的金融帝國
凱雷集團(The Carlyle Group)、科爾伯格-克拉維斯集團(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簡稱KKR集團)、貝恩資本(Bain Capital)、德州太平洋集團(Texas Pacific Group, 簡稱TPG集團)、黑石集團(The Blackstone Group)……,這些名字想必對你來說很陌生,但它們都是全球頂尖的私募股權基金,這些神祕的集團,擁有無數的財富與龐大的金融勢力。
玩具反斗城、漢堡王、希爾頓酒店、Dunkin’ Donuts……,這些企業你一定耳熟能詳,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正在,或曾經為私募股權基金所掌控,並介入它們的經營管理。
私募基金所擁有的公司,曾貢獻了接近美國GDP總額的十分之一;每二十名美國的勞工中,就有一人在與私募基金相關的企業中工作,由此可見私募基金產業規模之龐大、影響之廣泛。相對於如此巨大的影響力與財力,它長期保持低調,默默的在黑暗的角落滋長,最終一躍而上,主宰了世界經濟的舞臺,攫取了全球金融的命脈。本書獨家帶領讀者進入該產業的重重帷幕,深入了解這個龐大卻不為人所知的金融帝國。
本書作者傑森.凱利(Jason Kelly)為《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資深記者,長年追蹤私募股權產業動態,親身深入產業內幕,也曾實際接觸、訪問過產業中各集團的創始者與領導人物。他帶來詳實的第一手觀察,為這個實際掌控著全球金融的神祕產業,譜下波瀾壯闊的長篇史詩。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
- 就業機會
- IPO
- 煉油廠
- 彭博商業周刊
- 金錢遊戲
- 貝恩資本
- 私募股權基金
- 公開募股
- 黑石集團
- 私募帝國
- 彭博社記者
- Jason Kelly
- The New Tycoons
- 凱雷集團
- KKR集團
- TPG集團
- Private Equity Fund
- 史蒂芬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