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輝老師在《獨立評論@天下》的一篇持平而論的文章〈台灣正在失去未來?〉和演講,被台灣唯恐天下不亂的媒體斷章取義報導成批評「台灣企業CEO都在吃軟飯」,於是寫了這篇〈關於今天「CEO吃軟飯」的新聞〉。對於彭老師的文章,引來兩極化的看法,不在代工產業的朋友大都表示有一定的道理,在代工產業上班的朋友就一面倒罵聲連連。

很可惜的,批評彭老師的朋友,真懷疑他們讀過文章沒有?因為大部分回應,就連台積電的也一樣,歸納起來,扣掉那些找不到道理就先扣「蛋頭學者」、「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不外就兩個說法(有看到精闢見解的請告知我們,謝謝),那就是不懂半導體產業就不要亂批評,另一個是台積電在世界上有多強大等等。

不過這兩點都說不過去,姑且不提像是影評需不需要先下海拍電影,因為彭老師主張台灣不應只有代工,而代工產業不需要聘用大量的頂尖大學碩博士,所以本來就是站在台灣總體發展的角度,和懂不懂半導體產業無關;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台積電在代工產業有多強大也不是重點,因為他不是批評台積電的本業做得不好,而是不該用這麼多資源只是在做代工。

簡單來說,彭老師批評台灣大企業只會做代工,台灣企業回應說他們代工世界第一,這不是令人@#$%&嗎?

台灣還需不需要代工,是個偽命題。台灣該問的,是台灣人想要怎麼樣的經濟發展?台灣耗費了很大的資源廣設大學,鼓勵大學生繼續研讀碩博士,大聲疾呼要創新和產業升級後,實際上仍在做的卻是另一回事。

我有不少朋友的新創公司需要有創意和能力的人才,結果一堆應徵上的人一旦上了台積或聯電就去後者,即使他們肯定過去能發揮的才能更有限、工作更乏味。台灣人確實可以歌頌台積電的功德,如果都滿足台灣現在的發展的話,就說以台灣的實力,經濟發展到如此就差不多可以了,成功進入人均GDP兩萬美元國家就夠了,大家都自滿不要再求進步,韓國遠遠超過就讓他們遠遠超過,就停滯在這樣的地步,錢剛好夠用就好,那麼台灣有台積電當經濟龍頭就好了!

很多人喜歡嗆韓國國家扶持企業來為台灣大企業開脫,但台灣高科技大企業難道沒有拿到水電補貼和稅務優惠嗎?沒有大量聘用國立大學的碩博士生嗎?台灣政府沒用大量資源在矽導計畫兩兆雙星嗎?別把台灣高科技大企業講得好像是完全自立自強一樣,如果沒了水電補貼和稅務優惠,高科技產業仍不出走,那才真的叫做根留台灣,真正有世界一流競爭力。

韓國人均GDP是台灣約1.24倍(以IMF 2014年的資料,韓國US$28,101,台灣US$22,598),可是他們相同能力的科研人才的薪資和科研經費是台灣好幾倍。韓國企業投入研發的資金遠高於台灣,即使遇到不景氣,韓國企業也不輕易刪減研發經費,人家是努力打拚出來的,不是僅喝政府奶水長大的。

要有經濟上的躍升就要有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不要有創造性破壞就不要奢望經濟上的躍升,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經濟學的硬道理。只想要代工不要產業升級,就不要再奢望633,是在發什麼魚與熊掌都可兼得的春秋大夢啊?

因此,問題的關鍵不在台積電過去有多績優,也不是台灣要不要只代工就好,是在台灣要有怎麼樣的經濟,如果台灣人可以接受未來2、30年薪資繼續凍漲,GDP維持小幅成長甚至只要不衰退就好,那麼台灣當然可以繼續代工賺取微薄的利潤就好,然後敢大聲嗆想要創新的人才,請他們滾到美國、中國、東南亞去,說台灣不歡迎他們吧。

這不是個想像的狀況,是台灣現在正在發生的狀況,因為台灣薪資凍漲已久,未來繼續凍漲的可能性很高,人才也不斷流失到美國、中國、東南亞……如果不做任何改變,未來還看不到逆轉的機會。

全文獲授權轉載,文章來源:The Sky of Gene

Photo Credit:Milkmom0529 CC BY SA 3.0
責任編輯:鄭少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