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iPhone 15 Pro亮相,台積電、大立光、鴻海成贏家

(中央社)蘋果13日推iPhone 15系列新機,法人指出,高階版Pro系列A17 Pro晶片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大立光是高階版鏡頭鏡片主要供應商,鴻海工業富聯是鈦金屬中框主供商,鴻海仍是高階版組裝代工主要受惠者。

蘋果(Apple)iPhone 15系列4款新機13日凌晨亮相,規格升級大部分符合市場預期,其中iPhone 15系列全面導入支援互動顯示的動態島(Dynamic Island)功能以及USB-C連接埠,此外高階版iPhone 15 Pro和Pro Max採用蘋果設計、台積電3奈米先進製程代工的A17 Pro晶片,並採用航太等級鈦金屬中框設計,取代以往不鏽鋼材質。

至於頂級版iPhone 15 Pro Max是否具備更高倍數光學變焦的潛望鏡頭設計,外媒看法不一,有外媒提到iPhone 15 Pro Max具備獨家配備支持高達6倍光學變焦的潛望鏡頭,但也有媒體指出,儘管iPhone 15 Pro Max具備120公釐5倍光學變焦、望遠相機擁有4連反射稜鏡設計,但應該不是外傳的潛望鏡頭設計。

觀察規格升級及相關供應鏈,美系外資法人13日報告分析,台灣大立光是高階版iPhone 15 Pro系列鏡頭鏡片主要供應商,中國舜宇光學也切入相關供應鏈。韓國媒體先前預期,日本索尼(Sony)主供影像感測元件,韓國LG Innotek主供鏡頭模組。

在鈦金屬中框,美系法人評估,鴻海旗下工業富聯是主要供應商,在USB-C連接埠和傳輸線,中國立訊精密及鴻海旗下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是主要供應者。

在新機組裝代工供應鏈,包括韓媒和歐系外資法人評估,iPhone 15主要代工廠為鴻海和立訊精密,iPhone 15 Plus組裝廠為立訊精密與和碩,高階iPhone 15 Pro代工廠為鴻海與和碩,頂級版iPhone 15 Pro Max主要組裝廠為鴻海及立訊精密。

在比例分配上,韓媒與歐系外資法人評估,鴻海在iPhone 15整體組裝代工比重約58%至60%,立訊精密占比約28%至30%,和碩占比約13%。

觀察高階機種比重,韓媒與歐系外資評估,包括iPhone 15 Pro和Pro Max系列比重約63%至65%,其中頂級版iPhone 15 Pro Max比重可升至35%,iPhone 15和15 Plus合計占比約35%。

AI默默發功,蘋果新品基本功能提升幕後功臣

(中央社)其他企業試圖透過人工智慧(AI)進行重大變革,蘋果(Apple)則是利用這個新興技術來改善最新配件的基本功能。

《路透社》報導,在沒有使用「人工智慧」這幾個字來形容這項新興技術下,蘋果剛曝光的iPhone產品線和一款智慧型手錶有著經過改良的半導體設計來驅動全新AI功能,而這些功能大多是用來改善基本功能,諸如接聽電話和拍出更好的影像等。

6月的開發者大會同樣沒提到AI,但數月來這項技術已悄悄在幕後重塑蘋果幾項核心軟體商品。

相較之下,微軟(Microsoft)和Alphabet的谷歌(Google)各自在AI方面設下目標規模則較遠大。業界領袖已出面警告,若毫無管束地開發諸如生成式AI等新工具,恐會帶來潛在危害。

蘋果全新Series 9 Apple Watch配備的晶片,數據處理能力更上一層樓,特別是添加了4核心「神經網路引擎」,讓處理機器學習任務的速度提升,最高可達兩倍。蘋果將晶片內加速AI功能的積木式設計稱之為神經網路引擎。

這款Apple Watch的AI組件讓語音助理Siri準確度提升25%。

納入機器學習晶片零件,同時讓蘋果得以推出一個全新的人機互動方式:戴上智慧錶那隻手的雙指互點兩下,就有「連按兩下」效果,可以用來接聽或掛斷電話、暫停播放音樂,或接收天氣等資訊等。

這個構想是讓民眾一隻手拿著咖啡杯或牽狗繩時,戴錶的那一隻手仍能透過「手指互點兩下」的手勢控制Apple Watch。這項功能之所以行得通,是因為新的晶片和機器學習有辦法偵測到細微動作,以及使用者兩指互碰時血流產生的變化。

蘋果同時大秀iPhone產品線升級的影像捕捉功能。這家企業長久以來提供的「人像」模式,都是透過運算來模擬大型相機鏡頭的「景深」背景模糊效果。然而,使用者必須自己記得開啟這項功能。如今,手機相機將自動辨識出畫面是否有人物,並收集之後模糊背景時所需的資料。

蘋果絕對不是唯一將AI加入硬體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例如,Google的Pixel手機即已允許使用者移除照片中的「路人甲」或雜物。

圖為iPhone 15 Pro Max。(圖取自蘋果網頁apple.com)
圖為iPhone 15 Pro Max。(圖取自蘋果網頁apple.com)

iPhone 15預約增逾7成,電信高層:Pro Max供不應求

(中央社)蘋果13日發表iPhone 15系列,遠傳表示,預約量已較去年同期成長逾7成;台灣大商務長林東閔預估,第一波到貨量可能無法滿足首批果粉需求,且升級相當有感的15 Pro max尤其會供不應求。

蘋果(Apple)推出iPhone 15 系列4款新機,全系列機款均加入「動態島」、改為USB-C充電接頭,另外,相機鏡頭有感升級,高階機種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更搭載3奈米製程A17晶片,大幅提升效能。

遠傳電信13日上午11時開放iPhone 15系列新機預約登記,截至目前為止,預約量已較去年同一時間成長超過7成,最多人有興趣的機型,則是規格最高的iPhone 15 Pro Max,iPhone 15 Pro第2、iPhone 15第3,與去年相似;容量則以256GB最受歡迎,獲得過半數的預約民眾青睞。

根據遠傳預約登記資料統計,喜好度最高為原色鈦金屬,藍色鈦金屬第二;iPhone 15則以粉紅色最受青睞。

台灣大商務長林東閔13日受訪時表示,iPhone 15系列第一波到貨量可能無法滿足首批果粉需求,「15 Pro max尤其會供不應求」,也看好15系列標準版的買氣會比去年好,整體銷量預估提升至少一成。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大家認為iPhone 15今年沒有「潛望式鏡頭」有點可惜,但從技術觀點來看,「四重反射稜鏡」技術邏輯類似,且5倍光學變焦成像犀利。其中,鈦金屬不只是好看,散熱能力也變強,因應3奈米製程A17 Pro晶片,續航力也沒降;產品上iPhone 15 Pro Max產品突破上比前一代更有感。

至於大環境通膨,是否影響iPhone買氣,林東閔認為,升息後民眾可支配所得下降,疫後旅遊預算又有排擠效應,對空機市場買氣可能確實會有衝擊,但電信商推出的資費方案,有補貼也形同分期,相對受消費市場青睞,也帶動台灣大近年行動服務營收持續創新高。

林東閔表示,由於看好今年iPhone新機銷售會增加至少一成,電信整體補貼金額也會比去年高,且會有效帶動平均每戶貢獻金額(ARPU)。

蘋果發表iPhone 15遭微博降熱搜

(中央社)蘋果13日凌晨發表iPhone 15系列手機,與往年相同的是,在中國引發網友高度關注,微博閱讀量突破24億次;但與往年不同的是,中國社群新浪微博立刻把「蘋果發布會」話題移出熱搜榜。

這是繼中國公務機關與國營企業擴大限制使用iPhone手機,又一個不利蘋果的明顯訊號。

X平台網紅「李老師不是你老師」13日發文指出,有中國網友發現,蘋果發表會後,微博熱搜被立即撤下,這是往年沒有過的事情。因為往年無論發布的內容如何,蘋果新產品的討論熱潮都會持續很久,而今年不僅發表會結束之後熱搜就沒了,還曾短暫上過華為發布會的熱搜,這似乎也預示了蘋果接下來在中國的處境。

中國多名微博大V13日也發文提到,微博熱搜榜前50名都沒有蘋果發表會的訊息,確實有點詭異。

微博App顯示,「蘋果發布會」迄今累計閱讀量多達24.7億次,是微博13日閱讀量最高的話題,但在熱搜榜最高位置僅排到第4,明顯是被移出熱搜榜。

截至今晚7時,微博熱搜前50名都沒有蘋果發表會與iPhone 15相關話題。反而是法國輻射監管機構13日以電磁波過強為由,要求蘋果停售iPhone 12的相關話題,名列榜上。

中國網友13日在微博相關話題議論蘋果發表會被降熱搜,多認為這肯定有「人為壓制」,估計微博收到上面「指導」。

有網友解讀,「除了蘋果的產業鏈,他們什麼都不想要,就跟特斯拉一樣」;還有網友意有所指稱,蘋果、特斯拉的供應鏈會慢慢搬出中國,又有很多人會丟工作,但是「老爺」不在乎。

但也有網友強調微博壓熱搜不算什麼,「別人直接制裁你,差十萬八千里呢」。

被美國制裁無法取得5G晶片的華為,近期低調開賣Mate 60系列手機,經實測具備5G速率後,已躍為中國消費者的新貴,推出即被搶購一空。多個市場專業機構因此調降iPhone 15系列手機的銷量預測。

800x727_wmkn_496255034108_0
中國華為8月29日推出Mate 60系列手機,引發外界對中國手機晶片是否突破美國科技封鎖的猜測。(圖取自華為網頁consumer.huawei.com)

中國經濟復甦寒風,難掀手機換機熱潮

(中央社)華為、蘋果相繼推出新品,市場對於在中國能否掀起換機熱潮不看好。機構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換機週期長達43個月,原因包括經濟復甦欠佳、手機缺乏創新等,難勾起換機動機。

華為在未舉辦新品發表會情況下推出華為Mate 60 Pro系列,後又上架MateX5,帶出一波搶購話題;蘋果於13日凌晨發表iPhone 15系列,再掀討論熱度。新品相互競爭消費者青睞,彼此也必須面對「沒有換機慾望」的中國消費者。

《每日經濟新聞》13日報導,科技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數據資料顯示,2023年第2季,全球智慧型手機銷量年減8%、季減5%,這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連續8季處於下滑態勢。去年12月,Counterpoint對外指出,中國2022年手機換機週期長達43個月,達到歷史新高週期。

報導指出,過去幾年手機消費處於黃金期,中國消費者平均1年多換一次手機;手機銷量大降趨勢約從5、6年前開始,從「1年一換」轉為「3年不換」。2022年中國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年減22.6%,5G手機出貨量也表現乏力,年減19.6%。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2023年第2季中國手機市場銷量報告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貨量約6570萬台,年減2.1%;上半年出貨量約1.3億台,年減7.4%;IDC去年底預測,中國智慧型手機換機週期將增加到34個月。

Counterpoint最新預測指出,包括中國在內,各地區面臨宏觀經濟問題,智慧型手機換機週期加長將創紀錄。

報導引述真我(Realme)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徐起今年初發言指出,整體中低階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將更加謹慎,下半年銷售量表現取決於整體趨勢走向,經濟恢復狀況、新品牌回歸等都是不確定性因素,整個行業狀況跟去年相比不會有特別大差異,不過競爭會更激烈。

日本索尼(Sony)財務部門高級總經理Sadahiko Hayakawa日前在電話會議上對分析師表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復甦速度較預期來得慢,美國市場情況也在惡化。原本預計智慧型手機市場將從今年會計年度下半年開始復甦,現在則預計至少要到明年才能實現。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羅元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