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對「廚餘處理」的不重視,其實是源於他生命經驗較少接觸到的部分,但柯卻不尊重「她者」的生命經驗、關懷和專業能力,並進一步影響將其排除於「決策過程」,錯失「廚餘」和「廢食用油」發電和促進地方創生的效益,這才是問題核心。
近日,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召開「淨零碳排」記者會表示:「有一次環保局說他要蓋一個,那個廚餘處理廠。我說多少錢,他說10億,我跟他講說我吃飯從來都沒有什麼廚餘,後來這個計劃就被我打掉了。」遭受民進黨籍立委洪申翰批判不尊重專業,並以「惜食」跟「節省」模糊焦點,最終做出錯誤決策。
曾任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助理的政治工作者周軒也發文指出,若沒有建立廚餘處理廠,將廚餘送往焚化爐燃燒,將會因含水量較高燃燒不完全,進而產生出有毒物質戴奧辛造成空氣污染,或是因掩埋而造成水污染問題。
然而,讓人感到惋惜的是,這件事很快就在媒體上、在大眾視野中被模糊焦點。首先是因為民進黨發言人林楚茵召開記者會,稱柯文哲「台北晉惠帝再現」,無視果皮、骨頭是無法食用、需要另外處理的。後來許多人,尤其是民進黨和泛綠陣營支持者,也嘲諷柯文哲是「媽寶」。
先不提這類型的嘲諷是否準確,這並不該是政策批判者的核心關懷,也正是因為這類嘲諷和羞辱詞彙的大量湧出,使得柯文哲的異性配偶陳佩琪為柯抱屈,稱選舉到就出現「新文字獄」。
問題不在「口誤」,而是「意識形態」和「決策過程」
或許有許多人會感到疑惑,就像是陳珮琪一樣,柯文哲這次的發言充其量只是「口誤」而已,也不像之前一樣帶有「歧視」之嫌。退一步來說,就算他本人分不清楚「剩飯剩菜」和「廚餘」之間的概念差別,這也應該不會造成什麼嚴重的負面影響才對。
為此,我們不妨可以參考性別人類學研究者江河清的說法,廚餘處理是高度性別化的工作,通常主要是由女人來承擔和負責。亦如本土女性政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所表示,廚餘處理不只跟家庭主婦們生活經驗息息相關,從農業生產者到市場銷售端也都會要經常面對到廚餘處理問題,唯有政治決策者跟土地、小民生活經驗的脫節,才會出現像柯文哲這次的發言。
因此,我們應該將柯文哲的發言視為一種「意識形態」的表述。這邊需要注意的是,意識形態並不直接等同於「政治立場」或「政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