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李宗憲巴淡島22日專電)「我這輩子都住在這,孩子、孫子、就連我爸的墓園也在這。如果搬走,墓園就被沒人管了」。近百歲的老婦人阿姆拉(Amlah)道出上千名村民的心聲,她說,政府說會給予補償,但她不要,她只想繼續住在原本的家。

阿姆拉是數千名因爲一項中國玻璃工廠投資計畫,而被迫搬離家園的林邦島(Rempang)村民之一。

中資計劃突襲 反迫遷居民示威

距離新加坡約80公里的林邦島風光明媚,島上許多道路沒有鋪柏油,純樸的民風中又帶點熱帶風情。島上有好幾座漁村,住著上千名馬來族原住民,過去幾個世紀,村民大多靠捕魚或務農為生,生活愜意平靜。

但原本靜謐的日子,在過去幾個月突然天翻地覆。

今年年中,印尼政府宣布與中國信義玻璃集團合作,將斥資115億美元(約新台幣3618億元)在林邦島上興建玻璃與太陽能板工廠,計劃將該島打造成「生態城」。不過這項「生態城」計畫,背後犧牲的是島上16個村落和7500名村民的居住權,因為政府要求他們搬遷。

上千名林邦島村民9月多次發起抗爭反對遷村,並至巴淡印尼自由貿易區管理局抗議,示威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多人受傷。村民向中央社記者展示當時錄影畫面。

Photo Credit:中央社

上千名林邦島村民9月多次發起抗爭反對遷村,並至巴淡印尼自由貿易區管理局抗議,示威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多人受傷。村民向中央社記者展示當時錄影畫面。

過去幾週,印尼官員、軍警和媒體皆聚集到林邦島上,因為上千名林邦島村民自9月起數次發起抗爭反對遷村,並至巴淡(Batam)自由貿易區管理局抗議,示威後來演變成警民衝突,造成多人受傷。

這場示威讓純樸的小漁村躍上媒體版面,也讓外界聽到他們的聲音,巴淡政府因此面臨壓力,暫時軟化要求居民立即搬遷的態度,決定展延原本9月28日的搬遷期限。

不過,這項中國玻璃廠的投資計畫由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在7月訪問中國後宣布,巴淡當局也向《中央社》表示,佔地165平方公里的生態城預計2080年完工,因此遷村仍照計畫進行。

巴淡自由貿易區管理局向《中央社》說,截至11月初有73戶家庭同意搬遷。根據約定,同意搬遷的村民在等待免費永久房完工前,每個月可獲得約120萬印尼盾(約新台幣2463元)的租金補貼,或免費入住政府安排的公寓。

比鄰巴淡島的林邦島(Rempang)風光明媚,純樸中又帶點熱帶風情,島上有數座漁村,大部分村民大多靠捕魚為生,生活愜意平靜。

Photo Credit:中央社

比鄰巴淡島的林邦島(Rempang)風光明媚,純樸中又帶點熱帶風情,島上有數座漁村,大部分村民大多靠捕魚為生,生活愜意平靜。

維護馬來文化 居民不願搬遷

但這些補貼或免費房屋都不是村民想要或需要的。住在沙灘旁水泥房的阿姆拉告訴中央社,她很害怕失去家園,雖然政府保證會給予房子,但她說:「我們的家鄉是政府無法給我們的。」

阿姆拉的家門旁掛著一個印有「我們不願搬遷」字樣的布條,年邁的她無法實際到前線參與抗爭,掛布條是她反對遷離家園、向政府表達的無聲抗議。

為了防止當地軍警進入社區丈量土地或如7月時強行進入村落,居民自發性地在社區入口處搭建檢查哨,並由村民24小時輪流站崗,防止軍警突襲。

阿姆拉的女兒莎曼(Saamah)住在阿姆拉家旁邊的房子以就近照顧母親。今年51歲的她說,家族世世代代都住在這座村落,她擔憂搬遷後可能失去在地的馬來文化,更可能導致整個原民部落斷了根。

被下令遷村的16個村落居民都是馬來族,政府突如其來的搬遷計畫,逼迫他們與熱愛的土地切割,宛如切斷與祖先的情感。

莎曼難過地表示,「儘管政府答應幫我們買房子或給錢,又或是提供住的地方,但我們不願意。從出生到現在,從祖先到子孫,從以前到今天,我們在這塊土地一直過得很好,我們不想被迫搬遷或搬家」。

莎曼擔心,下一代若不在村裡長大,他們是否還稱得上原住民,她說:「這裡還有我們祖先留下的遺跡,像是老舊的墳墓或我們的馬來傳統文化。我們不能讓那些人住在這座村子裡,這裡從古至今都是我們的故鄉。」

住在林邦島上、近百歲的老婦人阿姆拉(Amlah)的家門旁,掛著一個印有「我們不願搬遷」字樣的布條,年邁的她,無法實際到前線參與抗爭,掛布條是她反對遷離家園,向政府表達的無聲抗議。

Photo Credit:中央社

住在林邦島上、近百歲的老婦人阿姆拉(Amlah)的家門旁,掛著一個印有「我們不願搬遷」字樣的布條,年邁的她,無法實際到前線參與抗爭,掛布條是她反對遷離家園,向政府表達的無聲抗議。

捕魚務農為生 憂搬遷後失業

除了擔憂馬來文化可能隨著遷村消逝,莎曼還擔心搬遷至城市後可能衍生的生計問題,她說:「村裡很多人以捕魚或務農為生,若搬到城裡,我們吃什麼?不僅生活沒了,工作也沒了。」

對於居民擔心搬遷後的生計,巴淡自由貿易區管理局局長魯迪(Muhammad Rudi)信心十足地向中央社表示,「生態城計畫會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生活水準,並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居民可以完全放心」。

魯迪說:「透過 『綠色和永續發展城市』的理念,開發林邦島還將為廖內群島的人民,尤其是林邦島的年輕人創造數十萬個就業機會,目標是2028年時僱用3萬個工人,在完工前的開發階段則會僱用30.6萬人。」

印尼官方信誓旦旦保證會確保居民的工作權,但村民並不買單。林邦島長灘村(Pasir Panjang)村長瑞札(Rizan)說,他無法相信政府會提供所有居民工作,因大部分的村民都是漁民或農夫,學歷不高,因此未來在工廠的工作也只是低等的勞力工作,不可能讓他們做很好的工作。

環保團體認為,政府因開發計畫而導致原住民失去生計已經屬於「種族滅絕」。印尼環境討論會(WALHI)廖內省辦公室執行主任波以(Boy Jerry Even Sembiring)說,強迫人們離開島嶼,是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

他告訴中央社,印尼政府不管是無意或故意,都在無形中造成「種族滅絕」,因為當馬來族社群逐漸從島上遷走,搬到另一個地方,就失去這裡的原本樣貌和文化。

波以說:「他們因為太陽能板工廠的建設而失去生計,那就是一種『種族滅絕』」。

他補充:「馬來人會被滅絕,至少在經濟結構上會發生變化,經濟會從以前的獨立自給自主的社群,轉為工廠工人,這將使馬來族作為島上的漁村社群和糧食生產者的身分消失殆盡。」

嫁到林邦島已經13年的村民瑪莉雅妮(Mariani)告訴《中央社》,她的先生祖先七代都從事捕魚和農務工作,若搬走後根本不知道要做什麼。

她說:「這裡的村民主要是漁夫和農民,我們安靜、祥和地生活著。雖然收入微薄,但我們的生活卻很幸福,如果搬走了,我們會很煩惱,不知道要做什麼,雖然可能有工作,但這和我們過去好幾個世代做得不同。」

瑪莉雅妮拉著中央社記者,以近乎哀求的語氣說:「我們真的非常不想搬走,請幫幫我,請幫幫我們。」

反迫遷的抗議聲仍持續在林邦島上環繞,但印尼中央已經下定論,佐科威9月曾說,居民示威抗議是因為缺乏溝通,這也間接顯現出對於遠在雅加達的政客而言,林邦島「生態城」開發計畫及經濟發展,遠比世居當地逾百年村民的居住正義來得重要許多。

中資赴印尼巴淡設廠,造成島民遭殃必須抗爭求生存。林邦島上有數座漁村,上千名村民大多靠捕魚或務農為生。

Photo Credit:中央社

中資赴印尼巴淡設廠,造成島民遭殃必須抗爭求生存。林邦島上有數座漁村,上千名村民大多靠捕魚或務農為生。
林邦島長灘村村長瑞札(Rizan)表示,他無法相信政府會提供所有居民工作,因大部分村民都是漁民或農夫,學歷不高,因此未來在工廠的工作也只是低等的勞力工作,不可能讓他們做很好的工作。

Photo Credit:中央社

林邦島長灘村村長瑞札(Rizan)表示,他無法相信政府會提供所有居民工作,因大部分村民都是漁民或農夫,學歷不高,因此未來在工廠的工作也只是低等的勞力工作,不可能讓他們做很好的工作。

新聞來源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杜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