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關烏克蘭的文章裡,我提出中華民國的利益建立在敗仗的烏克蘭: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越加堅守反俄立場,他就越成為我國拉攏美國資源的最大阻礙…… 只要讓澤倫斯基領導烏克蘭多一天,烏軍就會繼續和俄軍對抗多一天;烏軍繼續和俄軍對抗多一天,就會佔用美國資源多一天;烏軍佔用美國資源多一天,就會導致美國支援台灣少一天。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敗仗的烏克蘭。

某些人認為,「這是典型的不合作!」,「唐庚錯誤的認為,美國的資源若不用在烏克蘭,就會用來支持台灣。」我必須再往更深處寫,將立場和態度表明清楚。

阿Q適合泡泡麵,不適合打解放軍

2022年2月,第二次俄烏戰爭爆發不到兩週,有些人認為「如果烏克蘭可以頂住俄羅斯,台灣當然也可以擋下中國入侵」:

烏克蘭能夠成功抵抗……也感動了國際上相信自由民主的人民與社區……歐美更是進入全面挺烏抗俄,把協防烏克蘭當成自己的事在看待……更由於烏克蘭在一開始到現在,基本上是靠自己在打仗……但依舊可以成功擋下俄羅斯的攻勢……烏克蘭人以血肉告訴台灣,即使美軍沒來,光靠自己也不一定會輸……這是對台灣的最大啟示。

如果這些人在作戰時,用「精神」、「民主」、「自由」打仗,我亦相信中華民國國軍可以贏上千百輪。但是,現代戰爭到底還是以無人機、岸置魚叉飛彈、巡弋飛彈、防空飛彈系統來進行活動。如果烏克蘭光靠自己,必定會輸。

因此,澤倫斯基需要在2023年年底,親自飛到華盛頓和美國國會議員、拜登(Joe Biden)總統見面,拉攏更多資源。北約前秘書長安諾斯・拉斯穆森(Anders Rasmussen)和澤倫斯基辦公室主任安德里・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上投書,呼籲讓烏克蘭在今(2024)年7月就加入北約:

今年7月在華盛頓特區的北約峰會上,聯盟領袖們依舊應誠摯地擁抱烏克蘭的會員資格,將世界更靠向和平。(Still, at this year’s NATO summit in Washington, D.C., in July, the alliance’s leaders would bring the world closer to peace by wholeheartedly embracing Ukrainian membership.)

事實上,俄羅斯的人口是烏克蘭的4倍、俄羅斯的經濟總量為烏克蘭的14倍,代表烏克蘭能撐到現在,必須倚靠外力,也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烏克蘭不可能單兵作戰,抵禦俄軍的鐵蹄。

中華民國國民必須先承認,烏克蘭是北約和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和我國毫無關係。的確如北京大學王立新教授、清華大學仲偉民教授、香港大學徐國琦教授等人所言,這場戰爭是「不義之戰」,卻不代表中華民國需要支持烏克蘭。此外,中共當局在2023年年初派出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外交部部長秦剛和烏克蘭外交部部長德米特羅・庫列巴(Dmytro Kuleba),烏克蘭亦接收邀約,絲毫未考慮中華民國的感受與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