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每一次碰到選舉的日子,候選人們總是積極地表現親民的一面,要不說是要下鄉生活、要不說要在市場裡面體驗小吃攤的辛勞;平常接送的黑頭車收進車庫裡,和民眾一齊排起公車、捷運的隊伍。這不禁讓人懷疑,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特權」是個看不見,卻又客觀存在的概念,現代社會中,隨著歷史演進和文明的發展,不公平始終存在每一個人的生命裡頭,下面這個小小的實驗,讓你用眼睛去感受「特權」、「優勢」所建構起來的鴻溝。
當我們提到「特權」時,我們會想到什麼?達官貴人享有的權力?政治人物透過影響力讓高速公路轉彎?還是能夠在機場緊急補發護照?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家庭和許許多多的因素影響,人們在社會中面對的「特殊對待」或是「特殊眼光」始終存在著。
這項「特權的步伐」實驗,對參與實驗的10名不同種族、職業、國家的對象,詢問35個問題,問題的內容關於社會特權和優勢,根據實驗者的答案,前進或是退後一步。通常,後退一步表示你的處境困難,像是你可能有身體上的疾病,而前進一步的人表示沒有疾病。
實驗開始,所有的參與者彼此牽手,站在同一條線上,象徵著最純粹、公平的起跑點,隨著問題一一地丟出來,人們前進或是後退,彼此之間的距離逐漸被拉開,牽起的雙手也因為這些差異被迫放手。
問題的內容都很簡單,「若是你的雙親需要在晚間或是假日時工作則退後一步」、「若是你從小因為衣服或住處感到羞愧的人退後一步」、「小時候曾經被欺負的人退後一步」,這些問題代表著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的差異、性別傾向、經濟能力等等。
實驗的結果,幾乎每個人都站在線條的不同位置,有的人遠遠落後。家境富裕者往往在前端、出身貧困者可能在中、後段;實驗者的性取向、膚色、國籍,種種因素讓10個人像是音符一樣落在線條的各處。
看清楚實驗最後的結果了嗎?在最前排的三個人全都是男性。兩位非裔人士,分別佔了最後一名跟倒數第二名,中間區塊的四位都是女性。所謂特權,跟你的原生家庭總脫不了關係。
這項實驗讓「特權」快速、視覺化地表現出來,每個參與者都對過程發表意見,有的人因此感激自己所擁有的優勢、有的人意識到自己是多麼努力地在社會結構中掙扎。看影片的我們又是怎麼樣呢?當我們看到特權建構起的鴻溝,我們又會在線條的哪個位置停佇?這項實驗最重要的不只是最終的位置,而是讓每個人重新思考對「特權」、「天生優勢」的認知。
責任編輯:曾傑
核稿編輯:吳采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