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學校或公司都不會教,但對未來至關重要的個人價值課,教你從升學歷程、新鮮人面試到專業轉職都適用的價值法則。本書以完整架構,讓你明白如何定義自己的價值,並透過練習,可以依據自己所遇到的情境,快速傳遞個人價值。
文:鄭君平(Oscar Cheng)
你的手牌代表你的價值,所以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人生階段,過去曾經認真思考過自己的價值是什麼嗎?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可能沒有真正花時間想過,但只要你願意開始,一切都不嫌晚。
建立自我價值的三個關鍵心態
在我們開始盤點與思考自己的價值之前,有三個心態務必要先告訴自己,因為在思考的過程中,一定會被其他的因素影響,所以我們要盡量先將可能干擾自己的因素去除。
1. 完全不要有比較心態
每次參與企業內部的大型商業提案,或是進行個別商業提案的輔導時,我們很常見到提案廠商使用「比較」的手法來說明論點。這種做法的目的是限制對方的思考框架,讓對方聚焦在特定範圍內,以便快速確認彼此的認知。這就是「比較」呈現的背後意涵。
回到先前提到的牌局,當我們思考自己手上的牌時,很容易因為看到競爭者有幾張牌,而設定「要比對手多拿幾張牌」的目標。
這樣確實能讓我們快速知道需要擁有多少張牌,也可能提升贏得牌局的機率。但人生不如牌局那麼簡單。如果你一開始就把「比較」作為目標,就等於把範圍限制住了,讓競爭對象成為你的天花板,無法專注把自我價值提升到更好的位置。
如果你內心一直把某個人或其他競爭者的表現納入考量,你就限制了自己,不知不覺陷入了比較的陷阱中。當你被競爭對手限制在這個框架時,你眼中就只剩下「層級」和「範圍」的思考,只在意要贏過他,反而忽略了其他周遭的細節。
當你過度關注「層級」時,你可能只顧著往上爬,忽略了水平發展的機會。舉例來說,你可能只想著「如何從一般員工升到主管」,卻忽略了「如何成為部門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才」這個選項。
而當你把自己限制在特定的「範圍」內時,你可能會錯過更大的機會。但如果你能抽離自己,重新思考自己的制高點,反而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我過去擔任企業核心幕僚的經驗中,曾親眼目睹兩位初階主管A、B競爭一個中階主管的位置,高階主管握有決定權。過程中明爭暗鬥,用盡各種手段,爭得你死我活。最後,初階主管A獲得晉升。然而,不到一年,贏得鬥爭的主管A光環已消失,更因為無法做出有效成績,導致整個部門的人陸續離開,最後整個部門被裁撤。
另一方面,主管B在當時失敗後,開始在內部另尋出路,轉到其他產品單位。結果他負責的產品一推出就在市場上大受歡迎,當初的失敗反而換來改變的轉機。
所以,在你開始建立個人價值的階段,要記住這是你與自己內心的對話,與他人無關。此時此刻,「你要獨自面對自己」。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這就是現實情況。
2. 尋找跟自己真實對話的時刻
無論你已經進入職場幾年,我想每日的工作、吃飯與睡眠,可能已經完全填滿你的時間,就算有獨處時間,多數人可能都只想休息,所以當你想要一個特定的「專注時刻」,可以尋找一個讓你能獨自放鬆的時間與空間,也就是在「一定的時間之內」不會「有人突然打擾你」的空間。
什麼樣的空間與時間是真正可以讓自己放鬆?以下列舉一些情境——
• 浴室是一個獨處的空間,洗澡或泡澡就是一個完全放鬆的時刻,就是讓人真正表現出自己的環境,有人會在洗澡時高歌、有人會沖著熱水,閉著眼睛享受蒸氣的舒適感、有些人會覺得洗澡時文思泉湧,甚至遇到的難題都會瞬間想到答案等。
• 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開車回家的途中放著自己最喜歡的音樂,享受一個人的感受,回到車庫停好車之後,把車燈關掉、沒有熄火、坐在車內,真的只有坐在車內休息、自言自語、繼續聽著還沒播完的音樂,當下只有自己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 假日找一間遠離塵囂的旅館入住,一個人聽著窗外的蟲鳴,此時此刻雖然非常安靜,但頭腦卻是異常地清醒,這時候也非常適合與自己對話。
• 夜深人靜的時候,家人都已經休息,自己獨自坐在書桌前的時刻,只留下一盞檯燈的時刻。
以上這些情境都是創造傾聽自己內心聲音的可能情境,你可以依據個人選擇適合自己生活環境與時間,透過創造適合的環境,更能坦然地面對自己,但如果你真的無法與自己對話,還有另一種方式——
站在鏡子前面,看著鏡中的自己,問自己:「我要怎麼幫眼前的這個人?」
把鏡中的自己當成另一個人,而且是極度需要你幫助的人。他就站在你面前。運用這種方式,可以讓你以另一個角色,站在幫助自己的第三者立場。當然,目的都是讓你的心態能更進入狀況。
3. 誠實地描述自己誠實描述自己的原則,顧名思義就是不能欺騙、誇大、捏造不屬於自己的事情。
回顧過去的經歷與成就時,我們容易將問題歸咎於外在環境或他人,卻忽略了自己的錯誤。我們傾向只思考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即使問題可能是由自己引起的,卻把錯誤的結果都推給別人。這種只對自己透露部分事實的思考方式,必定會造成後續的連鎖影響。
BBC未來網(BBC Future)編輯梅麗莎・霍根博姆(Melissa Hogenboom)在〈通過事實來撒謊〉(The devious art of lying by telling the truth)一文中,用「敷衍搪塞」(paltering)來形容這種情況,也就是依靠講述部分事實來掩蓋謊言。
例如某些房地產經紀人,遇到潛在的買家問不受歡迎的房產有多少實際的競標時,他的回答卻是「有很多人來諮詢」,又或者某位二手汽車銷售人員說,這輛汽車在寒冷的清晨能夠順利發動,但並沒有透露一個星期前它壞了。
以上這兩個陳述都是真實的,但卻掩蓋了這房子不受人歡迎,這車有故障的現實。
在面對自己的過程中,不要迴避對自己不利的部分,反而一開始就要盡量客觀地將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與所建立的成果描述出來,反而能更貼近自己真正的價值。
所有價值的建立基礎,都在累積對方的信任感,只要破壞了就很難再回復,如同程天縱老師在《管理者的養成》一書中,提到關於「可信度」(creditability),是指過去成果的累積,是由別人對你打的分數,並且可信度一定會進入到對方的潛意識裡。而可信度就是評估真實性的重要指標,透過這樣的方式增進彼此在認知上的「交集」,降低雙方不確定的「差集」。
在過去與眾多高階主管共同面試的經驗中,我深刻體會到許多細節,領導者與管理者都很善於分辨面試者經驗的真偽。
某次面試中,主管問面試者:「跟我們談談(履歷表上)這個專案吧。」
面試者回:「這個專案的任務是由我全權執行,中間經過數個月……」
但當我們深入詢問細節時,對方無法清楚說明許多執行面的問題。經過追問後,才得知這其實是整個團隊的成果,他只是團隊成員之一,負責某一階段的工作,而非如前所述的全權執行。短短幾分鐘內,說法就不攻自破。
所以,絕對不要造假任何關於自己的一切。
主動定義你的叉子
第二階段需要達到的成果,就是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叉子。
叉子有三個分支,分別為「技能」、「特質」與「潛力」,也分別代表著過去經驗、現階段狀態與未來的想像,至於該如何強化叉子的分支,則要以「經驗是時間的累積,內容是量化的結果」來當成中心思維。
- 技能:從你過去的經驗,重複積累的工具。
- 特質:以現在的你來說,呈現階段的狀態。
- 潛力:指未來情境想像,回推建立的印象。
無論你是剛畢業的學生、有年資的工作者,或身為主管,我們常常將注意力集中在結果上。然而,我們不僅要關注「果」的成功或失敗,更需要探討這個「果」是由什麼「因」所造成的。
許多人撰寫履歷時,可能只是列出工作技能、上傳學歷與證書(也許只花了一小時、半天或一天的時間),然後就將這樣的履歷投遞到所有公司。結果往往是在幾秒內被歸類為不符合條件,而你甚至不知道原因何在。因此,建立價值的第一步,就是要讓你脫離「不符合」的那一區,轉到「符合」的那一區。我們需要思考如何讓招聘人員快速看到他們認為有價值的地方,這才是你應該做的事。
從自身角度來看,當你成功完成一件任務、達成一項目標或產生一種結果時,如果回頭審視成功的過程,最主要的因素在於你擁有完成這個任務的「技能」,並且藉由運用個人的「特質」,展現出面對任務的精神與解決問題的行動。透過這樣的過程,積累出他人對你「潛力」的認知。重點不只在於「成果」,更在於「過程」。
某次的機緣下,我有機會與某位全球菸業台灣區人資長聊上一段話,那天她穿著一件印有集團品牌圖案的衣服,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當時我與她請益關於如何看人、選人、要人的歷程。
我問:「在這麼多看人經驗中,如何為一個職位選擇最適合的人?」
她回答:「每個職位我們都要最好的人。我們常看到面試者一直在說他做了什麼事、達到什麼結果,講一堆數字或績效等,但這些不是基本就應該做到的嗎?領薪水不就是因為有績效嗎?那些其實是不用談的部分。我們需要看的是他如何達成的?因為他具備什麼能力,又為何能達成?透過這些,我甚至能看到他未來的樣子,這些才是重點。」
有趣的是,我們常常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習慣專注在「我們成功完成一個任務,為公司帶來多少效益」。但其實對方的整體判斷基準是「我們如何達成任務的過程,以及在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下完成的」。他們藉此來判斷這樣的成功經驗是否能在未來的工作中被複製。
這其實與「STAR原則」的概念相符。STAR是一種行為面試方法,透過這種方式來了解面試者所描述的情境是否符合相關經歷,從而對這位潛在人選的價值做出判斷。STAR分別代表:
- 情境(Situation):描述你需要達成目標的情境。
- 任務(Task):你所要達成的目標為何,這個目標是否符合公司的發展方向。
- 行動(Action):你為完成任務所採取的具體行動。
- 結果(Result):你的行動帶來了哪些產出或結果,以及你從中學到了什麼經驗。
對於定義價值而言,不僅僅是專注在「技能的強化」,更包含「特質的培養」與「潛力的塑造」。同時展現出你的技能、特質與潛力,這三個面向都同等重要,是他人能夠感受你價值的完整依據。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璞玉價值:一趟重新尋找、建立與呈現自我價值的旅程》,感電出版
作者:鄭君平(Oscar Cheng)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為什麼沒有人賞識我!
想要發光發熱,關鍵是打造讓他人能理解的「個人價值資產」
獻給被低估的自己
1段價值轉念心法 × 3個自我價值面向 × 9種價值呈現模式
建立「成功學」基本思維必讀的第一本書
- 你是不是總是看著別人成功,焦急地原地踏步?
- 你是不是懷疑自己大器晚成?更懷疑自己真的技不如人?
- 你是不是很痛苦,為什麼沒有人知道自己的能耐?
問題出在:你不知道如何表達並具現化你的價值,
盤點以下困境,可能就是你的現況————
- 遭遇到無解的困難,想換跑道或改變環境。
- 收入受到限制,思考該如何突破。
- 明知有能力,卻始終無法獲得老闆賞識與晉升。
- 回想自己除了薪水外,沒有值得說出來的成果。
- 不知道如何在未來的道路上,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才。
「寶玉藏於琢磨」,每個人都是人才,就像是璞玉,
只是有些人已綻放光芒,有些人還是一顆原石,
關鍵在於你是否知道,「價值」是可被傳遞與量化的認知感受。
一堂學校或公司都不會教,但對未來至關重要的個人價值課
教你從升學歷程、新鮮人面試到專業轉職都適用的價值法則
本書以完整架構,讓你明白如何定義自己的價值,並透過練習,可以依據自己所遇到的情境,快速傳遞個人價值。
- 了解一段關於價值階段旅程:認同→建立→傳達→滾動
- 建立專屬於你個人黃金三叉:可被發現的特質、可被移轉的技能、可被期待的潛力
- 呈現價值的九宮格思維:切割、兼具、推進、公式、兼顧、區隔、對應、框架、迴圈
由「思維造就行動」,唯有體認到自己和目標間的距離,而向前邁進,接下來不忘初心、反覆練習、願意接受挑戰,就能驅動自我成長,創造更多價值。
這就是一趟從重新尋找、建立與呈現自我價值的旅程,找到價值積累成精華,如同熬煮底蘊十足的濃郁湯底。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馮冠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