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走訪台灣各地,採訪18家不同性質的合作社,包括創立的初衷、經營方式、創新作法等,也赴香港、廣東採訪當地合作社,廣納不同地方的經驗。希望藉由匯集這些故事,為合作社的可能性帶來更多想像,讓合作社成為年輕世代與地方創生的新出路。
文:陳怡樺、陳郁玲
姊妹幫姊妹合作連四方
- 社名:有限責任高雄芥菜種會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
- 業務內容:清潔打掃等
- 採訪時間:二○二一年十月
「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源自聖經,是芥菜種會的命名由來。二○ 一九年七月二十八日,在芥菜種會的支持下,有限責任高雄芥菜種會新住民清潔服務勞動合作社(以下簡稱「清潔社」)舉辦成立大會,九月完成立案;走過整備、遭逢疫情,成社的第三年以自立為目標。
如社名,「芥菜種會」是背後的推手。芥菜種會南區服務中心主任,同時身兼清潔社監事主席游婷婷話說從頭。二○一七年,芥菜種會執行長吳小萍,聽了自屏東縣社會處處長退休後投身合作事業推動的倪榮春分享,深感合作社是發展社區經濟時,相當適切的介入點,因此抱著「分享好東西」的心情投入當中。
而後,吳小萍邀集同事組織讀書會,游婷婷是其中一員,「那時,大家對合作社不了解,從書中的案例開始認識合作社七大原則,合作社能做什麼,也在讀書會的討論中釐清。」游婷婷談到,在書裡看到合作社有不同的可能,沒有特定的形式,發展多元,最重要的是要想清楚要做什麼,和工作的對象。
「也許是機構的特質吧!書讀完,老大說,那我們來成立合作社吧!」游婷婷和花蓮夥伴吳雅琴想想,應該也沒那麼不可能!既然被賦予任務,就試試看!吳雅琴主責老人照護服務,包括關懷據點、長青大學等,由於對長照體系熟悉,便朝往照顧服務發展。二○二○年,花蓮縣芥菜種會社區服務勞動合作社成立。
確認共同需求是成社關鍵
「以前我們很少和公部門合作,當時機構正在評估可能性。」二○一八年,芥菜種會正式承辦「高雄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的統計,二○一九年,全台灣新住民的人口數超過六十五萬,成為第二大族群。六都中,高雄的新移民人數僅次於新北市,居全國第二,約六萬人,並設有五個新住民服務中心。「我們承辦的服務中心在新興區,服務對象約兩萬人。」游婷婷說,新住民多住在都會區,高雄市以三民區和鳳山區的人數最多。
「對姊妹來說,新移民服務中心是提供服務的單位,提供生活諮詢,舉凡銀行開戶、辦手機、考駕照、學語言等。」游婷婷談到,日常事務通常由姊妹的家人協助,難以處理的通常會打電話諮詢。新移民服務中心也開辦家庭、親子、夫妻相處等相關課程;也為姊妹安排課程培訓多元文化推廣的技能,此外,當姊妹遇到家庭關係困難時,由社工介入個案協助輔導。
游婷婷到芥菜種會服務前,曾執行近十年的新住民業務。發想過程,便自然朝新住民服務發展。「清潔服務不是最先想到的業務,最開始想促成來自不同國家的姊妹協助通譯工作,或進入社區分享多元文化、特色料理。」一來想發揮新住民姊妹的語言、多元文化優勢,二來希望能與市場有所區隔。「一旦服務商品化,就要講求專業度。」
回顧決定轉向的考量,當時顧慮姊妹對通譯的專業尚不夠完備,現行的通譯以服務性質為主,受過基本訓練,對雙邊語言達七、八成理解,及溝通程度;一旦收費,需建置評鑑考核機制,當時的能量都不太足夠。
幾次深度討論後,轉往「如何創造就業機會」方向,「什麼樣的工作機會對姊妹而言較容易入門呢?」游婷婷詢問從事居家清潔工作的姊妹,獲得這份工作時間彈性,能配合家庭活動、生活愉快、收入穩定的回饋。讓她把合作社業務轉向清潔服務來思考。
「先找有清潔工作經驗的姊妹加入,接著確認是否有意願一起接案,再陪伴帶領有工作需求的姊妹,草創初期約有三分之二的姊妹接觸過清潔工作。」對清潔行業不熟悉的游婷婷認為,必須要有經驗的姊妹撐起業務,帶領新人,事業才能做成。
來台超過二十年的越南新住民、清潔社理事主席黃清玄從事清潔工作十年,她是新住民服務中心的志工,是第一批加入清潔社的社員。「加入合作社很好啊!姊妹能互相幫忙,大家也能趁空聚一聚。」她說,都是異鄉人,有能力的姊妹很願意互相幫忙。
經過幾年的運作,「姊妹不一定會一直待在合作社,清潔工作也不見得是每個姊妹未來的職涯方向,但合作社能成為姊妹在生命過渡期的其中一份經濟來源。」游婷婷談到,合作社像一個平台,陪伴姊妹發展興趣,或累績成專業,度過一些急需收入的時間。
慢慢走,比較穩
「創社時第一年有十二位社員,慢慢增加到二十四位。」黃清玄說,都是透過社員介紹加入。每個月教育訓練課程時,社員常帶朋友旁聽,「在課程時間外,安排入社介紹,再經由理事主席面談。」游婷婷說,入社申請表上需要填寫推薦人,再送到理監事確認是否通過。「目前沒有試用期的設計,未來會加入,除了面談外,會再評估技術能力。」
一路陪著合作社走到現在,游婷婷說,第一年是嘗試年,摸索合作社經營的規範調整,從如何接案、派案,處理非例行事件,慢慢學習;第二年年初,遇到過年,社員和案量皆增加,隨後又遇到近半年的疫情。根據游婷婷的觀察,會議時,姊妹們開始輪流拿麥克風說話、分享。她也和黃清玄討論,未來要加強更明確的分工,社員也需要加入分工,讓社員分組,組長陪伴組員,非理監事社員也參與社務運作。
此外,呈現真實的營運成本以及讓合作社穩定發展,也是未來的工作重點,「合作社的行政工作,面談、派案、看場,都由理事分擔,不領車馬費,也沒有計入相應費用。」游婷婷也擔心,成本沒有被反映,姊妹會有合作社用不到錢的錯覺,但執行社務的人力都是成本。
目前清潔社的接案方式分為固定案和單次案,繳回合作社的管理成本也依兩類有比例差異。她說明,合作社的主要收入來自於社員勞務收入之後所收取的管理成本,每年的結餘分配則依社員的勞務貢獻比例計算,落實貢獻越多、結餘分配越多的概念。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合作社不是福利社:18家合作社的在地實踐與創新力量》,商周出版
作者:陳怡樺、陳郁玲
- momo網路書店
- Readmoo讀墨電子書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部分商品除外,如實體、成人及指定優惠商品,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台灣在地經驗+香港、廣東案例借鏡
社區、消費、儲蓄、勞動、生產,認識多元的合作社性質
本法所稱合作社,指依平等原則,在互助組織之基礎上,以共同經營方法,謀社員經濟之利益與生活之改善,而其社員人數及股金總額均可變動之團體。
──《合作社法》第1條
社員的共同需求,造就合作社的誕生
合作社(Co-operative)是由社員依共同需求、共同意願,實踐互助合作與民主治理成立的法人組織。與一般企業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合作社不以營利為目的。鑑於合作社的性質,因此,相較於其他方式,合作社對於地方發展與社區改造常能發揮更大的力量。
經驗借鏡與更多想像
作者走訪台灣各地,採訪18家不同性質的合作社,包括創立的初衷、經營方式、創新作法等,也赴香港、廣東採訪當地合作社,廣納不同地方的經驗。希望藉由匯集這些故事,為合作社的可能性帶來更多想像,讓合作社成為年輕世代與地方創生的新出路。
從社區共好、災後復興,到循環經濟與女性賦權,
歷史悠久的合作社,為地方創生帶來全新的機會
來自台灣各角落、最在地的合作社實作經驗,
讓我們看見眾人凝聚而生的力量,
也為社區改造帶來不同的視野與啟發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馮冠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