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上月27日完成國會大選,社會民主黨籍的準總理帕盧卡斯(Gintautas Paluckas)選後表示,將尋求與中國全面恢復外交關係,修​​復因設立台灣代表處而造成的裂痕。我國外交部今(5)日則表示,代表處名稱是台立雙方政府的共識,經過審慎協商後所決定。

立陶宛10月27日進行國會選舉,選出141名新議員。其中社會民主黨(LSDP)贏得了52個席位,結束了保守派總理西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領導的「祖國聯盟」(Homeland Union)4年執政。社會民主黨將與另2個較小的中左翼政黨——農民與利益黨(LVŽS)和民主聯盟(DSVL) 進行組閣談判。

社會民主黨的準總理帕盧卡斯選後受訪表示,新政府將尋求與中國關係正常化。

「我們是一個主權國家,我們不依賴中國,也不會試圖要這樣做。但外交關係很有價值,確實需要擁有這樣的關係。」帕盧卡斯承諾,他將以不卑不亢、不搖尾乞憐的方式,尋求立中關係正常化,也包括將重新互派大使。

我國外交部2021年宣布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名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是歐洲第一個以「台灣」名義設立的代表機構,而非在其他國家通用的「台北」辦事處。不過此舉引發中國反彈,中國外交部同年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召回駐中國大使。兩國至今仍未恢復派駐大使。

帕盧卡斯受訪表示,立陶宛允許台灣在首都維爾紐斯開設以台灣名稱命名的代表處,犯了「嚴重的外交錯誤」。不過,帕盧卡斯並未透露,如果北京方面要求,他是否會要求台北更改名稱,僅說「我們不要猜測,我們不知道中方會要求什麼。」

我國歐洲司司長黃鈞耀今表示,外交部已向立陶宛選舉表達祝賀,將密切注意立陶宛政府組閣情形,期盼與新政府積極展開合作。外交部持續與立陶宛各主要政黨維護友好互動,共同推動台立民主夥伴的關係。

黃鈞耀表示,台立兩國都是面對威權擴張威脅的前線民主國家,也是共享自由、民主、法治價值的重要民主夥伴,從雙方互相設處以來,在半導體、雷射、農業、金融、醫衛及共同援助烏克蘭等各領域密切合作,已經成為民主國家相互合作的典範。

黃鈞耀強調,我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的名稱,是台立雙方政府的共識,是經過審慎協商後所決定。外交部將持續秉持互惠互利的原則,與立陶宛等理念相近國家,強化民主國家的韌性與團結。

立陶宛今年5月12日舉行總統選舉,與台灣以及與中國的關係也是選戰辯論熱門議題。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ėda)選前表示,有必要改變「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名稱,以穩定對中關係。此言一出引發討論。不過瑙塞達獲選連任後,並未再提台灣代表處改名一事。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2021年11月18日正式掛牌設立。

Photo Credit: 外交部提供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於2021年11月18日正式掛牌設立。

延伸閱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