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衷於使用流行用語的朋友們也可以不妨思考看看,你如此追求那些新穎酷炫的語詞,會不會是與你內心的某種狀態相對應呢?
從今年的11月23日開始,網路上開始瘋傳一則影片,內容大家肯定不陌生,就是一位中年婦女說:「哈密瓜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因為它有一種哈味。」這句話不但人人都朗朗上口,甚至粉絲專頁的小編們都開始使用,藉此讓自己在鄉民心中有個很好親近的印象。
而此態勢甚至有愈演愈戲謔的情況,以至於讓周偉航老師都出來呼籲:「哈密瓜太太的發言並沒有損及共善,只表達個人的美學偏好,但因為使用符號與常人不同,就被不特定的群眾拿來嘲笑。」甚至將此竄燒的事件定調為一種對於異己的「霸凌」,希望大家趕快停火。
然而大家真的都是出於「霸凌」這個原因,或不經意和無意識導致此後果嗎?如果把所有出於惡意嘲諷的人排除,剩下的人是為了什麼要把「有一種哈味」樂此不疲的傳唱呢?
其實這個現象之所以短時間內如此火熱,不外乎兩點原因:
- 「哈味」一詞唸(聽)起來實在太搞笑
- 「哈味」這個詞的概念實在是太新鮮了,之前幾乎沒人使用過
其實尼采(Nietzsche)曾經在一篇分析語言的小文章《語言本質裏的雙重性》中指出,語言有兩個重要部分:
- 語言基礎(Tonyntergrund)
- 姿態符號(Gebardensymoblik)
前者指的是音調的高低起伏、無形無狀,如果在音樂中就是抑揚頓挫的旋律;後者指的是以姿態和動作,透過更多音韻來使其變成有意義的字詞。尼采為這兩者的關係使用了一個專有名詞「音響音字」(das konsonantisch)。
而以上的分析,充其量只能指出第一點的原因「太搞笑」,而無法透過更具體的意義使其變成更有深意的字,也就是尼采哲學裡極為重要的基礎元素-「隱喻」(Metapher)。
所以如果哈密瓜太太是說:「我不喜歡哈密瓜,因為它有一種哈味。」那對於語言的探究可能就嘎然而止,但可喜的是哈密瓜太太在論述的前提中多加使用了「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此一概念,那麼這下關於尼采哲學的「隱喻」門檻算是進入了。
試問諸君是否在一些臉書粉絲專頁或個人用戶上觀察到一個現象:有人講了一段具有價值判斷的命題,當有人留言「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或類似的邏輯結構語句時,常常有用戶或粉專的小編回:「這是一種哈味嗎?」雖然難以判斷這兩者之間的聯繫關係是否牢固,但至少能確定「語詞刺激後的形象摹本已經誕生」此一符號的重要意義確實存在。
尼采認為「語言」是人類最早的文明,其先發時間甚至早於人類的「已知用火」。而人類之所以讓語言發展越來越成熟、描述越來越精細的原因之一,不外乎是「縮短彼此溝通的時間成本,加速共同體的建設效率」,在此前提之下,語言本身就意味著具有應因現實需求下的擴充性與創造性。所以尼采才在其著作《強力意志》的409、522節中說:「概念和語詞是我們從人類頭腦蒙昧、不求甚解的時代繼承來的遺產。」、「語言是建立在最天真的偏見基礎之上的。」
尼采認為,作為語言單位的詞僅是事物的隱喻。所謂的「隱喻」,與稍晚於尼采的瑞士語言學家,同時也是現代語言學之父的索緒爾(Saussure)用來表示語言之本質「符號」這一概念十分相近,其主要特徵是任意性。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是概念與音響形象地結合,這種結合完全是任意的、不可論證的。
而在周國平的博士論文《尼采與形而上學》一文中更進一步指出:「在尼采那裡,隱喻任意性則不僅表現在所指與能指的結合是任意的,而且表現在由此結合而成的語言符號與事物的原型是完全不相干的。」
「一種哈味」如果在語言意義上不僅是一種流行,而是能夠成熟發展出「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的涵義,那也算是在資訊量爆炸的網路時代裡,算是一件雖然既是突兀,卻又是值得欣喜的事情。而其正面意義甚至遠超出前幾年也流行過的網路用語「囧」、「淡定」,或現在與之並行的「Yee」。
其實說認真的,與其花好幾個小時的篇幅,講解普羅塔哥拉斯(Protagoras)的「相對主義」,或是尼采的「透視主義」對於現代文明的裨益,還不如一句「一種哈味」來得更簡潔有力,且更容易融入網路流行用語之中吧?說搞笑一點,甚至比亞洲統神的「尊重友善包容」更來得傳神。
當然,諸多重視倫理學的學者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如果「一種哈味」此語言的操作真的往更壞的極端處漫溯,還真的有可能會演變成一種另類霸凌事件,甚至對使用此語字的太太形成一種心理壓力或傷害。但我認為重視此事件是否演變(或已經)成霸凌的學者,可以試著把當中的細微處挑選並分離出來,而非呼籲大家全面禁止使用。一方面這樣才不會顯得置身於網路文化漩渦中不通情達理,也能如尼采所重視的往「創造性的善」一途昂首邁進。
畢竟說真的,形容哈密瓜的味道的專有名詞尚未形成主流共識,即便再多的人證明真的有此概念存在也沒任何意義,因為這只能證明這在過去中文的詞語使用中,未曾產生想描述哈密瓜口味的需求,但就算今天禁止了在未來也可能出現,那還不如趁現在把握契機,把它的外觀形象發展塑好,猶如一個捏陶師把此語意塑造成更美好的藝術品,一如尼采說的:「即使是自己的思想,也不能用語詞完全表達出來。」《快樂的科學》244
不過尼采不僅是哲學家、語言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探究心理學無意識狀態的大師,而對於總是有那麼多新詞誕生、卻又逝去的網路流行現象,尼采曾經留下一句值得讓我們深思的話語:
「大家都需要新的語詞作為鬧鈴,一旦這些鬧鈴開始叮鈴噹啷,苦悶的生活就好像有了一種節日般的熱鬧氣氛……大家都在逃避著回憶和內心生活。」《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5
當然,尼采的洞悉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熱衷於使用流行用語的朋友們也可以不妨思考看看,你如此追求那些新穎酷炫的語詞,會不會是與你內心的某種狀態相對應呢?
尼采的哲學總是在任何驚世駭俗過後的角落,不忘提醒大家一件生而為人最重要的價值:認識你自己。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羊正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