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剛果礦工正搬運著裝滿錫的麻布袋,當時錫的價格高漲到15年來新高,而旁邊持槍的民兵正監督他們的工作。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你可曾想過,製造一隻手機、一台電腦,這個世界要付出多少代價?

剛果民主共和國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最大的國家,無論是鑽石、黃金、鈷、銅、錫還是鉭,任何你想得到的礦產這裡都有,天然資源價值高達數兆美元。剛果東部由反叛軍控制的礦區,正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及珠寶產業原料提供區,而已開發國家購買礦物原料的行為間接地資助了當地的武裝勢力,使得剛果內戰不斷,成為全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經過殖民統治、軍政府崩壞以及鄰國大舉入侵,剛果東部的礦區如今被反政府叛軍控制。照片中一位女孩走在叛軍身後,回頭看著鏡頭。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剛果的悲慘故事是這麼開始的:

100多年前,在比利時殖民統治下的剛果,比利時國王奧波德二世的貪婪開啟了剛果自然資源遭掠奪的苦境;1960年剛果獨立,終於由軍人莫布杜‧塞塞‧塞科奪下了大權,然而1994年鄰國盧安達發生了種族大屠殺,許多殺人兇手逃亡到剛果東部,使得盧安達政府與烏干達決議聯手入侵剛果以制裁罪犯,並扶植代理人洛杭‧卡比拉推,造成1997年莫布杜政府的垮台。

剛果的叛軍大量雇用14歲左右的童兵,從事非法行為以及反政府的暴行。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很快地,盧安達與烏干達開始對代理人卡比拉推產生不滿,於是他們再度出兵,就連查德、納米比亞、安哥拉、蒲隆地、蘇丹和辛巴威等國家都被捲入這場「非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入侵後的外國部隊與剛果反叛組織奪取當地數百座礦場,靠著開採鑽石、黃金、錫和鉭來資助自己的暴行,開啟了如今剛果的悲慘命運。

為了高額利潤,叛軍大量剝削剛果礦工,當地的孩童往往自5歲開始就必須前往缺乏安全措施的礦區工作。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到了2000年初,強大的國際壓力使得外國軍隊下令撤出,卻留下殘破不堪的剛果,共有500多萬剛果人在這次戰爭中喪生。即使聯合國今日駐剛果的維和士兵高達1萬7千人,2006年剛果也舉行了第一次真正的普選,但叛軍的暴行仍未停止,剛果的貧困處境也沒有任何改變。

剛果的礦工們在礦山山壁上排成長長的人龍,運送著金礦。剛果的礦場條件落後,戰亂使得大公司不願投資器具,到今天他們都仍必須徒手採礦。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如今,位於剛果首都金夏沙的中央政府軟弱腐敗,東部礦區更陷入無政府狀態,只能任由叛軍非法盜採礦物,許多政府軍甚至與叛軍同流合汙。

剛果東部的礦場之所以炙手可熱,是因為當地盛產鑽石、黃金、鉭、錫和鎢,這些物質在手機、電腦和相機等電子產品中應用廣泛,只要已開發國家購買這些礦物,便持續間接地資助當地的武裝勢力,剛果的內戰也將永不停歇。

孩童們赤著腳,在河中淘金。剛果缺乏資源,許多孩子們鼓脹著充滿細菌的大肚子,也無法接受教育。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剛果東部的礦脈區地處偏遠,四週交通不便,更有超過50%的礦區周圍布署著叛軍的武裝勢力。礦產的高額利潤使礦區的工作條件更加險峻,叛軍們常透過暴力手段敲詐礦工、非法收稅,許多礦工的單次工時更高達48小時,就連童工也不例外。

這些礦物由剛果東部開採出來後,經過鄰近的烏干達或蒲隆地,送達東亞的加工廠,最後成為我們手中電子產品的小小零件。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剛果盛產的鈳鉭鐵礦(Coltan),提煉後抗腐耐熱,還具備長時間的蓄電能力,是全世界爭奪最激烈的電子原料,50公斤的鈳鉭鐵礦便可賣得1300美元;然而礦場條件落後的剛果礦工只能徒手開採與搬運,一天只賺2塊美元,還得被課以重稅、面對性命的危險,讓鈳鉭鐵礦獲得「血礦」的惡名。

即使過去10年來,全球黃金價格已經翻了4倍,剛果仍看不出任何繁榮的跡象;除了童工問題,剛果的婦女也壟罩在性暴力的陰影中。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採用不人道且非法的開採方式,而礦場坐落於政治動盪國家的礦產,在國際上被稱作衝突礦物(conflict minerals),剛果產出的鑽石、黃金、鉭、錫和鎢都名列其中。剛果生產的礦物主要賣給馬來西亞、泰國、中國和印度的中間商,再由國際公司向中間商收購,用於製造手機、電腦和相機等電子產品。

聯合國報告和全球證人組織(Global Witness)的資料指出,由反叛軍所控制的礦場,個別年產值高達1.44億至2.18億美元,這些利潤都用於投資反政府與非法行動。

一名剛果礦工篩選著具有電子零件功能的礦物,這些礦物讓叛軍控制的礦場維持著高額的收入,支援他們的反政府行動。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人道組織Enough Projcet在2012年公布的報告,記錄了知名科技公司在衝突礦物上的使用情況(經讀者建議,更正為:記錄了知名科技公司在衝突礦物上的使用比例),其中英特爾、惠普、蘋果的評價名列前茅,如英特爾便計劃在2013年生產不使用衝突礦物的微處理器,惠普則建立了更健康的資源使用機制;而HTC 、夏普、尼康、佳能和任天堂則明顯落後,並未在反對使用衝突礦物原料上做出太大努力。

Enough Project表示,公布報告是希望培養消費者為自己的購買負責的習慣,懂得對使用衝突礦物的企業施加壓力,進而阻止造成剛果動亂的叛軍獲得高額利潤。

2006年聯合國協助剛果進行第一次大選,並派遣維和軍隊進駐,卻無法改變剛果面臨的困境。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2008年起,人權團體與美國立法者開始著手制定礦產管制法,期望截斷剛果叛軍在礦產利益上的予取予求。2010年7月,美國總統歐巴馬簽署了《陶德-法蘭克金融改革法案》,法案內容要求美國上市公司必須公開揭露產品中所使用的零件,是否是來自剛果的衝突礦物。

剛果的孩子們站在一塊告示牌底下,上面的海報畫著「請停止使用童兵」。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雖然《陶德-法蘭克金融改革法案》並未明文禁止企業使用衝突礦物,但它的確讓大型企業開始擔心自己招惹到人權問題。而自2009年聯合國下令制裁剛果及周邊國家後,剛果的礦產交易也開始邁向改革,剛果政府開始視察礦區、派遣專業的礦業警察監控礦場,使得非法獲利的叛軍組織所獲的利潤下跌了65%。

我們必須體悟到剛果人們身上的痛,並不只是遙遠國度裡的故事,才能夠真的帶來改善。Photo Credit: Reuters/達志影像

即使各界都嘗試努力,剛果的和平之路仍然漫長,聯合國前剛果調查人員詹森.斯登(Jason Stearns)表示,「若要抵制衝突礦物,建立剛果礦物的認證體系就是最急切的需要,但體系的建立卻非常困難,除非全面抵制來自剛果東部的礦物。」

然而單純地抵制來自剛果的礦物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叛亂分子仍可透過銷售木炭或行賄等管道獲利;同時,這樣的做法也可能損傷剛果合法礦業公司的利益,為國家經濟帶來衝擊。

「唯有讓消費者意識到衝突礦物與手中電子產品的關聯,進而要求供應商自律,讓剛果的痛苦並非只是遙遠國度的戰事,才有可能真的迎來和平。」Enough Project執行理事約翰.諾里斯(John Norris)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