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穩中(政治評論員)

美國奧蘭多發生駭人聽聞的集體屠殺事件,殺手是阿富汗裔美國出生的公民,這件兇殺案,其實看出強盛的表面下,美國族群結構其實很脆弱,特別在美國有深層的少數族裔生存問題,這個問題平常在美國社會可說如浮流潛在,槍擊案發生後美國社會才驚覺事態嚴重。

美國少數族裔的生存,主要有兩個論點,第一個是,與基督教文明的隔閡逐漸將少數族裔推向革命或改革;第二個是,少數族裔的隔閡疏離不會形成激進思想,反而可能進一步認同與接受美國。第二種情況相當多見於猶太裔移民,也就是說猶太人移民美國產生的隔離焦慮會促使他們認同美國價值。

比如說,猶太移民總要求他們的孩子利用腦袋來改善生活,如果他們的孩子能完成碩博士學業、找到穩定的職位以及擁有社會地位,那表示著猶太人因與美國文化的隔閡會讓他們傾向於認同美國的優勢文化。猶太移民身為「外國人」,他們擁抱新的美國家園,通常會殫精竭慮來融入美國、學習美國價值,以期望獲取社會的認同與接受。

美國猶太裔知識份子屈林(Lionel Trilling)就是一個例子,他大學念哥倫比亞大學英文系,獲得英文系的終生教職,也是第一位有此殊榮的猶太裔,後來也在美國有全國性的聲譽與頭銜。屈林也激勵了其它猶太知識份子,因為對人口少數的猶太人來說,他有助於讓不涉及政治的猶太知識份子能夠自我調適,並順應社會現況。猶太人融入美國而生存的例子多不勝數,這是美國少數族裔成功的一面。

筆者在上文開頭有提到族群結構的脆弱性,這個脆弱性表現在其它族裔對美國價值比如對基督教文明隔閡的另一面向,這個隔閡的後果就可能將少數族裔推向激進的革命。就像這次兇手家庭來自阿富汗,兇手父親在YouTube展現「反美」政治傾向,曾扮演阿富汗總統,並宣稱自己支持塔利班。這種濃烈的反美價值幾乎等同於他們認同原鄉或東方價值,也就是說假如他們的人生無法從美國價值或西方價值得到任何成就感,比如說工作薪資、社會地位等等,就會產生憤恨、仇恨感,因為美國價值對他們無用,他們就很可能會放棄這些西方價值,轉而回到原鄉價值或東方價值的思考上尋找他們的人生價值。

少數族裔的這些想法其中可能就轉向極端恐怖主義,或是受伊斯蘭民族主義鼓舞,雖然目前警方指稱兇嫌與「伊斯蘭國」未有直接對話,不過從他父親政治傾向與家庭政治社會化的傳承,也可能強化兇手對東方宗教的情感。東方宗教的慰藉對少數族裔,特別是來自中東的移民極具吸引力,這些族裔移民對美國價值失望或絕望,進而藉仇恨為基礎到處找特定目標來打擊、甚至破壞美國價值,而在槍枝管制問題遲遲無法解決讓情況變本加厲,造成美國本土嚴重的國安問題。

在美國大熔爐社會的表徵下,表面上族裔之間互相尊重、團結在美國價值下,但族裔問題如同國王的新衣,彼此心照不宣,但是一撕開這層薄紗,族裔間互相歧視、互不信任,嚴重者開槍掃射信仰歧異者,顯現在世人面前的脆弱族裔結構,再再讓美國移民社會在「美國人民」應該團結在美國價值的旗幟上如履薄冰。

政治學者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指出,一個民主國家是否能繼續存活,關鍵不在於它所遭遇的問題大小,甚至不在於它是否有能力解決那些問題。關鍵在於,民主國家的領袖們如何面對他們無能解決國家的重大問題。

筆者認為,政治人物該如何應對無能解決國家問題的情況中有三種情境,第一種情境是任內有守無為,靜靜的結束任期,想有所作為也只是雲淡風輕;第二種情境是有意無意的阻撓議題,不讓議題進入政策議程內,第三種情境是,執政者改變心態,認真面對改革契機,參與改革,留下定位。

槍擊案不久後,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公開發表簡短聲明強調,在暴力和仇恨面前美國人將團結起來,不會向恐懼和仇恨屈服;又說這次事件再次提醒人們在美國法律之下獲得武器是何等容易,呼籲國會採取槍械管制措施。今年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在白宮明白指出槍隻取得應受到管制。

這件事情凸顯美國槍支問題嚴重,另外,更重要的是美國族裔問題至今仍無解,歐巴馬政府面對這兩件事情,該用甚麼前瞻的思維或政策作法、美國國會能不能放下政黨對立姿態,總統候選人在這個時候更應共同拋棄日常政治成見,一起認真尋求方案解決這些嚴肅問題,讓美國不再發生同樣的悲劇。歐巴馬、國會領袖及總統候選人等面對當前重大問題的政治決定,是否智慧處事和慈悲此時更加突顯。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