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一樣的Blog,很可貴

現在你們雖然看到文章頂部附有一句「官方部落格」,實情這項文章分類絕不代表「官方」,以我閱讀、理解一直以來的內容,它有台灣、香港編輯(作者)們分享個人的「宅宅生活」,也有分享私人聚餐的對話,所以,這更像是官方提供暢所欲言的園地,內容百花齊放,更加是編輯們偶爾抒情說理,又能文責自負的好地方 。

但是,這次我卻分享些似乎跟官方有點關係的感思(其實沒關係)。最近我重溫了《關鍵評論網》創辦人之一楊士範的理念:「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遞最有價值的資訊。」這句話非常觸動我,(看來)也是對香港媒體生態很有助益的一句話。

「嘩﹗好煩呀﹗又講『理念』呀﹗」老實說,普遍香港人(打工仔)很討厭聽到「理念呀、說教呀~」之類的說話,總覺得是虛偽的包裝,其實也反映了個人態度,那些人越覺得理念一類的東西老土,越不會擺在心上,久而久之人生自圓其說,自我實現,「感覺」自己活得更真實,更有江湖歷練,更懂得世道人心,更理智、更不虛偽,甚至主動「教導」年輕人做人不要太天真。

而我從來不認為應付實際生活跟理念有所衝突,反而能互相滋養。說回「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遞最有價值的資訊。」這句話,我們細心留意一下,當今許多媒體各走極端,有些平台極度追逐流量,「海量」內容屬於即時、散碎、吸睛甚至謾罵,雖然傳播非常有「效率」,能衝流量,但價值多少令人懷疑;有些平台則非常小圈子,把深情又「有品味」的思緒滲入各類文章之中,雖然有一定價值和受眾,卻相當無效率,也漠視了為數不少希望讀文章後「有效」得著、啟發思考的人,那些平台可以把五百字能說完的內容,滲入種種情意寫成一千字(尤其非論點 / 觀點),或把一千字可以帶出的論述觀點寫成七千字,寫的人可能感覺異常浪漫,終於彰顯了文人氣息,而且字數多又可塑造「深入」的形象(深入當然要一定詳盡,但詳盡不表示內容深入),但這些做法雖然確保內容有一定質素和價值,但效率令人懷疑。

只要觀察到上述兩極化的媒體生態和內容,自然明白那句說話的智慧所在,它是一種「平衡點」。既然是平衡點,就是多元並包,不走兩極,絕不是指文人氣息不好,要排斥情意鋪陳,只是比例和分寸要拿捏得好,重點反映論述觀點,抒情達意首尾一點就好了。

內容有「嚴格標準」跟「毫無標準」,大有灰色地帶

以科普內容舉例(其實很多主題也是),我跟台灣科普作者Gene Ng傳播的理念十分貼近,挑選好的歐美科普著作,分享當中的內容,是極有效率又有價值的方式。原因在於,那些著述的內容都經過學者 / 作者提煉一次,出版社校對一次,即使難免仍「有」錯漏或編譯失準的機會,也「大致」妥當,事後補充修正則可。你們可以想想,如果完全偏重內容價值,認為科普著述「有機會」失準,而一本著述作者援引提及了100篇論文,若以最嚴格的標準,完全不考慮效率,不考慮成本效益,你應該全面檢視一下那100篇相關論文,作者有沒有解釋失準,太多主觀詮釋,或出版商編譯不好等等,在完全確認無誤之下,終於寫成「一篇」分享文章,不錯,宏大的傳播意義都達成了,可是效率徹底崩潰(但挑選著作、作者、出版社和表達思考的功夫不能省,否則,就不能算是「大致」妥當)。

所謂「一理通,百理明」,平衡點是一種很微妙的態度和智慧,如果套用在編輯團隊,信託他們寫最擅長的內容就是最佳模式,這既合乎效率又具備內容價值,省卻了成本效益的顧慮。編輯在最擅長的領域,平日已習慣閱讀新聞、著作乃至論文,寫起來得心應手,即使遇上相關但自己未算熟悉的範疇,也有一定圈子加以查詢,這樣做即使無法100%確保每一篇文章不會有錯漏,但已算盡責達到一定質素,這是編輯個人方面。

純談內容:所謂媒體傳播的平衡點,成本效益與傳播價值

又例如,如果多數編輯擅長寫各類主題的新聞報導,另一些編輯就應該好好開發評論題材,無論邀稿還是撰寫綜合評論,兩邊板塊一做好就併合成不錯的效果,既有中性報導,又有重點評論。此外,只要覺察到一些編輯、實習生有額外才能,不論是製作影片、造圖、選題抑或操作社交網,都應該另有空間大舉發揮。

我曾聽過一位商界管理前輩分享他的個人經驗,他說最壞的思維判斷,是習慣神經兮兮留意別人能力上的不足和缺點,以自己標準和長處量度他人,甚至泛起不必要的情緒,只要別人符合他的專長才叫「聰明有能耐」,反之,他說必須提醒和反問自己「他懂得甚麼?他專長是甚麼?他在甚麼情況之下發揮得更好?他有沒有其他能力未有開發?」

重溫楊士範那句話,再結合不同的理論與經驗,彷彿不斷提醒我「平衡、多元、情商(EQ)和探索可能性」的重要, 儘管過程充滿挫敗,萬般挑戰,在風高浪急的媒體生態絕不順利,但能夠穩守原則,偶爾想起理念,才能在風浪中引領自己,尤其世道複雜,每個人的思想猶如一個獨立王國、獨立宇宙,有時是火星人看地球人,有時是地球人看火星人。

最後,說起探索可能性,我一向以來欣賞《Now新聞》的「新聞智庫」(除了某些科學報導外),交代新聞之餘整理脈絡,不過有時仍覺不足(雖然他們資源已十分龐大),希望往後摸索出更寬濶的平衡點,在新聞與評論之間,在交代事件資訊與理順脈絡之間,找到更全面、更豐富的傳播方向。

核稿編輯:周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