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將過去,2017年世界只會是中美之爭嗎?我們是否忽略了「德國模式」的崛興?
2016為2017年開了怎樣的局面?
還有大約十二天2016年即將結束。這年可以總括三大關鍵特色:保守、主觀、對抗。香港獨立思潮、英國脫歐、特朗普贏美國大選、意大利公投,事情觸動港人與世界,主要是全球經濟成長走進困局,人們生活感受下降引來情緒反彈,部分社會群眾選擇支持較為保守的政策與領導人。
這個現象的背後,也見證了社交媒體興起,facebook演算法、假新聞如何隨時間強化人們的主觀心理,一度忽視真假對錯,塑造「後真相政治」(post-truth politics)。終於,全球社會轉換了新的競爭模式,儘管不再輕率發動大型戰爭鬥得你死我亡,卻謀以經濟、科技、文化等層面進行對抗,既期盼國內經濟成長,又希望打擊對方使之不好受,借一些政治外交動作,安撫國內民眾不滿的聲音。近日中國在南海截獲「美國無人潛航器」,特朗普不屑事件叫中國留著它(Let them keep it!),這些國家層面對抗的小動作,相信2017年陸續有來。
當英美轉向保守時,德國成為奇葩
未來,面對上述「保守、主觀、對抗」的時代特色,目前唯獨一個國家例外——德國。總體而言,德國看來堅守著:「開放、理智、合作」的國家作風,在國際上不嘩眾取寵,沉著應變問題。最近令人熱話的是,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總統等事,令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 / 基民盟」(Christian Democrats)議會領袖Volker Kauder提出,明年初立法打擊facebook等社交媒體的假新聞,甚至需要刪除仇恨言論,設置舉報選項供專人查核,一旦屬實便要在24小時內刪除,否則facebook便可能為每則假新聞繳付約52萬美元罰款。
站在德國執政黨的立場,認為facebook除了是資訊工具,也要負起一些責任與價值,最終應該遵照德國法律辦事。一些香港人可能感到奇怪,德國明明是個民主自由社會,怎麼這件事作風突然很像中國?或是默克爾為尋求第四任期不擇手段嗎?
當然,這是荒謬的陰謀論,因為確保媒體單位不傳播假新聞,顯然保障所有人,不論是政壇候選人抑或社會大眾。除非,你認為言論自由應「包括」媒體單位製造假新聞誤導大眾,或候選人利用假新聞當選合情合理,否則,這與專制政權打壓言論自由性質完全不同。是故,11月中奧巴馬亦稱辨別真假資訊的重要:「如果我們不認真對待事實,以及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如果我們不能分辨嚴肅辯論和政治宣傳,那麼我們遇上麻煩了。」分別在於,德國不滿於「只在說」,而是身體力行。
東西德戰後統一以來,德國政府政策講求價值 / 道德,並沒有其他國家那麼值得懷疑,政治上「天下烏鴉一樣黑」也有例外的時候。戰後德國汲取重大教訓,納粹、暴力也成為文化禁忌,曾經,帕克兄弟公司(Parker Brothers)德文版電玩「戰國風雲」(Risk)上架被阻,因為遊戲內容涉及「攻佔各國」,有征服世界的意味,後來需要修訂為要求玩家「解放各國」,才終於准許在德國出售。此外,在2003年美國決定進軍伊拉克,當時有近50萬德國人上街反對美國軍事行動,以「反戰」主張和平的遊行來說,這是非常成熟的公民社會。
放下二元:德國經濟開創中間路線?
這些新舊事情,極有助我們更了解德國獨特與前瞻的國家風尚,當我們仍在盤算、爭拗究竟美國還是中國才是21世紀霸主,仍糾纏在「美國主導 vs. 中國模式」、「民主自由 vs. 獨裁專政」、「資本主義 vs. 共產主義」對立辯論的時候,德國近年被譽為開展出高明的「中間路線」(後來更全面的代名詞由法國學者謂:「萊茵模式」(Rhineland Capitalism)。
從經濟層面來說,它實際起源自1949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經濟部長艾哈德(Ludwig Wilhelm Erhard)主張的「社會市場經濟」,原則正是在「放任自由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之間,一般以自由市場競爭為本,輔以政治政策調節。這樣的方向使德國人均GDP原本在戰後不及英國和法國,卻在1959年已迫近英國、超越法國,到90年代總結時經已越過英法,2008年後更穩住了金融海嘯後的經濟衝擊,成為《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比較國家經濟模式的重要對象。對下而言,德國既重視企業有良好環境營利競爭,亦重視福利制度;並以「社會夥伴」(Sizialpartner)的理念促成勞資雙方訂立合同,在基本工資、工時和假期,均有工作條件法指導。
不止經濟,連政治體制非常「中道」
從政治層面來說,德國政府「基本」由總理內閣及參議院主導,但其精髓在於細節中,值得一提的是聯邦參議院和眾議院。德國兩議會能在行政效率與權力制衡之間,找到新的平衡;參議院議員由各邦官員委派組成,擅長地方行政,眾議院才是全民四年一次普選而成。然而,德國有半數以上法案,必須經由參議院通過才可生效,而德國總理作為內閣重要領袖,她的黨派通常在眾議院有半數以上的影響力,再經過眾議院選出。這樣把民意授權與行政效率非常有層次地磨合起來。
那麼,假如參議院力拒眾議院的決議案怎麼辦?這不是擺明被行政官僚為主的參議院凌駕民選議員嗎?非也,當參議院堅持否決議案時,兩院必須在「兩星期」之內,各自派出代表組成「協調委員會」,務求達成折衷方案,一旦有了新方案眾議院必須接受新協議,解決了無盡的爭議和互相「拖死」對方的困局。
德國把重要價值寫進《基本法》
此外,德國《基本法》鼓吹自由平等並非空談,1994年把環境保育、男女平等、保護殘疾人士明文寫進視為國家宗旨。涉及重要體制價值和權益的條文,即使眾議院高達三分之二表決通過,再由參議院三分之二通過,也不得作出修改。那些條文是甚麼?就是三權分立、民主、法治等原則,以及任何捍衛人類尊嚴、自由與平等的內容均不得作出修改,這是凌駕民主多數決的。
外交上,德國不但放下戰爭芥蒂,走向和平,也沒有對美國常存敵意,甚至普遍德國人對美國有好感。而德國比美國更柔韌地處理國際問題,她們十分重視未來威脅全人類的氣候問題,主張預先規劃、數據為本、充分合作,這並非德國總理默克爾一人的特殊氣質,卻也是德國文化重點之一。
中國的落伍跟德國的大勢成鮮明對比
說到這裡,並不是說有單一國家是完美的,相信無人否認現實充滿落差,但國家質素還是可有比較。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充滿歷史心理包袱,放不下近代中國受戰敗之辱,放不下中、美外交對抗。所謂主張科學觀、技術處理,旨在經濟數據與國防上,跟美國鬥爭世界強國地位。
中國人喜歡標籤一套思想究竟「來自」東方抑或西方,反駁理據熱愛提出「它是來自西方的」,把文化起源視為重點,並非融和百家之長,去蕪存菁。國內仍老舊借民族主義觀念穩住一黨專政,所謂中國夢,不是宣傳重要的理想價值, 一心復興偉大的中華民族,早一句「中國很好」、晚一句「中國強大」。既然中國宣稱國民是愛好和平的民族,重視傳統文化,那麼,任何自高自大、對抗鬥爭的氣焰,應該揚棄,回到和而不同,謙虛樸實的本位。
歷史最諷刺的是,一個曾經透過發動大型戰爭震驚世人的德國,戰後反而更似近代中國一直追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理念,能夠承受過去種種自強不息,背後有一整套精神理念支撐具體政策,努力實踐,不作空談。展望2017年或更遠的將來,中國與其走陳舊迂腐的中國夢,兩極對立,倒不如盡快覺察全球大勢所在:21世紀令人尊崇的大國,極可能是德國而不是中國。
資料來源:
- 賴麗琇著:《這就是德國:柏林圍牆倒榻後的富國之路》,台灣商務出版,2015年10月1日。
- 德國法律將要求Facebook等社交媒體刪除假新聞和仇恨言論(華爾街日報)
- 圍繞中國捕獲美國無人潛航器的緊張局面持續(華爾街日報)
- 彭明輝:萊因模式──奇蹟或假象?
- 特朗普未上任美總統 獲選《時代》風雲人物(東方日報)
- 奧巴馬對社交網假新聞表態 稱不辨真假會威脅民主(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