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人機大戰落幕,棋王柯潔三戰全負、而昨日的五大頂尖高手對陣AlphaGo同樣以失敗告終。許多人難免疑惑:19歲的棋王柯潔,足以代表人類棋力的最高水平對戰人工智慧嗎?

這個答案在圍棋界是毫無疑問的:1997年出生的柯潔,10歲定段成為職業棋士;2015年17歲獲得首座世界冠軍,至今獲得四座世界冠軍,近三年的戰績等級分也穩居世界第一。然而職業棋士的年齡與表現,值得科學界等不同領域深思。

棋士的「顛峰年齡」:16~30歲

1965年,23歲的林海峰以天才之姿在名人挑戰賽前夕嶄露頭角,45歲的名人衛冕者坂田榮男曾說「不可能會有23歲的名人」。這句話是東亞文化圈的典型刻板思維:像圍棋這樣博大精深的技藝,棋藝要爐火純青,必須經過歲月與經驗長年的洗鍊。但林海峰以四勝二敗擊敗坂田震驚棋壇,為所有年輕棋士帶來希望,也顛覆了這個刻板的思維。

從此之後,年輕棋手幾乎成為所有世界大賽的主角:1992年17歲的南韓棋士李昌鎬奪得世界冠軍,成為世界圍棋冠軍的最年輕紀錄。去年與AlphaGo對戰的棋王李世乭12歲就成為職業棋士,20歲奪得世界冠軍。雄霸棋壇近二十年的這「二李」,在年過30之後,戰績也大幅下滑。數十年勝負分明的戰績,讓圍棋界清楚認識到:職業棋士的「顛峰年齡」大約在16至30歲。因此,目前世界各國對考取職業棋士的年齡,都做出上限規定:在台灣如果超過20歲,便不能參加職業棋士甄選,中國上限17歲、韓國18歲、日本則是23歲。

1圖片來源:林煜軒醫師提供
輸棋的一瞬間:對陣AlphaGo團體賽的五大世界冠軍高手,由左至右為:時越(26歲)、羋昱廷(21歲)、周睿羊(26歲)、陳耀燁(27歲)、唐韋星(24歲)。

從勝負分明的圍棋,我們瞭解到:即使圍棋理論日新月異,比賽需要高難度的決策與計算,心態沈穩不躁進更是勝負的關鍵。能夠具備這些條件登峰造極的,並非經過歲月經驗洗鍊的中壯年棋士,而是一群20歲左右的現任世界冠軍得主。

學界普遍缺乏「顛峰年齡」的概念

科學界曾分析:諾貝爾獎得主們的主要貢獻,大約是在他們30至40歲之間完成的。然而,現今的學界制度裡,若能在四、五年內順利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年齡已接近30歲。如果加上完成博士後研究、取得一位難求的教職、再以「年輕」助理教授之姿,從競爭激烈的學術界中得到足夠的研究資源,恐怕早已錯過30至40歲這段足以做出貢獻全世界偉大研究的學術顛峰年齡。

然而,近年來台灣的教育部、各大專院校卻明訂教師升等的年資限制。例如申請升副教授者,須任滿四年以上助理教授;申請教授者,需任滿四年以上副教授。反觀職業圍棋的段位制度,早年需從初段循序漸進升到最高九段,近年各國均採取更多彈性的變革,像是世界冠軍可直升九段。柯潔正是在17歲獲得首座世界冠軍時,由四段直接升上九段。

在醫學界,各大醫學會這幾年也紛紛延長專科醫師訓練年資。大約十年前,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三年期滿即可參加專科考試,到數年前增加為三年半,近期即將再延長為四年。科學界與醫界的知識與進展固然一日千里,但忽略能創造最重要貢獻的「顛峰年齡」,以及年輕人在顛峰年齡時,和職業棋手一樣能夠快速地吸收這些日新月異的知識、沈穩地應對進退。缺乏實證根據地定下年資門檻,絕對是學界與醫界進步的重大隱憂。圍棋界根據戰績的實證數據,重視「顛峰年齡」、彈性調整升段制度,值得學界與醫界參考借鏡。

19歲的棋王足以代表人類棋力的最高水平,在勝負的世界裡毫無懸念。其他領域的「顛峰年齡」,也需要根據實證研究;如何讓正值顛峰年齡的菁英們貢獻世界,值得更好的制度與政策改變。

本文經林煜軒醫師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