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是對非一般性仲介商的統稱,因為買賣的東西只能檯面下處理,所以利潤空間大,每當出現他們認為有利可圖的商機,會像受到驚嚇的牛群一樣,拔腿狂奔而至,故有黃牛之稱號。
黃牛是商業交易中的必然現象,要化解也必須是由制度而非法律手段應對。
熱門的演唱會入場券,排隊限量款式的包包,一張過年返鄉的車票,無論是你在鍵盤前按到手指抽筋,還是你在長長隊伍中站到雙腳無力,「已售完」的牌子宿命般早早掛起,「秒殺」是實在發生於眼前而不只是遊戲。正當你無奈低頭準備轉身離去,總有人會壓低帽沿湊過來低聲暗語,渴望許久的東西就在伸手可及之處招喚著你,就算荷包必須失血更加徹底,我猜,你也甘之如飴。
黃牛,是對非一般性仲介商的統稱,因為買賣的東西只能檯面下處理,所以利潤空間大,每當出現他們認為有利可圖的商機,會像受到驚嚇的牛群一樣,拔腿狂奔而至,故有黃牛之稱號。
在商言商,有錢可賺的各式各樣機會,必然會有滿足此需求的職業孕育而生,他們的存在也代表該商品的定價或銷售模式仍有思考調整的空間,以下教練就以演唱會門票舉例,由黃牛的角度出發,聊聊為什麼這塊利潤會如此誘人。
黃牛為何有辦法在市場上生存?
一、稀缺性:無論是到場排隊或是線上搶購,表演的入場券就只有這些數量,當想買的人數高於總票數很多時,票卷的稀缺性自然推高其價格,這也是黃牛總鎖定熱門場次無論價格盡可能大量買入的原因。他們手上有越多票,代表外面的票越少,價格就越容易受他們的操控。
二、流動性:在沒有合法的買賣平台下,想買票的人和想賣票的人不容易接觸,票卷本身的流動性差,就更會造成缺貨效應放大。並不是沒有人想賣,但買家只接觸到黃牛,很可能以為市場上只剩下黃牛手上有票。
三、資訊落差:因為這類買賣上不了檯面,價格也就能隨便喊,買家沒有近期的成交價格可參考,一張票被拉高數成、甚至數倍價格,都是有可能的情況。黃牛只要成功以高價賣出部份,基本已經收回全部本金不至虧損,剩餘票卷賣多少都是獲利。
四、其他:例如假賣票真詐騙,或是製作假的票券,這已經超越本篇討論範圍,暫不深究。
控管黃牛亂象的可能方法
針對這些利潤來源想出解決方式,才是控管黃牛亂象的有用方法,以演唱會來說,要判斷買票的是粉絲還是黃牛,可由兩個關鍵因素決定:一是買票者是否會進場?黃牛可能也是粉絲,但無論他多胖都不需要十個位子;二是買票者再賣出票的機率有多少?粉絲買到票就差沒有找個保險箱鎖起來,再賣出的機率極低,黃牛則相反,他必須把票賣出才有利潤可言,否則對他來說就是廢紙一張。
由此可採用以下的幾個流程:
一、購票時使用登記和隨機抽籤制度,規定一人可登記兩張,並需要預付訂金或預刷信用卡,登記結束後以隨機抽出的方式決定,中籤者獲得入場券,沒中者退還訂金。目前第三方支付等工具普及率不斷提高,預扣訂金再退訂金的動作彈指可成,但對於黃牛來說,因為取得票卷的數量變成無法控制,就算找來人頭戶,也將大幅度提高取得成本,能夠有效減少他們的運作意圖。
二、抽中的人要憑身份證件入場,因為黃牛不會來,所以他們必須在開演前把多買的票都賣掉,但只要規定進場時要核對買票時登錄的證件,將使得黃牛買再多票也無法銷售出去,私下賣出去的票將無法入場。至此黃牛的生存空間已經很小,大比例的保護到購票者不會被惡意哄抬的價格所傷。
三、舉辦活動單位與線上網拍業者合作推出限定時間的公開交易平台。為了照顧到可能有需要的交易者,例如臨時有事無法前來的人,也讓沒抽中的粉絲有合法透明管道可購買,買賣雙方可以在此平台進行交易,買方登錄願意承接的最高價,賣方則是輸入願意轉手的最低價,由系統依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成交,由官方認證買方確實持有票券,並且在完成交易,收到賣方的款項時更改票券持有者資料,每張票券只限交易一次。此模式讓價格透明化,舉辦活動單位也可以就此評估最早訂出的票價是否合理,在下一次演出時調整票價結構。
與其全面限制禁止,不如反思改良之處,如此,任何事情都能是進步動力。
本文經股市教練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