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認為「抒情是詩的本質,叛逆才是對詩的敬意」,叛逆難嗎?順服更難,順服包含著溫柔與忍耐的功課。順服初心、順服信念,詩由此出發,由此歸返。
李進文
李進文,1965年生,台灣高雄人。現任聯合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曾任記者、明日工作室副總經理、創世紀詩社主編。
2017新作《更悲觀更要》。著有詩集《一枚西班牙錢幣的自助旅行》、《不可能;可能》、《長得像夏卡爾的光》、《除了野薑花,沒人在家》、《靜到突然》、《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散文集《微意思》、《蘋果香的眼睛》、《如果 MSN 是詩,E-mail 是散文》;圖文詩集《油菜花寫信》、動畫童詩繪本《騎鵝歷險記》及《字然課》、美術詩集《詩與藝的邂逅》;編有《Dear Epoch—創世紀詩選 1994-2004》等。
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中央日報》文學獎、臺北文學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2006年度詩人獎、文化部數位金鼎獎、入選九歌版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之新詩30家等。
詩觀
曾經我認為「抒情是詩的本質,叛逆才是對詩的敬意」,叛逆難嗎?順服更難,順服包含著溫柔與忍耐的功課。順服初心、順服信念,詩由此出發,由此歸返。
沒有什麼文體比微笑更開闊
麒麟的外形,「其為形也不類,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什麼都不像,古時認為世道不彰,才會出現麒麟,故認為麒麟為不祥之物,因為他的出現代表亂世。其實不是,在《詩經.麟趾》中是喜慶,其後經過孔子、韓愈等人解釋,認為「麟者仁獸」,他們從麒麟投映到對人世的悲憫。
悲憫,是詩人的要件。我寫《微意思》一書,除了希望它懷有詩的本質「悲憫」,我也期盼它「什麼都不像」,彷彿麒麟「其為形也不類」。介在散文、詩、散文詩的模糊地帶,不受「文體」侷限,練習一種書寫的自由,同時讓它「輕」一點,所謂「禮輕情意重」,輕一點的好處是易於傳達和分享一份心意,深入淺出,朝微言大義努力(雖然達不到),我希望在寫詩多年後,有些嘗試和改變。總覺得「有意思」比「有意義」要來得動人。
這種「自由體」, 亦有其脈絡。蘇東坡〈記承天寺夜遊〉,劉禹錫〈陋室銘〉,陶淵明〈五柳先生〉,甚至鲁迅《野草》都不是純粹的「散文詩」,但它們都是有詩意又兼具散文的飄逸。西方屠格涅夫、泰戈爾的作品,更早之前《拉封登寓言》、13世紀伊斯蘭神祕主義詩人魯米、近代詩人木心的隨筆,我們也都可以讀到這種自由體的文字。
我不想去定義散文詩,所以刻意從《微意思》這集子裡節錄,對我來說,《微意思》一方面是向前人致意,一方面是向寫詩的自己挑戰,用一種自己熱愛的自由的方式,把心中的「詩」用另一種方式完整地呈現出來。這樣一整本書,創作的過程最難的是,要用減法,不斷提醒自己使用最少的字去說出最多,還有避免題材重複,或過於執著在文藻的表面。
算來有十年,我熱中這樣的自由(體),卻也從未讓它單獨成集,它總是融化在我的散文和詩。2004年出版的詩集《長得像夏卡爾的光》有它,其後在散文集《如果MSN是詩,E-mail是散文》、詩集《除了野薑花,沒人在家》、《靜到突然》和《雨天脫隊的點點滴滴》都有它,甚至記事簿、簡訊、臉書,也有它。它是我骨子裡溺愛的表達方式,或許更符合我的性情。
好吧,若硬要問我什麼是「散文詩」,我還是只能這樣回答:我希望它可以吉光片羽,不定義、不類型、不解釋,就讓它隨喜,有愛,天馬行空。我享受這樣的書寫趣味,而這樣的書寫也默默陪伴我度過不少隱晦的時光,讓生活找到一個支點。
讓我試著以感覺思考,用想像力寫日常,將深刻寫在水面,把輕盈泊靠在抬頭可見的雲間。分享心中「有意思」的真情實意。這些吉光片羽,讓我們可以互遞溫熱。經常,我想要在遞出之際,讓他人分享而不是分擔,即便讀了以後僅僅微微一笑,笑是詩意。這是我一個人的意見。
愛蜜麗.狄瑾蓀
每次她走進深林就化作一隻鷦鷯,棲止一枝,定靜,靜到青苔都爬上了喙。她啄些月光、飲點露,她不一定不快樂。天亮前,霧漸漸散了,她飛出深林,恢復成女子,形體嬌小,赤足輕盈,棕色緞帶繫著的馬尾左右晃,她不一定快樂。松鼠和曙光在深林出口目送她,她就這樣不押韻地走走跳跳,一個人,她一個人愛過,飛過,深入骨髓過。
動作片
洗衣、脫水,轟隆隆的馬達終於閉嘴。陽臺外那株菩提樹反倒趁機抽高蟬嘶。我正要晾自己的衣服,忽見街上一人穿著跟我手中的一模一樣,而且他橫越馬路的方向似乎就是我家,他跌倒,模樣像一把斧頭,一輛轎車正疾速撞向他……千鈞一髮之際,我把他晾起來,他在滴水。
寓言
神話中的洪水來臨。床漂浮水面。床上躺著天光雲影,懶懶的,不想徘徊。一頭豬在全市最高的樓頂朝我微笑,我跟牠揮手,多麼可敬的求生意志!器官鮮美靈動地迤邐過街角。各國的國旗,軟趴趴地搭在紅綠燈桿上。我敞開我在網路上建構的宅,熱情地大喊:「多餘的人歡迎光臨!請進……若不嫌棄就請進我狹窄的一念之間。」然後,我以插畫方式潛入水底,用一道銳利的傷疤割斷他們與昨日世界的聯繫。
相關書摘 ►【台灣當代散文詩選】李長青:字典、一日三省、日曆、開罐器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躍場:台灣當代散文詩詩人選》,九歌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李長青、若爾・諾爾/主編
提到散文詩之起源,一般都認為始自波特萊爾,他的散文詩集《巴黎之憂鬱》(Le Spleen De Paris)也公認為最早的散文詩集。而這是台灣第一本散文詩選。書名「躍場」,係引用台灣已故著名散文詩詩人商禽先生之同名詩題。「躍場」原意為山路上的避車空間,這個岔出的空間引發了詩人種種超現實和現實的聯想,也正如散文詩以詩質為要件,兼容了散文與詩的美感,在逸出的自由空間裡自由揮灑。
如學者陳巍仁曾論,「相對於其他地區的華文散文詩,台灣散文詩可說極具辨識度。當大多數散文詩還受困於文類辨識的灰色區域時,台灣散文詩卻迅速在『詩』的隊伍站穩了地位」,散文詩在台灣可說面貌清晰,風格特具,文類的形式表現幾臻熟成,已散發相當程度的光能與熱力。本詩選廣泛收錄台灣散文詩代表詩人與作品,入選的二十三名詩人,年紀相差半個世紀,從五〇年代到網路時代,跨越鉛筆、毛筆、鋼筆、原子筆、電子筆到鍵盤,從白紙、稿紙、電腦到筆電與手機寫作。
書中所選錄詩人及詩作均能表現散文詩寫作特質,題材創新,技巧獨特,內容豐富。每位詩人且均自撰寫作散文詩的心路歷程與詩觀,為讀者和詩學研究者提供了可貴的史料。眾多詩人集合在台灣第一本散文詩選集,並肩穿越詩路崎嶇的甬道,各自表現散文詩的理路與景致,共同為當代台灣文學,凸顯出一幅幅精美動人的浮世繪。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朱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