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並非只是追尋和吸收過去的思想,而是懷著「批判性思考」去仔細審視事物。事實上,「哲學性思考」是人文學中最重要的一環,核心概念就是「批判精神」。
文:牟起龍
從人文學中能夠得到的實用能力
對於一項知識是否有實用性,人們最常問的是:「這個可以拿來幹嘛?」許多人因為不知道人文素養「可以拿來幹嘛」,而認為人文學不實用。
但是,為什麼會有「可以拿來幹嘛」的質疑呢?本書所要回答的,與實用性相關的問題,不是「可以拿來幹嘛」,而是「為什麼要用」、「如何使用」。「可以拿來幹嘛」涉及「目的」,將學問當成一種「工具」。除了人文學之外,其他學問領域所學到的知識可以當成什麼工具,都能輕易地掌握。主修經營學的話,管理知識和能力成為工具;專攻醫學的話,醫學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也能成為工具,因此以「工具」目的來看待所有的學問和專攻。
相反地,人文學完全不同。人文學是「以人為本」的學問,學習人文學注重的是本身的改變和提升,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 曾指出重要的理性規範:「人即目的,而非工具。」人類並不是為了達到目的而誕生的工具人,人文學也不是為了達到目地而誕生的工具學問,而是為了達到更好的狀態、更高尚的人格而存在。
然而,單純以人文學不是創造工具的學問,便認為人文學沒有實用性,是一種誤判,即使有些人文學的內容看起來像是拒絕與實用性連結,事實上是人文學主張不以實用性衡量,自然沒有教導實用性。加上成熟且聰明的人本身不會成為工具,但他所擁有的內涵可以運用在企業經營上,或許就在我們預料不到的瞬間發光發熱,近來這樣的效果開始引人矚目。
透過人文學的訓練可以增強企業需要的實用「能力」,但是人文學怎樣才能具有實用性?這在人文學內部是難解的問題,也是部分的人文學家認為,人文學的本質與實用性有一定距離的原因。
人文學的學習過程,看起來就像是學習「純粹的學問」,閱讀哲學經典和文學書籍,以及研究歷史,這些知識無法馬上在社會中運用,看起來像是為了獲得「真理」與「智慧」,在高尚且純粹目的下學習,因此,許多人稱人文學為純粹的學問。純粹的學問雖然也可能具有實用性,但根本目的並非為此,純粹的學問以「探究真理」和「解決好奇心」為目的。自然科學雖然也是一門純粹的學問,但科學可以立即連結技術,因此在實用性層面上,比較之下人文學較不實用。
那麼,純粹的人文學如何具有實用性?「純粹」在本質上追求的,是否與「實用」相反呢?或許本質上有所不同,結果卻可能是一致的。例如,物理學、生物學也可說是純粹的學問,但學習物理學與生物學,能將知識轉變為實用的技術,換句話說,社會上如何運用學問,與學問的特性無關,這是因為學問可以衍生實用性,即使學問本身並不懷有那樣的目的。
人文學看起來毫不實用,第一個理由是閱讀與現實生活距離遙遠的經典,或是深究哲學思想。人文學為什麼要研究經典或久遠以前的思想呢?因為人文學不像自然科學,只著重現代社會用得上的,用不上的就予以拋棄。人文學持續保存經典,研究並傳承,自然科學則認為除了正確的知識或核心內容之外,沒有必要學習過去的知識,以是否符合現實世界來評斷對與錯,認為只有被同時代接受的常態科學(Normal Science)才正確。然而,在人文學中對或錯有多樣的解釋面向,如果是受過去影響的思想,則以當時的觀點重新審視。這就是自然科學與人文學最大的差異,因此,學習經典著作對人文學來說不可或缺。
人文學看起來毫不實用,第二個理由是人文學的經典著作注重追求「精神上」的知識,而非現實或物質上的事物,這也是人文學被稱為「精神科學」的原因。柏拉圖的思想是西洋哲學的根源,對於人文學的影響至今未減。他的影響有多大呢?英國哲學家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說:「日後所有的西方哲學,不過是對柏拉圖思想的註解。」這句話受到諸多認可。柏拉圖的中心思想重視精神領域中的「理型」(idea),而非所知覺到的現實世界。
東洋思想的潮流重視精神更勝於物質,自然不必多說。東洋哲學主要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哲學等三個主要流派,這三個流派的思想雖然互相排斥,共通點是重視精神層面大於現實和物質層面。孔孟為儒學的代表思想家,重視仁、義、禮、智等道德;後代同屬儒學哲學的朱子學(性理學)認為,上天與精神結合的「理」,比土地與現實結合的「氣」更重要;道家探討個人的心靈與精神層次;佛教則是參透現實的苦痛,主張以超越克服執著。
由於上述這兩個理由,許多人認為純粹的人文學,與實用性的距離十分遙遠,是無法確切反映現代社會的學問。然而,在這裡必須注意的是,人文學並非只是追尋和吸收過去的思想,而是懷著「批判性思考」去仔細審視事物。事實上,「哲學性思考」是人文學中最重要的一環,核心概念就是「批判精神」。了解的話就能知道,學習並探究經典著作,目的是為了能夠準確地「判斷」與「評價」,換句話說,為了做正確的判斷,必須先熟讀並正確理解經典。
與人文學不同,自然科學所學的是一絲不苟的法則,重新檢視常識科學去推翻原有的結論,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學生只要熟記並接受理論與法則即可;但是在人文學領域中,學生可以盡情地批判經典,透過辯論與論文累積批判的能力,自然而然培養出自己的觀點。此外,批判精神有助於提升教養與判斷能力,而提升個人能力就是人文學最真切的實用性。
有些人文學者主張,人文學教育應該摒棄實用性,似乎是讓所有學生以人文學系教授作為努力的目標。我們當然也需要這樣的學生,但是成為有益於社會,發揮實用性的角色,也很重要。筆者在選擇攻讀人文學之前,攻讀過程中,甚至到目前為止,都不曾認為人文學是一門不實用的學問;雖然在就業困難的現實中,曾經感受不到人文學的實用性,不過始終肯定人文學非常「實用」。人文學能夠使人覺醒和改變,提高看待世界的眼界,這種內在的能力與素養培育,雖然無法用語言或實際拿出知識來表現,但確實是有變化的,而這些變化能夠有效運用在企業裡。人文素養對於開發好的產品、塑造良好的形象、規畫好的策略,都有一定的幫助。對人文學的實用性認識,到目前為止仍然很模糊,近來因為企業矚目的趨勢,逐漸讓人文學的必要性浮上檯面,現在,就讓我們來具體了解,學習人文學之後能擁有的實用性能力是什麼吧。
企業要求的人文素養
與其說人文學學習是單純的「知識累積」,倒不如從「過程」與「訓練」來理解比較正確。因此,正確的人文學學習,不是在頭腦裡裝滿知識,而是在腦海深處累積卓越的智慧。此外,商業活動中所需要的人文學不是知識,而是其中的「素養」與「智慧」。大部分的情況中,企業將人文學用於開發商品與服務,或是運用在決策的過程裡。就算從結果看不出人文學知識的痕跡,過程中包含人文素養的產品,與一般產品有非常大的「差異」。
人文學的目的是提升人類的內涵,但內涵是一個非常抽象且模糊的概念,要怎麼去計量呢?我們使用「品德」或「德行」作為規範,人文學能夠提升我們的品性、人格、創意、品味、視野等等,人們稱呼有這些能力的人「擁有好品德」。所謂的品德與人的個性和認同密不可分,但是,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認同並不容易,因此人文素養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養成。
有些讀者可能會問,教育和學習能改變一個人內在特性的程度有多高,以及是否能有科學證明。過去有一個學派主張,人的個性和性情完全由先天遺傳決定,但心理學與認知科學的研究,都提出可以透過後天改善的科學證據。人們透過學習與訓練可以改變個人內在的特性,而這些特性的確能成為實用的「能力」。
人文學的本質是「提升品德」,「品德」或「德行」除了一般大眾所知的道德性,還包含許多現實的能力。儒家雖然重視「仁、義、禮、智」等道德性,古希臘時期的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除了道德上的品德,也重視實際的能力。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最具代表性的品德有正義、勇氣、友愛(愛情與友情)、智慧、才智、誠實、節制、健康、溫和、豪氣等;由此看來,品德不局限於道德,也包含「內在好的能力」。不過,也有與人文學關係較淺的品德,例如,亞里斯多德在著作《尼各馬科倫理學》(The Nicomachean Ethics)中提到的「機智」也可看作是品德,但很難說研究人文學能提升這樣的能力。
那麼,內在的品德如何運用在企業裡呢?數學公式、機械設備或技術等肉眼看得見的工具,功效得以估計,抽象的品德有何功效卻很難推估。
品德的運用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具有人文素養(品德)的人才,透過品德創造「出色的成果」,品德若無法展現在行為上,則完全無用且毫無意義。具有智慧品德的人會根據智慧行動,具有善良品德的人則做善行。因此,每個人以自己所擁有的品德,做出好的行為,進而創造出成果。
第二,良好的品德可附加在企業或商品本身之上。企業被稱為「法人」,視為行為個體,而產品也可被視為獨立的個體或行為者。因此,充分理解各種品德,提升成員的內涵,便可為企業與產品帶來良好的形象。
透過人文學可以得到企業所需要的品德,大致可整理為以下五種,這裡將五種品德與相關的領域結合在一起。
- 高雅與高品質
- 倫理與道德
- 創意與訊息內容的應用能力
- 以人為本的觀點與對他人的理解
- 批判性思考與表達能力
學習人文學有助於培養這五種品德與素養,能對企業產生幫助,並且帶來好的成果。簡單來說,「高雅與高品質」可以提升產品與企業的風格;「倫理與道德」能夠提升企業的道德觀,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也可以提升企業內部的信任與向心力;「創意與訊息內容的應用能力」能夠開發有創意的商品和服務,製作富涵人文意義的商品;「以人為本的觀點與對他人的理解」有助於從使用者的觀點,開發消費者想要的商品;最後,「批判性思考」能夠幫助企業做出正確的決策,提早避開危險,「表達能力」則是具有邏輯的話語及文字,尤其有助於寫出具說服力的文章。下圖呈現這五種素養的關聯。
圖中這五種素養之間的距離看似遙遠,但不代表它們毫無關聯,間接、無意間的因果效應也可產生正面的影響,因此在學習人文學的過程中,並不是將這五種能力分開,各自學習和發展,而是視為一個整體來培養。
在「第二部」,會逐一討論如何將這五種人文素養運用在企業中。或許有人會問:「這些素養只能透過人文學來培養嗎?」後面會提到,透過人文學能夠提升這五種素養,這是在其他領域中無法獲得,專屬於人文學的「獨特性」。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有人可能天生就有某種素養特別突出,但即使生來沒有這種天賦,認真學習人文學後也能夠擁有。
企業徵才的時候,大多只看「科系」和「成績」,而不看其他能力的原因是,學校裡學到的理論與工作現場所發生的事,有非常大的差異,工科畢業生進入公司之後,必須學習必要的新技術,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企業在選擇員工的時候,看重的是個人往後能夠運用的「基本能力」。人文素養雖然一開始不知道如何運用,卻有可能在工作現場派上用場,以下將探討人文素養在企業活動中,扮演什麼樣舉足輕重的角色。
相關書摘 ►《人文學,翻轉企業未來》:人文學如何培養「批判性思考」?
本文摘錄自《人文學,翻轉企業未來!:Google、Apple、Intel正在找的人才》,本事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牟起龍
譯者:鄒宜姮、謝麗玲
在這快速變遷的時代,「技術導向」的企業守則不再是唯一生存之道,有時1%的差異更是決勝關鍵——就是「人文學」!
Google、Intel、Apple、SAMSUNG、KIA、Volvo、ROLEX、星巴克、可口可樂、愛迪達、TOMS、樂高、暴雪娛樂、任天堂、樂天集團……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產業都有一個共同點:人文學。為什麼一流企業都開始重視人文學的培養?因為,人文素養在技術差異日益縮簡的情況下,更能幫助企業增加價值!
全球最大連鎖咖啡店星巴克為何將人文學分析融入經營理念?關鍵在於——一般經營學只計算一天裡顧客喝了幾杯咖啡,人文學卻會分析顧客喝咖啡時的體驗!
本書介紹數十家企業成功掌握人文學觀點——「技術應該要配合人」,成功調整企業體質的案例。生產的核心是製造大眾需要、具有價值的產品。沒有考慮消費者觀點,像是泛泰、Segway、Google眼鏡等產品,最終結果不是減產就是停產。而人們選擇的產品則可以持續生產,未來就是爭取消費者選擇的競爭,而這競爭的關鍵就在於企業人所擁有的人文素養能力。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潘柏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