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榎本博明

「同齡者應該獲得相同待遇」的幻想

為什麼腹黑害人狂會想盡辦法算計別人,還為此不擇手段?

在本章,我們要分析的是團體、組織當中運作的心理機制。

首先來想想看,為什麼算計別人的心理在日本社會特別明顯?

日本社會的特徵之一,就是「人人同等」的意識非常強烈,這就是所謂的「日式平等主義」。

例如,社會上廣泛認為「同齡者應該獲得相同待遇」,所以學校原則上沒有跳級制度,也不會隨便淘汰學生。

照理來說,如果學校能夠因材施教,依照學生能力調整教學方式,教學效果也會更加顯著。然而,一旦實施能力分班,便會引起社會大眾的反彈,開始紛紛為放牛班的孩子打抱不平。

企業和公家機關也一樣,原則上都實施年功序列制度,盡可能減少同輩之間的差別待遇。之所以產生這種制度,正是因為社會上普遍認為,同時進入公司的人應該一起升遷,否則有失公允。

在這方面,心理學上的「母性原理」發揮了強烈的作用。

先來簡單地談談「父性原理」和「母性原理」是什麼吧。

父性原理的特色是「區分」的能力。

區分好孩子和壞孩子、強壯的孩子和弱小的孩子、優秀的孩子和頑劣的孩子,這就是父性原理的特質。

在歐美社會,父性原理的功能十分顯著,因此對他們來說,以能力、個性等指標區別每個人是很自然的,能力低下、一事無成的人也會立刻被淘汰。

書念不好的孩子必須留級,再不改善就會被退學。職場上也是如此,拿不出成績的人會遭到降職,甚至開除。在父性原理的督促之下,許多人不斷磨練自己、提升能力。

不過,父性原理雖然鍛鍊了有能力的人,反過來說,對弱小的人可是毫不留情。沒有能力、無法打拚的人,將會一路跌到社會底層,於是形成兩極化的階級社會。

相反地,母性原理則具有溫柔、包容的特質。

不論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強壯的孩子、弱小的孩子,優秀的孩子、頑劣的孩子,全都一視同仁。

因此,像日本這種母性原理顯著的社會,不會以任何基準區別每個個體,也不會遺棄沒有能力、無法交出好成績的人。

母性原理雖然能夠培養出具有協調性、個性溫和者,但同時也容易放縱能力不足、沒幹勁的人。

在母性原理強勢運作下,日本社會擁有強烈的「人人同等」意識,拒絕承認能力差距。所以,當出現優秀人才,而其成就特別突出,在群體中就容易引發嫉妒、算計的心理。

「樹大招風」的日本心理

蘇維埃聯邦時代,共產黨機關報《真理報》的特派記者奧夫欽尼科夫,曾在一九六〇年代的東京生活了七年,針對日本人避免競爭、拒絕分出優劣的傾向,他是這麼描述的:

  • 「日本人不願進行明顯的競爭,為了不讓其中一方獲勝,害得另一方『沒面子』,他們在生活中發揮令人驚嘆的智慧,避免與人分出高下。」
  • 「在日本,幾乎沒有一個小學生答得出班上誰是第一名、誰吊車尾。」
  • 「年輕的人力車夫在拉車時,若是想超越較年長的車夫,必須繞道而行,神不知鬼不覺地趕到前頭,絕不可讓人看出年輕人的力道、耐力都比老車夫優秀。他們一直嚴格遵守著這不成文的規定。這種在檯面上全力抑制競爭的傾向,現到日本人的生活當中。」(摘自《一枝櫻——論日本人特質》〔一枝の桜——日本人とはなにか〕中公文庫,台灣未出版)

現代人也承襲了類似的心理。雖然西化的腳步逐漸加快,日本漸漸邁入競爭社會,但時至今日,仍是把這種顧慮視為理所當然。

像是,自己的成績比對方優秀時,便會一面開玩笑,一面強調只是「運氣好」而已,避免傷害對方的顏面,不會洋洋得意地表現出喜悅之情。

我們之所以養成這種習慣,正是因為身在重視橫向平等的社會裡,害怕招致別人的嫉妒使然。

職場上也一樣。做出優秀的業績,再怎麼高興,也不能到處炫耀,否則難保不會引人嫉恨,遭小人說壞話、扯後腿。而要是升遷了,公司同輩的態度便不再友好,身邊也不知不覺多了好幾個敵人。

「樹大招風」——這句耳熟能詳的俗語,說的正是有能力的人難免遭人嫉妒、算計。

明明「人人同等」,卻有人強出頭,真不像話——這種心理在社會上盛行,於形成「樹大招風」的現象。人人戒慎恐懼,小心不讓自己變成那棵「大樹」。在日本,橫向平等的心態較為強勢,因此越是優秀的人,這種煩惱越是揮之不去。

為什麼「人人同等」令人安心?

  • 「我幸福嗎?」
  • 「我對現在的生活滿足嗎?」

許多人不斷質問自己,卻往往找不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因為「幸福」和「滿足」都是主觀感受,缺乏客觀的判斷標準。

感受太曖昧不明,究竟幸不幸福,自己也說不上來。

「既然無法肯定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就表示我對現在的生活並不滿意吧?」雖然心裡這麼想,但真的不滿意嗎?哪裡不滿意呢?仔細想想卻又答不上來。

於是「社會比較」便會在這時發揮作用。

在心理學上,人拿自己和其他人比較的行為稱為「社會比較」。

提出社會比較過程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的美國心理學家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認為,評價自己的思考、能力是人與生俱來的行為動機,人們總想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自己的能力到什麼程度。

換言之,我們想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恰當,也想衡量自身能力的高低,這就是人的「自我評價需求」。

根據費斯廷格的理論,這時如果有客觀標準,人會採用客觀標準判斷;但如果沒有客觀標準,則會將自己的想法、能力與他人比較,藉此衡量自己的想法是否妥當、能力是高是低。

已經有無數實驗證實了這個理論。

而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缺乏絕對標準時,也會運用「社會比較」來判斷怎麼做才恰當。

《婚喪禮儀入門》這本書長年暢銷,歷久不衰,也是人人需要社會比較之故。

舉例來說,去吃喜酒、參加葬禮的時候要包多少錢,並沒有標準答案。

但包太多有點尷尬,包太少也很失禮,令人傷透腦筋,真想知道大家都包多少。這時候若有資料可以參考,告訴你什麼關係的人平均大概包多少,那還真是幫了大忙。社會比較就是這個道理。

小孩的零用錢也一樣,該給多少並沒有標準答案,給多給少都是父母的自由。但是給得太多怕寵壞孩子,給得太少又擔心不夠用,爸媽們為此苦惱不已。這時實在很想知道其他家長給孩子多少零用錢,如果有實際數據,例如「小學幾年級的小朋友,平均零用錢是幾元」,就能當作評估參考了。

money-2180338_1280Photo Credit: kschneider2991@Pixabay CC0

為什麼看到身邊的人幸福,便會覺得自己悽慘?

社會比較在判斷自己是否幸福的時候,也會派上用場。

我們透過與其他人比較,判斷自己是否幸福、是否該滿足於現在的生活。

這時,如果把非常幸福的人當作比較基準,難免會自嘆不如:「好好喔!哪像我……」忍不住覺得自己很悲慘,於是心中燃起妒火。

第一章提到媽媽們彼此嫉妒,搞得烏煙瘴氣,這也是因為她們立場相近,容易把彼此當成「社會比較」的基準所致。

  • 「別人家的小孩成績比較好……」
  • 「那一家的小孩考上了名校……」
  • 「聽說她老公升官發財了……」

看見別人家的好,就忍不住和自家相比,於是對自己的評價降低,覺得自己過得很悲慘,同時心中也升起一股豔羨之情。競爭意識較強、不服輸的人會忿忿不平地想:

  • 「為什麼我家小孩是候補,她家的小孩就是正取!」
  • 「她憑什麼過得比我好!」

越想越無法接受,競爭心態也越燒越旺。

將這樣的心態化作動力,轉而鼓勵孩子、充實自己,那倒還好;但有些人在妒火刺激之下,選擇陷害、抹黑別人,這就是「社會比較」的麻煩之處。

挑選朋友是為了抬高自我評價

任誰都不希望自己是根沒有能力的廢柴。

想維持優越的自我評價是人之常情,這種想法也對人際關係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影響。

心理學家泰瑟(Abraham Tesser)提出「自我評價維持模式」理論,認為人會為了維護、提升自我評價而行動。在人際關係當中,有兩種心理歷程正好形成對比,分別是提升自我評價的「映照歷程」,和降低自我評價的「比較歷程」。

「映照歷程」指的是對於親近人物的優異表現、出色業績等,感到與有榮焉,自我評價也跟著提升。也就是把優秀的人和自己重疊,藉此提升自我評價。

舉例來說,如果有朋友成為備受矚目的奧運代表選手,或是當上了新聞主播,我們會自豪地想跟周圍的人炫耀:「我認識那個人!」

在那位朋友成名之前,我們也許跟他不太熟,這時卻產生非常親近的感覺,自我評價也因此提高。換句話說,我們為了提升自我評價,而拉近了自己和成名朋友的心理距離。

而所謂「比較歷程」則是看見身邊的人表現優異、獲得出色業績,產生了比較心態,自我評價降低;或是反過來,當看見身邊的人表現差勁,自我評價因而提高。

例如,朋友經營企業大獲成功,成了舉世聞名的大老闆,這時如果拿自己和他相比,難免心情低落地想:「他已經是成功的企業人士了,我還在這做什麼……」

經過這麼一比,自我評價也會跟著降低。

反過來,若是看見朋友、同事在職場上表現不佳,企劃案以失敗告終等等,同情他們的同時,心裡也鬆了一口氣:「和他比起來,我還算好吧!」這時自我評價也會隨之提升。

喜歡跟無能的同業來往的原因

別人的成就會刺激「映照歷程」還是「比較歷程」,取決於本人與該項成就的相關程度(也就是重視、在乎該項成就的程度)。

別人的成就和自己高度相關時,容易刺激「比較歷程」。在這種情況,看見朋友優秀的表現和成績,自我評價降低,所以會傾向降低自己與該項成就的關連度,或是拉開自己和對方的心理距離。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舉例來說,渴望受到異性歡迎的人特別重視外貌、打扮,因此看見身邊的正妹、帥哥,便容易觸發比較歷程,降低他的自我評價,心想:「和他們相比,我看起來真悲慘!」

為了把這件事對自己的傷害降到最低,我們會在心裡搬出「不可以貌取人」這類老生常談的說法為自己辯護,降低外貌、打扮在心裡的重要性。也可能對對方採取冷漠的態度,拉開自己和對方之間的心理距離。

心理距離變遠了,這個人就比較不容易刺激比較歷程,也不容易降低我們的自我評價。

乍看之下,在背後抹黑別人、說對方「自以為很受歡迎,態度真囂張!」等等的攻擊行為,是對拉低自我評價的人進行報復,但其實是為了防止自我評價降低所做的最後掙扎。

相關書摘 ▶網路給人「全能的幻覺」,匿名性更加點燃酸民攻擊衝動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有人就是要害死你!人際關係地獄求生指南,破解酸民、小人、腹黑狂的心理機制,不再腹背受敵而鮮血淋漓》,遠流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榎本博明
譯者:簡捷

關係越親近,他們越有可能翻臉傷害你。
而現代人得了執著於「橫向平等」的病,越突出就越容易成為攻擊目標。
我們可以怎麼樣來保護自己,又不至於被發現,巧妙閃躲惡意的明槍與暗箭?

別人的不幸,是他們的定心丸
喜歡在臉書上分享生活點滴的人,請小心!
對某些人來說,你的快樂令他們感到不悅,而你的不幸則會使他們雀躍不已。
別再上傳歡喜逍遙遊的照片、曬恩愛的照片,因為這些都有可能讓你受到旁人擺明或暗地的攻擊。

「樹大招風」是團體裡的不滅定律
在職場上能力強的人總是容易招致嫉妒或眼紅。
若一失足,就可能被拉著往死裡打,難以翻身。
當事態尚未變得嚴重之前,你可以如何自保,免受謠言之苦?

人際關係地獄裡的求生指南——心理學者榎本博明引領讀者一窺腹黑小人、狠毒酸民的精神構造,深入淺出地剖析心理黑暗面。同時給予實質的建議,告訴你該怎麼做才能見招拆招,又該如何提防才能安全在社會上走跳,而不落於毒手。破解小人、酸民的訣竅就在本書裡,不用「霸氣回應」就能使他們乖乖住嘴,自動離你遠遠的!

有人就是要害死你Photo Credit: 遠流出版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