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成功之後,George Lucas又想搬出這個拍片計畫來,但當時這個話題還是太敏感,戰爭還在繼續,沒有人願意投資。後來,他就研究自己有什麼選擇:去拍《現代啟示錄》,到底想說甚麼呢?
作者:麥可・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
對談者:華特・莫屈(Walter Murch)
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
戰勝敵人的代價是,變得比敵人更野蠻
……這都是一些普通的日常詞語——是熟悉的、模糊的聲音,是在活著的每個清醒的日子裡都在用著的句子。但是……在我看來,它們極易讓人聯想起睡夢中聽見的話和噩夢中說出的隻言片語。靈魂啊!如果有一人曾與靈魂戰鬥過,我就是這個人。而且,我當時也並非在跟一個瘋子爭吵……他最後吐露的真話摧毀了一個人對人類的信念,從沒有過任何雄辯之詞具有如此的力量。他的內心也有掙扎……我看見了不可思議的靈魂之謎,它沒有節制,沒有信仰,沒有恐懼,卻是在盲目地與自己鬥爭著。
──《黑暗之心》(Heart of Daekness)
- 翁達傑:在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黑暗之心》裡,馬洛(Marlow)與寇茲在最終會面時,兩人之間的道德爭論並未明明白白寫出來,只有一段段悚然的描寫。馬洛大談為了挽救寇茲的靈魂而進行的戰鬥,到最後馬洛才放棄。我的記憶中,電影《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最後那一場在寇茲營地的戲,裡面總是煙霧繚繞,鬼影重重,只看見白蘭度隱隱約約的身影。對我來說,這場高潮戲沒有電影其他部分所具有的那種危險感和清晰性,我不是完全信服那種「宗教」的或「神祕」的調子。我想知道你在重剪此片的過程中,是否發現還存在其他的素材,可以讓高潮更明晰,而不那麼晦澀?
莫屈:嗯,我們增加了一場戲,發生在寇茲營地,那是在韋勒的精神和肉體都崩潰之後。他困在一個金屬的運輸箱裡,是軍用集裝箱,暴曬在烈日之下。門開了,看見馬龍・白蘭度(寇茲)。他坐下來,身邊圍著柬埔寨兒童,宛如一個開心的菩薩。他開始向韋勒朗讀1967年前後《時代》週刊的三個段落,寫的是這場戰爭進展得多麼地好。他離開時,把文章扔向韋勒說:「這些我們過後再談。」韋勒想站起來,卻又倒下,然後被帶到廟宇裡面。
增加的這一段,讓你可以看到白晝光線下的寇茲全身。這一點很重要:他神志清晰,充滿嘲諷和權威感。它也預示了影片的下一部分,寇茲那段「一堆小手臂」獨白:他認識到,沒有乾淨的道路可以通向勝利;你必須在地面上打一場這樣的戰爭,最後你必須變得跟你的敵人同樣野蠻,只是為了戰勝他們。但你能嗎?你要付出什麼代價?對於寇茲那樣一個知書達理的人,在他一心想要溯江而上的時候,很可能早已變得比他的對手更野蠻,因為他有更多的資源。
無論怎麼看,寇茲個人付出的代價是他的理性:他不可能在實施野蠻暴行的同時,還保持著他本來的人性面貌。讓我們來看看,加進這場戲之後,全片的化學平衡會如何轉移呢?這將會非常有意思!
- 翁達傑:或許它能讓我們更加身臨其境,這比在半明半暗之中看到寇茲的抽象身影,更能感受到彼時彼地。
莫屈:希望是這樣。它肯定能進一步放大影片前一部分在法國人橡膠樹園裡的討論。他們爭論著十五年前在越南面臨的同一個問題,只不過那是法國版本:遠赴戰場的一名士兵,如果知道自己在家鄉正被抗議者詆毀?而抗議者對於士兵在外面陷入的困境一無所知時,士兵將做何感受?還有,士兵為何會被置於那樣的困境裡呢?法國人待在越南,是因為在世界的那一角落,他們曾是殖民者……
這很像目前發生在辛巴威的事。白人農場主人認為土地屬於他們,按照他們的邏輯,這裡是家園,他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四代,這足以令他們相信這土地屬於他們,而他們也沒有其他的土地。但是,他們的先人卻趕走了這裡的人們,本來這裡的人們在這同一塊土地上已經生活了幾百年,幾千幾萬年。
而美國人在越南沒有任何那樣的歷史。東南亞除了菲律賓群島以外,從來不是美國利益的一部分。所以,一直有很多問題在縈繞著:我們來這兒幹什麼?我們以為自己在完成什麼使命?法國人對這些問題有非常確定的、個人化的回答,雖然他們失敗了。
- 翁達傑:白蘭度的獨白是否是即興的呢?
莫屈:是的,白蘭度沒有背誦任何台詞,從這個角度說他是即興的。不過,他與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Coppola)在事前一起確定了該說什麼的大致內容。
- 翁達傑:白蘭度很晚才進入劇組是吧?他與寇茲的角色貼近得多嗎?
莫屈:他在1976年9月到達菲律賓時,曾聲稱對劇本不滿。後來的討論更加糟糕,因為他的體重超重了,他答應過要減下來的。這讓他無法好好地完成角色要求的戲份。當他們在討論中僵持不下時,法蘭西斯就會說:「好吧,去讀讀《黑暗之心》,你就會明白我在談什麼。」而白蘭度則回敬他說:「我讀過《黑暗之心》!我討厭它!」法蘭西斯只好在心裡呼喊「我的上帝」。
馬龍與法蘭西斯鬧得不可開交,使得影片不得不停機一個星期左右。後來,不知道是事出偶然,還是有誰故意把一本《黑暗之心》留在白蘭度的房間裡。第二天一早,他出現時,頭髮已經剃光了。他說,我現在已經完全清楚了。原來,他一直把約翰・米利爾斯的原始劇本當成小說《黑暗之心》。
- 翁達傑:所以他之前從未讀過康拉德的原小說……
莫屈:小說對他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現在他是光頭了,跟小說裡的主角寇茲一樣。那是個轉捩點,從那以後,各方面的進展都一帆風順。問題是,他們的爭吵浪費了太多時間,而白蘭度對於合約的規定卻不肯讓步。
且不論他的片酬,反正他的檔期時間是固定不變的──他的片酬怎麼說也是好幾百萬美元吧──但他們已經在討論中失去了第一週的時間。所以,現在看來,白蘭度所有的戲都要在比預定時間減半的期限內完成才行。
他甚至想通了接受「寇茲」這個角色的姓名,而他之前對此也是很抗拒的。他在讀劇本的時候,甚至這樣說:「美國的將軍們不會姓那種姓的。他們的姓都很花俏,來自南方。我得叫做『萊利上校』什麼的才行。」於是,法蘭西斯就依了他。現在,突然間,他讀了康拉德的原著後,又願意回去當「寇茲」。這下問題就來了,因為已經拍攝了很多戲,他的角色都是被稱為「萊利上校」的。在韋勒接受任務那一場,白蘭度的角色在被提及的時候,也是叫「萊利上校」的。
- 翁達傑:那麼這場戲怎麼辦呢?
莫屈:我們不得不重新錄製對話的配音,演員的口型在說「萊利上校」,而實際人們聽到的是「寇茲上校」。剪接時我們對口型對得非常小心,你可以仔細聽聽、看看這一段……
- 翁達傑:那是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飾演的一個跑龍套的小軍官,喊了一聲「寇茲上校」。我猜他的口型是「萊利」。這確實拍得很奇怪。
莫屈:為《現代啟示錄》執掌攝影機的是義大利人,他不懂英語。拍這場戲時,法蘭西斯對他說:「要是你覺得無聊,就隨便搖搖鏡頭。」他的理由是,韋勒因為前一天大醉,當時正頭痛欲裂,而這個機位是他的主觀視線。結果造成這些鏡頭的剪接複雜透頂,我根本無法預知哪個角色會何時入鏡。在一段重要對白的中間,攝影機卻向左邊漂移過去,而演員也搞不清楚攝影機在什麼時候會對著他們。這為表演帶來一種非同一般的不安感,你甚至看到哈里遜・福特轉頭在找攝影機在哪兒,但這個鏡頭有種奇妙的感覺……他似乎是狡黠地盯著韋勒在觀察,彷彿在說:這裡的一切真的瘋了。
- 翁達傑:那麼約翰・米利爾斯(John Milius)在整個拍攝期間,一直跟科波拉在一起修改劇本嗎?或者他的原始腳本只是一個起點?
莫屈:我想約翰確實去了菲律賓。在埃莉諾・科波拉(Eleanor Coppola)為《現代啟示錄》的製作過程拍攝的紀錄片《現代啟示錄拍攝紀錄》(Hearts of Darkness: A Filmmaker’s Apocalypse,1991)裡,有一段比較好笑,我記得是約翰飛到菲律賓去,企圖糾正法蘭西斯做的某件事。結果,法蘭西斯拿出自己的個人魅力和強大的說服力來應對,約翰回來後竟完全變了個人。那種感覺是,如果有必要,讓他跟著法蘭西斯赴湯蹈火也心甘情願。
- 翁達傑:《現代啟示錄》是他們兩人想出來的拍片計畫嗎?
莫屈:那倒不是。最開始是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要導這部影片,它是喬治和約翰一起為西洋鏡電影公司寫的,那是在1969年的時候。後來,華納兄弟公司取消了對西洋鏡電影公司的投資,這個拍片計畫就暫時擱置了。在1973年的《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成功之後,喬治又想搬出這個拍片計畫來,但當時這個話題還是太敏感,戰爭還在繼續,沒有人願意投資這樣的東西。後來,喬治就研究自己有什麼選擇:他去拍《現代啟示錄》,到底想說什麼呢?他要說的話最後總結下來是:一小群人可以僅憑信念的力量,擊敗一個巨人般的強權。於是,他對自己說,好吧,如果這個話題以當代題材呈現,在政治上太敏感了,我就把故事的基本框架改在太空裡,讓它發生在很久以前的一個遙遠星系。反抗軍其實就是北越,而帝國就是美國。如果你擁有了「原力」,無論你多麼弱小,都能擊潰那強大的霸權。《星際大戰》實際上是被喬治改頭換面的《現代啟示錄》。
相關書摘 ►《英倫情人》作者 vs.《教父》剪接師:小說改編成電影的難題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電影即剪接:拍電影的教科書!教父剪接師告訴你:電影敘事、影像後製、音效設計的金獎級專業奧祕》,原點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麥可・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
對談者:華特・莫屈(Walter Murch)
譯者:夏彤
大師開課!拍電影的教科書
電影導演、剪接師、音效設計、故事編劇必看!
剪接心法|電影製作|鏡頭運用|配樂混音|小說改編
《英倫情人》原著作者 vs.《教父》剪接、音效鬼才
金獎級的對談火花,激發大師級的故事力
本書透過一部電影最核心的創作者之一,華特・莫屈這位教父級剪接師的獨特視角,來探討電影創作過程的藝術特性,同時也更具體的探討處理影片中的種種問題,例如:如何避免系列情節的瓶頸;如何在影片開始的第幾分鐘做一點小小改變,以挽救第53分鐘的一場戲;如何透過增強靜默感來加強戲劇張力;甚至是如何掩蓋一個大漏洞大缺失……因為某場關鍵情節根本沒有拍攝。
主談人莫屈在書中,透過作者翁達傑的提問與互動,解說並示範了大量實用而獨特的理論,他分享了如何透過對於故事的微妙觀察、人物的一個角度與眼神、所屬的空間環境、聲音的運用……整合出一部動人的電影。
剪接的存在,不只是單獨一場戲的處理,而是對於整體結構的深刻理解。
本書特色
- 實例說明!經典電影當教科書,從人物、場景、聲音、時間感……細部剖析。
- 珍貴手稿!一窺科波拉、威爾斯的劇本筆記、備忘錄,跟著名導思考影像運作。
- 學!華特・莫屈《英倫情人》剪接筆記大公開,教你如何建立資料庫。
- 看!圖文對照深入說明,提供經典鏡頭、工作現場、幕後影像,展現電影製作的細節。
- 談!從剪接角度,教你看懂影像的敘事與邏輯;從音效角度,告訴你情緒導引重要性。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 電影
- George Lucas
- 教父
- Star Wars
- 現代啟示錄
- 法蘭西斯柯波拉
- 星球大戰
- 馬龍白蘭度
- 剪接師
- 黑暗之心
- 英倫情人
- 電影即剪接
- Michael Ondaatje
- 麥可翁達傑
- Walter M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