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電影很有可能會被追捧成新一代的Cult片。
文:劉嘉欣(愛電影,愛寫電影。電影是逃生門,逃離生活的泥沼。電影也是隨意門,看盡世間百態。)
《滅絕》(Annihilation)應該是眾多影評人在2018年最期待的電影之一。本來以為又要等好一陣子才可以在香港看到。誰不知,早前官方公佈《Annihilation》將會在Netflix上放映。翻查一下,原來發行商Paramount只負責北美及中國地區,其他地區則放在Netflix上。3月上架後,急不可待去看了,果然不負所望。
《滅》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説。描述地球受到一股不明來歷的外太空力量入侵,導致一股「泡沫」(戲内稱為Shimmer)籠罩著美國的一個沿海地帶。Lena (Natalie Portman飾)及Dr. Ventress (Jennifer Jason Leigh飾) 帶領著一班女科學家進入這個神秘領域,試圖找出入侵的來龍去脈。怎料奇怪的事逐一發生,令這班科學家身陷險境。單看故事簡介的話,可能會誤以為電影跟《ID4星際重生》(Independence Day)相類似。純為感官娛樂的觀眾亦可能會失望。事實上,電影有2001年的《怵目驚魂28天》(Donnie Darko)的影子,以文戲為主去探索一些哲理上的範疇,既有深度又高層次(Intellectual) 。
眼球上,電影相當悅目。導演Alex Garland之前執導《機械姬》(Ex-Machina),當時一鳴驚人。今次再率領同一視覺效果班底,創造出Shimmer內的神秘世界。畫面上充滿美術感。Shimmar世界內的大部分動植物一直在異變,有人與植物的混合體、有在同一桱上生長出不同的花朵等等。這些生物外表漂亮但暗藏鬼異,令人毛骨悚然。在泡沫的幻彩析射下,景觀設計上亦美得像畫一般。配樂上的運用亦是上乘,所䆁放出膨脹的壓迫感,可以媲美2016年的《異星入境》(Arrival)Jóhann Jóhannsson操刀的音效。
深層一點去看,電影中的Shimmer就代表著一種自我毀滅傾向。電影道出萬物都有這個基因。它像一顆陵鏡,光線跑進去,會在不同的方向折射出來。就像跑進Shimmer內的動植物也難逃此命運而將會變得不似原形。即使人類這種高等生物,也總是會無緣無故地做出一些會最後損害自己的事。為何要搞婚外情?為何明知道吸煙危害健康還要繼續?為何會染上毒癮?這些做法都是無法解釋的。
誘惑當前,我們有多少自制能力?當我們讓這個自我毀滅的本質拿下主導權時,人生的方向就從此不一樣,亦未必再在我們的控制範圍內。“We are all damaged goods” 電影裡的Josie (Tessa Thompson飾) 跟Anya (Gina Rodriguez飾) 都是因為執著而步上這條不歸路,但至少她們還未有完全迷失本我,在消失前還留有些許尊嚴。反觀Lena,因一時慾望而出軌,悔疚蠶蝕而無法放下執念,在臨介點關頭,即使嘗試掙扎,但再也不能重生。在最後出現的已經不是本來的自己,面目全非。
據說電影試片時惹來電影公司的不滿,原因電影太複雜又太有深度,並要求再從新剪接。雖然電影未能迎合大眾口味,不過依然是水準之作。已經很久沒有在電影後,不斷在網上尋找線索去解構電影情節,例如尾段Lena旁邊那一杯水究竟跟最初Kane(Oscar Issac飾) 的那一杯水有什麼連結?在結尾二人互相擁抱又有何意義呢?又或者到最後Lena眼眸發出的光芒又是否在回應這股外太空力量呢?我也開始走火入魔了。此電影很有可能會被追捧成新一代的Cult片。
責任編輯:歐嘉俊
核稿編輯:tnl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