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志翰

第十四屆全國大選今日(5月9日)投票,直到成績揭曉前未知誰掌聯邦和各州政權。(編按:馬來西亞選委會已於10日凌晨宣布希望聯盟席位過半)有者期望甚殷,希望藉由馬哈迪掀起的反納吉、反國陣效應催谷馬來票,聯同上屆的華印裔支持票,一舉攻下布城。暫不論會否成為事實,本文主要討論本屆選舉對公民社會價值觀的衝擊與影響。

馬來西亞是權力高度集中的聯邦制國家,加上各州和地方政府,從房屋、教育、交通、健康、工作機會,乃至個人的表達自由,政治幾乎主導影響了大部份國人的日常生活。這些政策是由勝選執政的政黨在議會立法通過,若要改換制度則胥視執政黨的政治意願。

有機會執政的兩大陣營顯然舉足輕重,許多改革議程都得獲得至少其中一方認同才可进一步實現。正因如此,政治人物坐大,公民團體與政黨之間呈現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前者似乎需遊說和依賴後者才能實現最終理想,而不一定來自後者的主動意願。若非涉及影響選票傾向或政黨利益的議題,某些政黨是否願意推動制度改革,恐怕民意未必是決定性的考量。再說「單一選區相對多數」(First Past The Post,FPTP)的選舉制度,一般上限制兩大政治陣營的競爭,某方一旦被認定是「爛壞」的,另一方就可自恃是唯一的替代選擇,挾民意自重,無視那些不符合政黨利益的改革建議。

本屆仍有不少政客進行負面競選,標籤、嘲弄、污衊和謾罵對手,不談政策只取笑政敵,似乎別人做不好自己一定比較行。在華語和其他方言的演講場合,尤其愛把對手「動物化」描繪成雞和河馬。除了熱門的廢除消費稅和大道收費站,鮮有聽聞希盟政治人物談論競選宣言裡的其他政策。縱使國陣長期執政下弊病叢生、醜聞不斷,但形容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失敗的國度,把選舉定調為「拯救馬來西亞」,未免太言過其實。

批鬥異見有違理性論政

一些社運人士為了換政府這個「大局」,不惜為反對黨聯盟搖旗吶喊。選舉固然是要作政治選擇,這無可厚非。況且社運份子和知識份子參政也非什麼新鮮事。他們雖未參選卻為選戰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身體力行實現「先換政府,再換制度」的理想,相信沒人會質疑其誠意。不過,那些偏頗具誤導性、「紅衛兵式」批鬥異見的評論作者,必須為他們的言論負責。

更大的問題是,為了急切推動「換政府」,社交網上不少政客和政黨支持者近乎失去理性論政能力。黨同伐異,只顧標籤他人,甚至口出惡言辱罵質疑者。我認為政黨論政的文化很重要,一旦上樑不正,久之必產生大批種族沙文主義支持者,成為政改絆腳石。

讓我心寒的是,有者願意迎合政客吹捧希盟首相人選馬哈迪,為其背書,無視過去二十二年破壞國家制度的惡行,刻意淡化甚至為他辯護。儘管馬哈迪已多次在不同訪談裡否認任相時期的重大污點,推諉塞責,依然有人願意相信高齡九旬的他已知錯,甚至為他的競選短片感動落淚。

即便馬哈迪領導的是一個新的種族性政黨,吸引多名巫統時期的舊部屬(如前財長達因)助選,還是有人選擇相信他願意帶領希盟改革制度。加上其政治演說鮮少描繪改革議程,甚至對消費稅、公立大學和大道收費等希盟政策出爾反爾,箇中誠意可見一斑。我們常聽見有人說勝選後要把政敵夫婦送入牢房,卻無人追究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貪腐醜聞,難道當時在位者絲毫不必負責?選擇性的正義不是真正的正義,那不過是雙重標準的政治權謀。

至於評論圈和社交網絡的最大爭議,就是為了「改朝換代」的理想,究竟底線可以妥協到多低多遠?任何政治人物和評論作者說過的話和寫過的文字,都會在網上留下痕跡,覆水難收。假使為了獲得權力,選擇「遺忘」過往的批判,叫「烈火莫熄」的廣大支持者情何以堪?

言行一致始能無懼檢驗

這攸關公信力和言行舉止的一致性,縱使他們有難言之隱,能否保持沉默而非突然急轉彎討好新舵主,辯稱一切皆為「大局」?既然敢於出爾反爾,為何不能誠實地面對批判?有些人選擇在「不對的時候」揭穿這種虛偽時,難道就該被羞辱為「自命清高」嗎?即使華社在鋪天蓋地的政治宣傳下選擇票投希盟,也應該時時攬鏡自照,切莫變成自己曾經厭惡的人。

本屆大選最諷刺的是,國陣居然剽竊民聯時期的「Hidup Rakyat(人民萬歲)」口號,希盟場合則「Hidup Tun(敦馬萬歲)1」之聲不絕於耳。還有多人決心將「Reformasi(烈火莫熄)2」和「Ketuanan Rakyat(人民至上)」貫徹始終?常有人忠告從政莫忘初衷,另一邊廂選戰開打前就先內訌暗算黨內對手了。

總之,不論這次誰來當家,公民社會仍需繼續大力推動制度改革,賦權壯大自身力量。有理想有原則公民組織必須恪守自己的定位和角色,互相支援、積極串聯,絕不能把民主改革話語權拱手讓人,淪為政黨傳聲筒。民主改革沒有捷徑,我們終究仍需努力。

本文獲當代評論授權刊登,原文請見:選舉猶如一面鏡子

註1:
「敦馬」為敦馬哈迪的簡稱。
敦(Tun)是馬國聯邦榮譽制度的一稱號,乃第一等護國有功勳章(SMN)和第一等王冠效忠勳章(SSM)佩戴者的頭銜,由最高元首冊封,象徵終身榮譽身份,受封者多為首相、首相夫人、部長、大法官、州元首等重要人物,全國上限為50人(「SMN」和「SSM」各25人)。

註2:

Reformasi為1998年安華遭馬哈迪革職後發起的民間運動,也是該運動主要的口號,其意義同英文「Reformation」、「改革」之意,中文口號音譯為「烈火莫熄」。

相關報導:

責任編輯:吳象元
核稿編輯:楊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