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蜂蜜的生產過程,和人類的活動有關。對人類而言,會產生蜂蜜的蜜蜂其實是經濟資源。這意味著,只要人類需要蜂蜜,這類蜜蜂就不會面臨威脅。
文:Julia Merlot 德國《明鏡》
譯:觀念座標
5月20日是國際蜜蜂日,不少環境保育人士發出了許多新聞稿、以及多項活動,說明蜜蜂存在的重要性。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德國漢諾威一家超市的活動:他們清空陳列架上需要授粉才能產生的食物或是食品。於是整個超市大約有60%的商品——包括蘋果、咖啡、巧克力、柳澄汁等——都消失了。
這項活動立意良善,希望讓人知道:一旦蜜蜂滅亡了,人類的糧食也將匱乏。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植物授粉確實對人類和整個生態都很重要,一般專家評估:在150種重要的糧食作物中,有70種必須依賴授粉。但蜜蜂並不是唯一會傳花授粉的昆蟲——蒼蠅、甲蟲、蝴蝶、蛾都能夠能進行散播花粉的工作。
即使有許多繪聲繪影的言論說蜜蜂大滅絕,事實上是:不是所有的蜜蜂都面臨威脅。在公關策略操作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以「拯救蜜蜂瑪雅」,讓人聯想到這個小昆蟲可愛、勤奮的形象,也許很聰明,但問題是:製造蜂蜜的蜜蜂根本沒有受到威脅。
許多蜂蜜的生產過程,和人類的活動有關。對人類而言,會產生蜂蜜的蜜蜂其實是經濟資源。這意味著,只要人類需要蜂蜜,這類蜜蜂就不會面臨威脅。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的數據,過去60年中,蜂巢的數量增加近一倍。
霍亨海姆大學的蜂類生態學者羅森克郎茲(Peter Rosenkranz)說:「產蜜蜜蜂將會是最後一種被滅絕的昆蟲。」「只要有養蜂人在,牠們就不會受到威脅。」
那蜂類大滅亡,受威脅的是什麼蜂?
這類蜂很可能是黃蜂、胡蜂類——許多這類的蜂,不為一般人所知。這類蜂通常都是獨行蜂,不會有群聚聚落。儘管不為人類所知,牠們依舊是重要的花粉傳授媒介。
而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估計,歐洲大約有10%的胡蜂類受到威脅,其中超過一半的胡蜂類並有可信賴的資料記錄。事實上,目前也還在爭論,到底有多少種昆蟲具有花粉傳授的功能。
學者推論,大面積和單一作物的農業栽種、以及城市擴張,可能是昆蟲減少的原因。
環境保育人士一直認為,農藥日日春是讓蜜蜂大量滅絕的原因。日日春所要對付的,其實不是昆蟲,而是雜草,其中類尼古丁類的化學成份可能會傷害蜜峰,因此歐洲禁止了日日春的使用。
不管政治上的措施是什麼,對一般民眾而言,如果想要保育蜜蜂,一些小措施就可以辦到,像是在自己的花園種下多樣的植物,讓蜜蜂從早春到秋天都有花粉可採。對於胡蜂而言,需要的是樹洞、或是洞穴——而且大多數的胡蜂不會螫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看:
☛ 德國保育地區過去27年飛蟲數量跌76% 科學家警告:正邁向生態末日
文章來源:Biene Maja muss nicht sterben(Der Spiegel)
責任編輯:羅元祺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