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鮮人求職季節到了,所以最近訊息匣內多了些面試履歷等求職相關的詢問,但我這陣子實在太忙,無法一一回覆訊息,只好趕快把過去幾年曾去外商面試、自己組織人才管理,或者去年在外商公司內規劃一系列的人才招募計畫所整理「職場駭客|面試攻略與求職技巧全集」給寫出來,因此寫了這系列文。

求職面試攻略(一):「希望生活與工作能夠平衡」:履歷上、面試時常見的11個失誤
求職面試攻略(二):自我介紹時善用「金字塔原理」贏得好印象

知識點

要拉近關係,問優秀同仁的特質,問面試官喜歡這間公司的原因;要創造機會給自己,調查公司產生職缺的原因;不問上網查得到的問題,不回答稍微知道;失敗經驗,不能說是因為個性,要說是缺乏經驗、方法不對。

越是後面,越是關鍵的印象

如果你有看《歌手2018》,你會發現在出場前,抽上場順序時,每個歌手都會想要越後面的號碼,不為什麼,就是因為印象會最為深刻。

相同地,面試也是,而且是團體面試更是。你若能總結前面的應徵者的答案,再添加自己的觀點,除了創造了深刻的印象之外,還能夠直接展現自己良好的邏輯與歸納能力。

相同地,在面試的最後也有這麼一個關鍵時刻,就是當面試官問了:「那麼,你有問題想問我們的嗎?」如果你以為這跟在髮廊洗頭的常見問題:「這力道與水溫有問題嗎?」一樣的回答:「沒有,謝謝。」那麼你就真的是太單純了!

問對問題,答對方向,翻轉印象

過去的經驗,面試者往往是問「薪資跟公司福利」,然而公司福利的資訊也大多會直接寫在招募的頁面上,如果我們只問「薪資跟公司福利」,基本上很難「為自己加分」,

那麼到底該怎麼問呢?這就是這篇文章想跟大家分享的!

關於面談這回事

相較於履歷與書面資料,面談比較難看出實質能力。因為面談的目的本來就不是去看出能力,而是公司的成員想瞭解,你與他們是不是有契合度。

簡言之,就是篩掉那些書面看起來極強,但合作上會變成豬隊友的人。

因此,除了看「個人之後的計畫」,是否有強烈動機與規劃之外,能否與我們並肩作戰?還只是當個學習的跳板,把經驗學完,就拍拍屁股走人?或者是跟公司過去累積的文化不太相符,就是這面談的關鍵。

另一方面,若把面試當作考試來思考的人,通常會忘記呈現個人特質、人與人的溫度與溝通能力。面談最大的地雷就是讓人感覺到:「雖然你很優秀,但我不太想跟你一起工作。」

讓我們透過七個問題,來瞭解如何問對問題,讓自己的專業性提升外,還可更加了解公司內部狀況,甚至翻轉面試官對你的整體印象。

拉近關係

1.「可以形容下在這部門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同仁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除了能讓你了解主管在意的特質之外,甚至可以進一步詢問:

在你部門中,最優秀的(實習生)同事是具備(累積)了些什麼嗎?

這會呈現出,雖然自己還沒進去公司,不過已經打算在這段時間內成為下一個公司(或主管)心目中最喜歡的同仁。如果應答的好,很容易在你身上與那一位優秀的同事產生印象上的連結,他怎麼可能還敢放過你不錄取,既然都是公司或他自己最喜歡的同仁了?

另外,你也能藉此知道,自己在這段等通知的時間內,可以多累積些什麼,而不是放著時間空等,主動學習往往是所有企業都看重的特質,不要只是當個聽到指令才做事的低等機器人。

2.「如果最後沒能進入貴公司,最大的因素是?您認為我哪方面需要再加強?」

與第一個問題相反,走一個謙遜的路線。

但是,不過,然而(一定要用三個轉折詞,因為這個問題看似謙遜,但基本上是個最能直接了解自己有多少概率能錄取的問題。)

透過面試官給出的話語角度、表情與神色,就能大概知道你有多少的錄取機會。所以我會建議是放在最後最後最後才問,如果你前面真的表現的都挺失常,那麼先用其他問題重建自己印象。

記得,面試是雙向的,除了公司在面試你,你也在面試公司,不要找了不合腳鞋子硬穿,久了一定皮破血流成河,以後就不敢穿鞋了。

所以這一個問題,也是看看主管在意的,跟你個人能提供的能力或者個人特質,是否相符?是否能成為一種建設性干涉呼應成長,如果真的不行,不要勉強自己,換間吧。

補充說明:建設性干涉:兩波在傳播發生重疊時,若兩波的波峰(或波谷)同時抵達同一地點,稱兩波在該點同相(俗話說就是有共鳴拉),干涉時會產生「最大的振幅」,稱為建設性干涉。

3. 「您喜歡這家公司嗎?為什麼?」

這個問題也是兩個走向,雖然通常是得到正面回應。

但你也能聽到一些團隊私下的狀況,看是不是你喜歡合適的氛圍。畢竟面試你的人一定待在團隊有一陣子,看看是什麼讓他堅持留在這邊。甚至,如果你在對話之中,讓他感覺到你與他在意且共鳴的事情相近的話,也容易增加好感與契合度。

不過,如果對方聽到你的問題後,反應卻是支支吾吾,或者楞了想不到怎麼回答的話,那麼我們也能知道這家公司檯面下可能有些狀況了,就算是面試官本身的問題,但你以後也是在他的部門底下做事,你就有更大的概率,成為情緒沙包了。(笑)

調查公司

4. 「請問這個職缺是怎麼產生的?」

一個公司的職缺,多半來自於兩個狀況:

  1. 組織擴張,有多的業務內容。
  2. 原有的員工離職,工作流程出現缺口。

這問題可以知道自己未來的角色定位,是屬於彈性高可以多嘗試的(1)還是先達成原有工作流程的穩定的(2)。也能瞭解面試官心中對於這職位的個人看法?在公司之中的重要性?甚至這樣的職缺會持續多久?

如果你前面表現很好,那麼這個問題就能再次確認這位置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你前面表現尚可,那可以趁這機會,讓對方提出需求,然後你就要適度的去表現自己是符合這個需求與狀況的。

5knukpgywbihcouotujf7o8nvjthop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s

後續聯繫

5.「詢問姓名、職稱與聯絡方式」

通常面試開始時,面試官會先把自己名片遞上,但也有例外。

比起一直用職位稱呼,加上名字,「OO經理」(大公司),「暱稱XX」(新創、小規模公司),都親切許多。

問聯繫方式,就表示你希望能後續聯繫,基本上都會給你,但如果你被打槍的話,那十之八九就知道你不可能錄取了,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如果你真的被詢問「要聯絡資訊的原因」,可以這樣說:

  • 希望能知道在這段時間我能多做些什麼準備、充實自己。
  • 對於今天提出的計畫與目標,我還想補充一些資料給您。
  • 希望能跟給我很多啟發的前輩保持聯繫。

總之,記得回到家後,寫封感謝追蹤信件,這是最後的自我行銷加分機會,因為你能在家裡重新思索著,今日接收的一切訊息,重新整理對方的需求與地雷,避免地雷,專注把需求與自己連結,或許會重新獲得一次機會。

千萬不要

6. 不問「罐頭問題」;不回答「稍微知道」

絕對不能問萬用問題,就是網路上都可以查到的問題。

例如:「請問你們的組織文化?」、「請問實習的時間長度?」等這種大家都會問,或者完全不該問(已經提供的資料),不僅不會加強你的印象,還會造成不好的印象。也表示你根本還沒看過我的前幾篇文章。(斜笑)

但如果你前面都沒機會問,一直到後面才有機會,那麼請將問題個人化與具體化,例如:

我在粉絲專頁與最近的一篇動態中,個人認為相對於XXX,OOO應該是你們組織的這期的關鍵所在,我也認為要往_______發展,才能抓住下期的關鍵。除此之外,請問還有什麼部分,是讓你們突出的地方嗎?

顯示自己有先做功課,並以觀察到的例子與資料,去讓問題具體化。另一方面,若被問:「你有看過我們的OOO嗎?」(例如:官方網站上的某個資訊)絕對不能回答:「稍微看過。」請試著用自己的看法與角度去回答出有觀點有思考的答案,你不是去當點頭機器人,請當個有思想的人。

7. 被問失敗經驗,不要歸咎於個性

「說說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失敗經驗?」

如果公司在最後這樣問,並不是想挖苦你。因為主管知道每個人都會失敗,「當你做的參與的事情與項目越多」,也就會有越多的失敗案例。

如果你思考了一會回答:「沒有什麼失敗經驗耶?」那基本上零分。或者你說:「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部分耶?」那也近乎零分。

先講這個問題的應對結論:他們是想看你是否能從每次的失敗中,獲取一些新知識,或者工作的新方法?關鍵在於不在「事件本身的失敗」,而在於後來獲得的「是否與工作、職缺有所連結」。

(X)不要把失敗歸咎給外部因素

第一個誤區,有些人會把失敗歸因給外部因素。那麼這時,我們自己就跑到了事不關己的位置,也無從學習,反而當了個被動的角色?雖然大家都知道,有時候失敗與成功也很靠運氣因子,但叫你講個經驗,我們卻偏偏挑了一個無法展現自己擁有提煉經驗能力的案例?

(X)不要把失敗連結到個性性格上

另一個誤區:我們會把失敗歸咎到自己的個性。例如:

  • 與前同事在某一次的協作中的溝通失敗,是因為自己太過情緒化。
  • 某個大案子跑掉,是因為自己沒有膽量去承受風險。
  • 重要的一次會議中遲到,是因為自己太懶睡過頭。

因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公司聽到反而會害怕,如果下次出現類似的事件,「你的個性真的改掉了嗎?還是又是一樣的狀況?」

雖然個性的優缺點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端看事件,但這邊提供一個更好的描述方式,去將失敗連結到,是因為自己「缺乏經驗、方法不對」。例如上面兩個案例:

  • 溝通失敗,是因為我當時還不了解如何跟OO類型的同事協作。
  • 案子跑掉,是我當時不懂得觀察與分析OO客戶的喜好。
  • 會議遲到,是當時的我還不懂得做好時間管理與風險評估預留空間。

(O)失敗案例能讓你有所學習(方法與累積經驗)

結論來說,被問了這個問題,就要去透過自己的一個案例故事,去表現出你良好的觀察與總結的能力,並不是分享心情,而是提煉經驗的反省。(正因爲不是分享心情,所以細節與情緒不用講這麼多,除非你真的是個很會讓人動之以情的小說型敘述者,那當然可以。)

本文經作者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