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誰來獵女巫

時間:12世紀~最高峰的16世紀

地點:歐洲

定義:獵巫(Witch-hunt)根據維基百科英文版的開頭語 “A witch-hunt is a search for witches or evidence of witchcraft, often involving moral panic, or mass hysteria." 翻譯成中文就是「搜捕女巫與巫師或施行巫術的證據,將被指控的人帶上宗教審判法庭。」

儘管在定義中,中文文字除了「女巫」,還另外包含了「巫師」,但在英文中只出現了 witch,並且將witch與witch-craft連結在一起。根據1486年出版的《女巫之槌》(Malleus Maleficarum),第一部份解釋了巫術從何而來;第二部份解釋女巫如何執行巫術(包括讓人不孕、讓男人有勃起障礙等等);第三部份在於如何審判此類巫術。

在這三部分所構成的著作中,巫術(witch-craft)只和「女巫」連結而非「巫師」(男性)。以下即是證明:

資料來源

只要在Google上面打Malleus這個字,搜尋引擎會直接建議你「Malleus Maleficarum」,由此可見這本書在研究女巫和女性迫害究竟有多重要。這本書出版後成了歐洲基督和天主教廷判斷何種女人屬於女巫,以及哪些行為屬於巫術。從第二部的問題一「女巫通常在教堂聖禮的儀式中施行巫術。他們如何癱瘓孕育下一代,以及他們如何讓上帝創造物生病,但是這裡我們將行星運行所造成的問題排除在外。」

那時候的人們仍然迷信行星的運轉與人體健康、疾病有關。你會發現這本書強烈將巫術、女性、女巫和性連結,「性」(Sex)無所不在。從第一章的問題列表中,incubi和(熟睡女人做愛的男性惡魔)和succubi(和熟睡男人做愛的女性惡魔)馬上出現了,兩個詞各出現兩次;copulate「交媾」出現一次;venereal act 「性病行為」一次;問題九中提到「閹割陽具」(Male Organ….remove)。

女性自古以來,因為肩負著生育和承子的任務,再加上青春期來臨時賀爾蒙造成的月經週期,形象可說是融合了自然界神奇、生生不息、汰舊換新等。在丹‧布朗一炮而紅的小說《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中便提出了「五瓣玫瑰」的概念,五個花辦分別代表:出生、月經、結婚、生子,以及死亡。

在醫藥、生物科技不發達的中世紀歐洲,出自於對於未知的人體的恐懼,再加上封閉保守的性知識觀念,神秘的女人——從子宮、賀爾蒙、陰道、月經、懷孕、分娩,到無法解釋的睡夢中懷孕(這其實說穿了就是被強暴或者迷姦)、男性勃起障礙、流產、不孕,自然成為保守教會攻擊的目標。

出自於無知和恐懼而攻擊他人,可說是迫害女巫的一個原因,而另外則是男性主義的脆弱。這可以先從「陽具崇拜」(The Worship of Phallus)講起。儘管在遠古交通不發達時期,仍有少部份的部落維持著母姓社會的傳統;但絕大多數的部族、文化中多顯示男性為主宰者。但這並不表是男性從古至今皆處於信心滿滿的狀態。

中國古代的去勢、宮刑,戰俘被割下生殖器官,多顯示男性只要被奪走象徵主宰權的陽具,就不再是個「真正的男人」了。而《女巫之槌》這本書中也提到,「女巫會將男性閹割」,實可證明多為男性組成的教會中有多害怕女巫這股勢力,害怕他們會奪走「屬於男人、宗教」的權力,或者榮譽。

獵女巫的行為在16世紀達到最高峰,而最後一位因巫術行動而被判刑的人死於18世紀,可以視為獵女巫行動的終結。但,我們真的停止了獵女巫嗎?

(二)舉著攝影機獵女巫

(請注意,此部份並無意侮辱電影工業。另外,以下內容含雷,請自行斟酌閱讀。)

關於獵女巫的行為所包括的意涵可與千萬種女性主義掛鉤,但我只想寫關於電影中出現的獵女巫象徵。以下三部電影是我從真人、動畫電影中選出,認為可討論現代生活中的獵女巫,從最外顯排到最隱晦,若有其他想討論的電影,歡迎留言。

在開始看之前,有三個問題請先記著,可以用來反覆思考和檢驗這些電影:

  1. 如果這些電影是針對兒童而拍攝,那他們想告訴兒童的故事是什麼?如果是成人呢?
  2. 如果這些故事原先是童話故事,為什麼要以現代手法拍攝?以現代手法拍攝可以帶出什麼新意涵?
  3. 巫術是好的還是壞的?還是根本沒有好壞之分?

1. 女巫獵人(Hansel & Gretel: The Witch Hunter, 2013)

IMDb,導演:Tommy Wirkola

講起獵女巫的行為,怎麼能不提這部電影!連電影名稱都大喇喇的標明了「女巫」兩個字,果不其然,根據我完全不科學的統計,內容每十秒就出現一位像是用蜘蛛網敷過臉、齜牙裂嘴、殺紅眼的瘋女人,拿著掃帚咿咿呀呀的要攻擊漢森和葛蕾特。

影片截圖

原來的童話故事題確提過小漢森兄妹在森林裡迷路後,被住在糖果屋的老奶奶收留了一晚,而老奶奶就是「邪惡的巫婆」,「專門綁架小孩並且生吃掉」。電影中還出現了吃小孩專用的烤爐,甚至將劇情超展開,將原來小孩失蹤的單一案件,擴大成連續兒童失蹤事件,目的是讓女巫們飲用孩童之血、達成長生不死的偉大願望。

與邪惡女巫們相對立的是白女巫。

影片截圖

白女巫並不會綁架孩童,更不可能參與協惡女巫們的長生不死偉大計畫,在電影中,她們被描述成「熟知草藥、醫療的女性」。上圖中的白女巫Mina(芬蘭女演員Pihla Viitala飾)便是在鷹眼Jeremy Renner落難時拯救他。好萊塢企圖用白女巫來平衡觀眾看片時,因為過多醜女巫所造成的反胃、不適感;或者,他們想安撫女性主義者(如我)因醜化女性而引起的憤慨。

不管加入白女巫角色的原因為何,這些都不能否定一個事實:邪惡女性——或者邪惡女巫——的角色和形象,最終仍然讓觀眾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如果女巫不是邪惡,那就沒有必要加入一個完全正直,但童話故事中沒有的角色。

而更甚者,白女巫Mina的出場其實是建立在她被刑求、逼供承認她下蠱害人的畫面上。她自己也說過「村裡的人不太喜歡她」,因為「她會採集藥草、替人治病,被村人認為是女巫後,就只好一個人住到村外」。

從電影中男性警長、村長可以公開將女人的頭壓到水中、強行逮捕來看,女人的生命安全度頗低,隨便一個指控都能讓人頭搬家;村民不論男女老幼,因為出自於恐懼,面對強勢、詐肆有公信力的政府力量(警長),在不知不覺中助紂為虐。

2. 派拉諾曼:靈動小子(ParaNorman, 2012)

IMDb,導演:Chris Butler, Sam Fell

這部電影非常有趣,在看的時候不妨將所有的角色從美國人換成台灣人,然後試想看看如果你的弟弟或妹妹看得見「魔神仔」,你的反應會如何?

當你心中有了家中弟弟妹妹的模樣,就不難理解接下來我要說的事情了。

你的親人看得見鬼,這代表他們就很邪惡嗎?還是說,他們就和故事中的Norman一樣,有時也感到很無奈?你會因為自己的親人通靈就迫害他們,把他們吊死嗎?如果你會,請趕快撥打離你最近的精神科,務必。

這部電影要說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通靈不一定是要害人」。Norman告訴他的同學,他養的小狗過世後還是很想念他。

現在問題來了,興風作浪的Aggie鬼魂要怎麼說呢?受到冤屈的小女孩死後變成厲鬼,席捲了整個小鎮,每年固定都要大肆搗亂一番。

影片截圖

很好,這就是這部電影的第二個重點:「無知和仇恨會釀成災禍」。

是誰讓小女孩Aggie含冤而死的?是一群對陰陽眼無知的大人,假借司法正義奪走了她的媽媽,最後再將她逼上絕路。憤恨和絕望之餘,Aggie發誓要報復全村的人,而村民的做法竟然是消極的朗讀床邊故事給她聽。如果巫術可以輕率的三兩之詞定案,那如此慰安、patronizing的做法,在我看來也不意外了。

當然,電影還有個有趣的地方與中世紀獵女巫的行動稍有不同,可能是因為電影是針對兒童推出,所以女巫的年齡下降了,以小女孩代替真實歷史中絕大多數被判刑、燒死/溺死/凌辱至死的婦人(年齡介於20~70歲都有)。但請試著想想,其實年齡並不太重要,又有多少檯面下的女童處境一如Aggie呢?

3. 黑魔女:沉睡魔咒(Maleficent, 2014)

IMDb,導演:Robert Stromberg

如果有人對安潔莉娜裘莉的妝容感興趣的,可以參考這個

這是本篇的最後一部電影,也許有些人要說,喔,這很簡單啊,Maleficent就是運用巫術毒害國王、奧羅拉公主的壞女巫等等。但,很可惜不是。

如同預告所說,"You know the tale, now find out the truth." 這部電影是要來解釋為何Maleficent搖身一變變成可怕的女巫。迪士尼拍的電影通常道理不會太難,我大概看到少年時期的Stefan就大概知道劇情接下來的走向了;簡單來說就是負心人讓女生由愛生恨等等。

但,就一如同ParaNorman的故事一樣,請再想想,巫術和通靈真的能害死人嗎?Maleficent 與生俱來的法術本來就是要來害人的嗎?

其實是恨意害死人。

關於獵女巫的意象,我覺得在這部電影中表現得最為隱晦,卻也最為濃厚。歷史上男性舉著火把、弓箭,搗毀房屋、拆散家庭,只為了將有巫術嫌疑的女人關進大牢或燒死,這個畫面在下面這張圖很明顯: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King Stefan是怎麼迫害Maleficent的?先是把她的翅膀割掉,再來率兵要將她的王國摧毀,最後更要將她至於死地。上圖在電影中充滿了獵女巫時期的眾多特徵:高高在上的男性、通常被打趴的女性、火、追殺,和圍堵的士兵(爪牙)。因為這是童話故事,所以還多了噴火龍。在我看來,這其實已經超越了要將過去愛人毀屍滅跡的程度,而是一種重演歷史的迫害女巫行動。

另外不可不提的是,安潔莉娜裘莉也曾在訪問中表示,Maleficent被割除翅膀隱喻著女性被強暴。裘莉本身擔任反婦女性暴力的親善大使多年,會這樣表示並身體力行演出,也不意外。這個隱喻更加深譴責迫害女性行為。

電影中迫害女巫的行為就到此先告一段落。但回頭檢視在三部電影前面的那三個問題,各位心中有答案了嗎?

記得留盞燈給守夜人,電影午夜準時開播。

Photo Credit: M Ryan Taylor @ Flickr CC BY SA 2.0

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楊士範